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评低压管道灌排一体化技术

2012-04-13孙秀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灌排闸阀渠系

孙秀艳

(林口县刁翎镇水利站,黑龙江林口157600)

目前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灌水与排水系统分离,管道功能单一,工程成本高,文章研究了低压管道灌排一体化技术,通过3 a应用证明该技术既能适时灌溉农田又能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一管两用,取消了排水明渠。特别在低洼易涝地区,对作物安全渡汛,正常生长起到命脉作用,此项技术对于改革农田旧的渠系模式与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工作原理

1.1 系统组成

包括水泵机组、微机自控设备等管理系统、灌排共用干管(简称干管)、灌排共用支管(简称支管)、排水闸阀、出水栓、积水、滤水一体池,泄水井、排水井、排水泵、附属设施(如清淤井等)。

1.2 工作原理

灌排一体化就是充分利用低压管道设计亦灌亦排、一管两用的新技术。包括管道工程首部,渠系管网与管道工程末端三方面一体化。

排水工程首部:为排水体(由排水闸阀、积水、滤水一体池等组成)。排水体与竖管连接。

排水管网:由竖管、支管、干管及附属设施组成。其中竖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灌排共用竖管,另一种是专用竖管。

排水末端的选择有3种方案:

方案1:选灌溉工程首部即机井处为排水末端,水经过过滤处理灌地下水中(承泄区),适用于水资源极缺乏地区;方案2:选在灌排一体化工程渠系末端,靠近承泄区处,设置泄水井,排水泵等。适用于一切地区;方案3:上述两方案联合运用可大大提高该地区排水标准,适用水资源缺乏且内涝严重地区。

1.3 工作程序

灌水程序:地下水→机泵→干管→支管→竖管→出水栓→田间地面。

排水程序:田间径流→排水体→竖管→支管→干管→泄水井(或回水井)。

灌水时关闭排水闸阀;排水时关闭机泵。

2 排水设施设计与研制

2.1 排水体主体结构设计

排水体立体结构设计图见图1。

图1 排水体示意图

其中:A平面示意图见图2。

图2 A平面示意图

B设计形式:聚丙烯截止阀、铜逆止阀、铜板闸阀、电动水动阀和手控水动阀等如图3:

图3 水动阀示意见图

2.2 泄水井的设计

设计了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井深5.0 m,井壁材料为水泥管,直径40 cm,适用于地下水位极低地区;另一种为井深2.0 m,红砖结构,圆台型。适用于一般地区。

3 浅埋试验

2008年进行了6.67 hm2管灌浅埋试验。方法为管道外径110 mm,埋深80 cm,土回填到50 cm时洒水夯实,待湿土干后,再回填土,高度为地面以上25 cm。

2010年测试,变形率<5% ,另外还做了管材机械性能试验(拉伸强度48MPa;扁平试验:不无裂缝;压至外径1/2时无裂缝;落锤冲击试验:不破裂)和扁平刚度试验。各项指标与2008年施工前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管道浅埋是可行的。

[1]王金庭.关于北方山区井灌低压管[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1997 (1).

[2]施俊跃,迟俊氏,徐海根.我省推广低压管道灌溉前景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1995(2).

猜你喜欢

灌排闸阀渠系
电动闸阀推力功能裕量计算方法研究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现代化大型灌排泵站建设研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灌排沟渠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双楔式闸阀阀杆轴向力的计算
双楔式闸阀阀杆轴向力的计算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推求方法优选研究
黎榕灌区渠系水力计算及输配水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