APP下载

高等应用型人才的信息需求及获取途径

2012-04-1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信息源应用型教材

温 洁

(中州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4)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现代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产品的二次转化,急需大量的工作在第一线的从事工业、工程制造、施工、运行安装、测试等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才,这些人才处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换的环节上,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是必需的、不可取代的人才,这些人才即是本文所指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他们是从事技术创新与扩散人才,他们通过对信息的调查分析和吸收利用,使自身成为技术扩散活动的吸收体,然后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达到技术扩散的目的。 应用型人才把发现、发明、创造成果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的东西,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1]。

1 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信息种类

目前,我国应用型人才一般由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来培养。 这类人才的信息需求不同于研究型人才,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包括公开信息源和非公开信息源。

1.1 公开信息源

公开信息源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1.1 报刊媒体信息源

专业化的报刊媒体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应用型人才来说也是如此。 他们通过对报刊的信息进行由表及里的升华,可以获得课本之外的专业知识。

1.1.2 科技文献信息类

这类信息主要包括以下3 种。

(1)图书、专著、科技报告、述评、各种会议论文集、文摘、新的工程设计及其试验报告等正式出版的文献源;(2)技术标准、指南、样本、图纸、手册、数据表、贸易杂志、数据报道、模型、照片等内容涉及成熟技术、经验以及来自这些经验的实践情报的科学文献出版物。 (3)各种小册子、新闻公报、市场及价格消息、中间报告、计划等在有限范围发行的文献源。

1.2 非公开出版信息源

非公开信息源文献包括厂商为了推销产 (商)品赠送的产品样本、说明书、公司产品目录、实物样品、小册子、简略图样、国外科技期刊索引本等;参观场景现场记录(拍摄)录音(像)带;内部文件信息、内刊;研究报告、总结报告、参观考察报告、政府业务人员使用的文件、厂矿内部资料、学术机构的研究报告、业务通讯、未定预印试用稿、讲义、高校学位论文、讲稿、设备使用说明等非卖品,专利资源、蓝图、数据汇编、拓本、地图、内部文献目录、会议纪要、协定、任务书等。

2 应用型人才所需信息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等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知识结构,而不同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又需要不同的信息保障来支持(综合的、多方面的信息,创造性、有时限、有竞争力的信息是应用型人才所需信息的特点)。 具体体现为以下3 点。

2.1 信息的广泛性

既然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从事工业、工程一线的制造、安装、施工运行、测试、维修等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 为了胜任工作,他们就要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社会及法律法规等,并且需要用新措施、新观念、新技术来处理问题。 应用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解决创新产品和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这些专业知识是必需的。 因此,他们在职业活动领域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应是综合性、多方面的。

2.2 信息的非积累性

应用型人才在信息需求上不像研究型人才那样,刻意追求技术信息的累积性。 这是因为创新技术、产品、理念是为了取代已过时的同样意义的产品,否定性是其研究项目的特性。

2.3 信息的区域、行业性

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信息具有明显的区域、行业性特征。 应用型人才多由地方院校来培养,这些院校一般由各个省、市或行业主办,服务区域比较明确,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 对他们来说,及时了解本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充分考虑本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合理地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很重要的。 只有如此,学校才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

3 中州大学提高应用型人才信息素质的探索

信息时代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挑战,表现为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的挑战,而信息素质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在信息时代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2]。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高职学生的知识素质包括工具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相关性知识,这些知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从而发挥出整体功能[3]。 为使高等应用型人才基础实、知识宽、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按国家要求,中州大学坚持“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三原则,力求办出应用型特色,致力于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

3.1 基础性

基础性是指强化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的基础,没有这些,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谈。 应用型院校应该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起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以学科群组织专业教学,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的联系;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关键技术类课程设置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研究、应用开发和应用设计能力。 同时,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人文类选修课,鼓励学生选修,以构建有个人特色的知识结构。

专著、论文集、工具书、教材教参是把记录事项按一定形式加以归纳整理装订成册的出版物。 它们内容成熟、定型、系统完整,起着综合、积累和传递科技知识,教育和培训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和科学出版社共同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教材出版工程”。 为实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特色创新和内容创新,北京联合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等全国一流学校参与编写,使有关高职高专的基础课系列、公共选修课教材系列,紧缺专业教材、热门专业教材,实训教材、引进教材等特色教材,以及部分应用型本科层次的教材,得以与读者见面[4]。精品教材的诞生,可以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传承创造出优厚的条件。 鉴于此,各学校都十分重视教材引进工作。 为展示出版社最新出版成果,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为教师教学提供支持服务,中州大学主动与河南省黄河教育图书供应社联系,2009 年5月19 日,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河南省黄河教育图书供应社承办的中国大学出版社教材在中州大学进行巡展。

3.2 应用性

以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该院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建筑工程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应用性,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的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和开发能力;理论教学与技术训练并重,突出“学以致用”的特点;科技知识信息的传递与整个教育过程融为一体,贯穿在教育过程之中。 从应用层次上划分,应用型大学所传授的技术信息可分为原始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知识及二、三次科技文献信息。 为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信息需求,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专业文献信息的保障率,图书馆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有关专业科技期刊的订阅工作。 实践证明,除教材以外,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期刊和以刊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设备、新材料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类期刊是传播建筑工程技术主要信息源。 在技术信息的传播上,教师是最有效的知识信息载体,然而期刊却是最灵活的知识信息载体。在教师施教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科技期刊确实充当着绝大多数知识信息的传递交流媒介的角色。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善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创新。 科技期刊通过对专业方向的引导,对技术能力的推动,对新概念、新理论的引发和创造,对新兴学科、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与建立等,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创造过程中的原发过程和激发过程完善匹配,从而大大激发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 因为未来的应用型人才要吸取丰富的知识,必须占有创造新知识的信息源。

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学科的建设,形成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特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了建筑工程设计室(丁级)。 该室有3 项功能:一是面向社会、面对市场承担设计任务,承担工程研发课题;二是研究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式和方法,加强学科建设;三是为学生毕业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训基地。

3.3 实践性

以中州大学管理学院为例,该院有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此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将承担“旅游服务及旅游公司中层以上管理工作,以及在县级以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策划和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要求其知识结构合理、岗位职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良好,对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也有非常高的要求。 为此,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以及课程设置十分强调实践性,特别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丰富的专业实践中获取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所以,在实验室建设上,学校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导游实训中心被郑州市教育局确定为 “重点实验室”,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 另外,该专业还在北京、上海、厦门、深圳、郑州、洛阳等地建立了十几个校外实习基地,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场所。 中州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先后为社会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2800 余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旅游企、事业单位,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其中不少毕业生已走上管理岗位,担任主管、经理、总经理等不同层次的领导职务。

4 结语

21 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步入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化的信息时代[5]。 信息素质是在当今这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人们普遍需要具备一种基本素质。在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6]。 高等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信息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信息,是有时限的、有竞争力的信息。 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作为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体,高职院校应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中州大学坚持“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培养原则,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也希望以后能够在这条路的指引下培养出更多适合经济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1] 周谷平,徐立清.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3):5-8.

[2] 邢妍丽. 信息素质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3):93-96.

[3] 许华春. 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创新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54.

[4] 王彬. internet 应用与信息检索[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3.

[5] 王锦贵. 论信息素质[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33-37.

[6] 蒋葵.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82-85.

猜你喜欢

信息源应用型教材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研究:概念内涵与测度方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