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永城地表水资源质量分析

2012-04-13赵自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永城市高锰酸盐需氧量

赵自建

(河南省开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 开封 475000)

0 引言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处于黄淮冲积平原的交接部位,北部、东部、南部分别与安徽省的砀山、濉溪、涡阳、亳州等县(市)毗邻,西部与夏邑县相接,南北长约65.8 km,东西宽约62 km,总面积1 994 km2。 该市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河南省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城市、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区域中心城市。

流经永城市的主要河流有王引河、沱河、浍河、包河,均属淮河流域洪泽湖水系。 因此,永城市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7 756.2 万m3。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和以化肥为主要肥源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习惯使永城市地表水资源质量呈下降趋势,而水资源质量是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控“三条红线”不容忽视的问题。 笔者试对永城市地表水质的年际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期望为其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1 永城市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水化学特征评价包括矿化度、总硬度和水化学类型3 个指标[1]。 本文选用沱河、浍河、包河、王引河4 条河流上的13 个断面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

1.1 矿化度

永城市地表水矿化度变幅在500~600 mg/L 之间的占30.8%,在600~700 mg/L 之间的占30.8%,在700~800mg/L 之间的占23.1%,在800mg/L 以上的占15.3%。可见,永城市地表水矿化度总体状况良好,大部分地区水体的矿化度能够满足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1.2 总硬度

永城市地表水总硬度分布规律与矿化度基本一致,总硬度介于266~384 mg/L,266~300 mg/L 之间的适度硬水占30.8%,300~384 mg/L 之间的硬水占69.2%。 沱河总硬度在250~300 mg/L 之间的适度硬水占75%,300 mg/L 以上的硬水占25%;包河、浍河总硬度300 mg/L 以上的硬水均占100%; 王引河总硬度在250~300 mg/L 之间的适度硬水占33.3%,300 mg/L 以上的硬水占66.7%。沱河总硬度最小,包河总硬度最大。 由此说明,永城市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总硬度适宜农业灌溉用水。

1.3 水化学类型

地表水水化学类型分析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项目,采用阿廖金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 分析结果表明,永城市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可划分为3 种,其中CINa 型水分布面积最广,约占永城市水体总面积的69.2%;CIMg型面积占15.3%,CICa 型占7.5%。

2 永城市地表水水质评价

2.1 永城市地表水现状水质评价

根据永城市地表水水资源质量特点、水质监测状况、水体功能评价的要求,地表水水质评价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等7 项必评项目和pH 值、5 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氰化物等选评项目。 在进行水质评价时,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确定地表水水质类别,评价代表值采用汛期、 非汛期和年度平均3 个值,评价结果按河长统计,并以Ⅲ类地面水标准值为界限,给出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等特征值。 根据永城市13 个水质断面监测资料,对157.5 km 河长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执行国家标准GB3838-200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2]。评价结果为:沱河监测河长46.5 km 中,汛期Ⅴ类水河长13.4km,占28.8%,劣Ⅴ类水河长33.1km,占71.2%;非汛期Ⅳ类水河长13.4 km,占28.8%,劣Ⅴ类水河长33.1km,占71.2%。 全年Ⅴ类水河长13.4 km,占28.8%,劣Ⅴ类水河长33.1 km,占71.2%。 包河监测河长33.7 km 中,汛期、非汛期、全年均为劣Ⅴ类。浍河监测39 km 河长中,汛期、非汛期、全年均为劣Ⅴ类。 王引河监测河长38.3 km 中,汛期、非汛期、全年Ⅴ类水河长均为10.6 km,占27.7%,劣Ⅴ类水河长27.7 km,占72.3%。

7 项水质参数的单项评价结果为: 永城市4 条河流的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化学需氧量污染范围最广。 沱河全年化学需氧量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1.2%,高锰酸盐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1.2%,氨氮占24.7%;溶解氧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1.2%;未受挥发酚、砷化物的污染。 包河全年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污染河长均占评价河长的100%,未受挥发酚、砷化物的污染。 浍河全年化学需氧量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100%,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100%,氨氮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15.4%;溶解氧符合Ⅲ类水标准;未受挥发酚、砷化物的污染。 王引河全年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污染河长占评价河长的72.3%;未受挥发酚、氨氮、砷化物的污染。

永城市4 条河流水质的地域分布特点大致为:河流上游河段水质优于中下游,城市及其下游河段水质普遍较差。 从时段分布看,永城市非汛期、汛期水质没有较明显的变化。

2.2 永城市地表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水质趋势分析是水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一定时段内水质变化的规律及地理分布模式。 本文选用2000~2010 年间的水质数据,运用肯达尔检验判断水质趋势的升、降, 以水质参数浓度及其采样时间(以十进位年表示)的回归方法进行长系列分析[3]。然后,对永城市沱河、浍河、包河3 条河流3 个具有代表性的水质断面进行趋势分析。 分析项目包括: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5 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挥发酚、氯化物、硫酸盐8 项。 分析结果表明,永城市近2/3 监测断面的地表水质量无明显变化态势,个别监测项目水质趋于恶化,挥发酚有明显改善,水质状况恶化的断面略少于改善的断面。

从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5 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溶解氧、挥发酚、氯化物、硫酸盐等水质参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永城市地表水水质变化状况如下:

(1)永城市地表水总硬度上升趋势比例为100%;溶解氧上升趋势比例为33.3%;氯化物、硫酸盐的下降比例为66.6%和33.3%,下降态势明显。 表明水资源开发利用范围和强度的加大造成水污染加剧,导致永城市地表水硬度日趋增高,天然水化学特征正在发生不利变化。

(2)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5 日生化需氧量下降,显示出永城市以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5 日生化需氧量为特征的有机污染略有控制。

(3)挥发酚污染在评价时段内出现明显缓减态势。 其下降百分比为66.6%,下降趋势显著。 溶解氧的上升和下降百分比基本持平。

永城市河流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参数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5 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

3 永城市地表水水功能区评价

本次共评价沱河、包河、浍河、王引河4 条河流,共9 个水功能区。 其中,一级水功能区4 个(不包括浍河豫皖缓冲区),二级水功能区5 个。

沱河夏邑永城过渡区河长11.5 km(该段位于夏邑与永城交界处,为使水质逐步降解,达到下游河段水质要求而设立为过渡区),区间有虬龙沟汇入,张板桥闸以上两岸有农业引水灌溉。 其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质目标为Ⅲ类。 沱河永城饮用水源区(自张板桥至永城张桥闸)河长26 km,为城市居民饮用水水源,规划日供水量为2 万t/d,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质目标为Ⅲ类。

包河豫皖缓冲区永城市境内有33.7km,主要功能为农业取水和排污。 沿河有多处节制闸,河水径流量不大。 由于接纳大量城市污水,现状水质为劣Ⅴ类。

浍河商丘农业用水区永城市境内有33 km,区间有和顺闸的调蓄,河流较长,灌溉面积大,是永城市主要开发利用区,现状水质为劣Ⅴ类,规划水质目标为Ⅲ类。 浍河永城排污控制区(自永城新桥至黄口闸)河长6km。 该河段流经永城城郊,多处排污口有污水汇入,现状水质为劣Ⅴ类。

王引河永城市农业用水区有38.3km,为沿岸农业提供灌溉用水,现状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规划水质目标为Ⅳ类。

根据2007 年监测结果,此次永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评价必评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砷、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10 项,选评项目为铜、镉、氟化物,参考项目为总磷。评价结果为:溶解氧全年合格率为83.3%,汛期为100%,非汛期为75%; 高锰酸盐指数全年合格率为33.3%,汛期为25%,非汛期为37.5%;氨氮全年合格率为75%,汛期为100%,非汛期为62.5%; 硫酸盐全年合格率为25%,汛期为25%,非汛期为25%;氟化物全年合格率为25%,汛期为25%,非汛期为25%;挥发酚、砷化物、氯化物、硝酸盐、铁、锰、铜、镉、总磷全年合格率均为100%。从污染物分布看,永城市地表水供水水源地主要污染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氟化物。由于陈四楼矿井排水的原因,硫酸盐污染较为突出。

永城市各类水功能区现状水质与目标水质差距较大,基本都不达标。 水功能区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有机污染严重。

4 结语

永城市地表水资源质量呈下降趋势,如果不加以治理、保护,地表水质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水资源质量的前景不容乐观。 因此,必须从长远、战略的高度对近10 年永城市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4]。 未来10 年,还需要在水功能区管理上逐步完善,如对河流实施纳污总量控制,实行更加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和排污制度,优化水质监测等,为实现2020 年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的规划目标提供保障。

[1] 王开章. 现代水资源分析与评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2.

[2] 周怀东,彭文君,杜霞,等. 中国地表水水质评价[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4):255-263.

[3] 林超,张素亭,水质趋势分析的肯德尔检验及其应用[J]. 海河水利,1988(4):13-18.

[4]SL395-2007,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

猜你喜欢

永城市高锰酸盐需氧量
从多元函数角度探讨高锰酸盐指数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全自动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黄河口附近海域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烃分布及其关键控制环境因子分析
永城市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新旧标准区别探讨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永城市
淮河流域永城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镀锡板高锰酸盐体系钝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永城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