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要中美不对抗,谁都不是输家

2012-04-12

环球时报 2012-04-12
关键词:输家中国崛起国务卿

社评

希拉里▪克林顿近日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讲时说,“今天的中国不是苏联,中美并未在亚洲站在一场‘新冷战’的边缘。”她还说,“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她的这番话是其对华强硬姿态的一次回调。

希拉里刚当国务卿时曾说过,中美关系将“决定21世纪国际关系的基本性质”。但那之后,她不断在批评中国时做“遣词造句的创新”。比如她指责中国“站在历史错误一边”,还称中国是“恶心的”。这次她说的话像是朝着国务卿正常理性和智慧的回归。

随着中国崛起和全球力量分布一些意义深远的变化,美国对中国有更多警觉似难避免。但美国不应掉入这些单向的警觉中不可自拔。中国崛起不含有针对美国的主观恶意,形成这个判断并不难。

美国的力量仍在全球遥遥领先,但新兴国家纷纷自强,美国从对世界权力的“绝对控股”向“最大持股人”转变已是注定了的。美国因此不安并且为难中国于事无补。

中国崛起是由历史的积蓄力和无数细致原因共同促成的,这些原因同时也给中国带来麻烦。中国崛起既是中国人对全球机会的成功把握,也是这个国家民间活动总量挡不住的溢出。美国人现在或许开始意识到了,遏制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国家,完全没有胜算。

把中国当成上世纪的苏联来批斗,这只是美国和西方一些人把内部问题变成朝外撒气的廉价自欺欺人。而这样做的政治后果却可能很严重。最近几个月,一些美国国内智库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批评希拉里没有把美国“重返亚洲”向中国解释好,进一步损害了中美本来就很脆弱的战略互信。

作为崛起国,中国对霸权国的应对显得更耐心和成功。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量超过美国。这是继1895年美国GDP成为世界老大以来,世界老二从来没有取得过的成就。中国的后劲大得难以估量。

这些年,包括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美国战略家都提出美国应与中国避免冲突,或“相互适应”,美国向中国长期保持高傲姿态的精神支撑逐渐在溃塌。

中美之间形成的“崛起—霸权”关系,是近现代大国关系史从未有过的经历。它出现在21世纪,人类以往的大国政治悲剧对两国都提供了足够的警示牌。现在看来,只要中美不走向对抗,两国和世界就都不会是输家。

中美防范对方的心理都很重,这来源于历史给全人类留下的阴影。但中美现在都以防对方为主,力量分布变化导致冒险主义抬头的危险情节,迄今尚未在亚太地区上演。这是亚太种种坏苗头中让我们聊以自慰的一个亮点。

中美肯定还会各自做“坏的准备”,尤其是两国军方。但美国国务卿朝哪头说话,对亚太战略大环境决非是无关紧要的。中美关系的性质将长期飘忽不定。两国政治家给对方什么脸色,是重要的量变积累。是他们在决定两国社会看对方的方式和心情。

希拉里国务卿在海军学院对中国的那番描述值得欢迎,当然我们更欢迎希拉里的这些话能得到美国行动上的验证。目前,这些话中国人听上去仍将信将疑,因为美国实际对华政策中流露出太多对中国冷战思维的蛛丝马迹。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这是我们对希拉里国务卿的新期待。

猜你喜欢

输家中国崛起国务卿
智珠2则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美国国务院官员序列(答读者问)
“中国崛起”内在逻辑与领袖抉择
美国国务院高官职责如何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