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农机化现状及对策

2012-04-12黎永良

时代农机 2012年5期
关键词:用具农机化机械化

黎永良

(融水县三防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 融水 545300)

1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当代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对农作物的产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机械化能缩短农民劳动时间,减少投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是缩短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现代农业的基础就是农业机械化,如果农机发展了,我们也可利用农机参与道路的建设,解决河道清理等农村建设问题,能有效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推动农机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一条一举多得的发展道路。

(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必然造成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并且其中还是一些起重要作用的青壮年,这部分人的流失,导致在农村从事劳动生产的大多是一些老人和妇女,结果是土地利用率低,生产量上不去。加快农村的机械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由于劳动力流失造成的问题。

(3)现代农业应该是机械化的农业。例如,一台水稻插秧机的速度是一个普通青壮年的20倍。如果使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和作物种子使用量都比人工劳作要少得多,这样成本就降低了。但是农机的生产率并不比人工少,反而因为土地能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农业产量。可以这样说,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农业就不是现代农业。对于实现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加快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广西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须一步。

2 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广西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47%,耕地面积有4247.1km2。2010年,广西的农民经营纯收入是2510元,财产性收入为33.8元,约为全国的16.7%。农民工资性收入1707元,仅在全国排名中的21位,人均纯收入比全国的平均纯收入少1375元。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广西的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人均纯收入总量小,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广西的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低,大部分靠农业收入。

广西的农业资料少,属于经济后发展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少,民营和个体经济不发达。到2008年,在广西机械原值156.54亿元,各类拖拉机约80万台,农机从业人员200多万。而且广西的农机主要集中在水稻,其它种植农作物的机械水平基本为零。广西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农民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多。尽管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帮助和市场的促进下,广西的农机化水平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和全国相比依然很低。

3 广西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的原因

(1)农机装备水平低,发展缓慢。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农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一些要大力扶持的重点项目,由于政府的资金不到位,导致建设不好,建设不彻底。并且有的地方农机推广部门没有对农机的使用提供技术性指导,帮助农民了解现代化农机的有利一面,致使农民感受不到农机化带来的好处,对农业机械化不感兴趣。

(2)农业用具落后。有些地区依然在使用原始的农业用具,锄头,镰刀依然是大部分农民的劳动工具。广西的农业用具发展严重跟不上全国的发展水平。由于改革开放承包到户,靠单个家庭的经济能力买上农用机械的很少,并且昂贵的农业机械前期投入巨大,所以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用具失去了希望。即使是一些开明的农民集资购买农业机械用具,也由于政府引导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投入小,各个方面条件的缺乏,导致了广西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受阻。

(3)基层推广不足,服务组织软弱,功能弱化。自从2002年进行农机机构改革以来,一些农机推广人员退出了政府部门,使农机的资金和人员流失。现今的农机推广人员大多知识单一,他们仅仅对传统的农机有过使用经验,而对新的农机很难接受。并且这部分人员自学能力差,缺乏科研精神,对于新的农机用具很难做好推广服务。农机机构管理混乱也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一些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岗位不清,对自己的职责也不明确。大部分基层的农机机构由于把人员和资金都用在农机的安全管理上,对农机的推广力度不够。

(4)农机服务跟不上。在一些地方,尽管农机的推广很广泛,但是农机的售后服务跟不上,对于一些大型的农用机械,懂维修的人员少的可怜,在部分乡镇的大些农机,由于找不到专业的维修人员,还要从县级的农机部临时调配维修人员。在农机部门工资水平不高,地位相对于其它部门也要低,所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服务不热情。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信息沟通不畅,一些有效的新技术难以很快进行推广。

4 加快广西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1)重视农机化建设。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基层政府部门要把农机建设纳入重点项目,加大对农机建设的宣传力度。要把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2)加大对农机技术的投入力度。广西的丘陵山区比较多,农民居住不集中,致使农机的推广难度加大。而且,广西的农民习惯以家庭为单位的进行农业生产,对传统的农业用具比较熟悉,但是对新的农机用具了解甚少。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要对当地农机管理部们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从基础设施上,对基层提高专项基金,提高基层人员的待遇水平,对基层干部进行农机建设培训,传授新的农机使用技术。

(3)建立农机合作社。对于广西的农村经济情况,单个的家庭去购买昂贵的大型农机用具,很显然是不现实的。建立农机合作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农机合作社对于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农民一起合作,比分散的单干要强上百倍。但是,有组织就要有管理,农民大多没有管理的意识,这样很容易产生矛盾。所以要为农机合作社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资金支持。

(4)加快人才培养。社会的发展靠人才,同样,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也要靠人才。政府应该投入资金重点培养一部分实用人才,培养大型先进农机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对这一部分人员进行政策上的扶持,让他们尽快富起来,然后带动后来的人,成为农机建设的领跑者。对于农机工作人员,要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此外,也要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其教育与受教育的意识。农民对教育重视,才会对受教育投资,努力学习先进的农具使用知识,做一个现代化的农民。这是广西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用具农机化机械化
人类最早的发明:生火与照明用具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茶叶专用审评用具订购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视界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