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研究进展

2012-04-12山东省东明县妇幼保健院274500王栋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护士护理人员

山东省东明县妇幼保健院(274500)王栋芝

工作疲溃感(PB)就是职业性疲溃,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倦怠、枯竭等[1]。已有研究表明,职业倦怠是人和工作环境相互作用下失功能的一种结果,并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2]。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技术操作多,责任重,工作不规律等诸多压力的影响,使护士对工作产生疲惫感,甚至出现心身衰竭综合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3]。本文对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护士的疲劳,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三次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高质量的生活。

护士职业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它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要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护士不但要面对一个承受巨大压力的群体—患者,还要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着其他各种压力,即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4]。轻度的压力就可刺激机体使其处于紧张状态,为提高工作效率,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因此,有效地解除护士的压力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5]。

1 原因分析

1.1 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方面 目前,临床护士面临许多的压力与刺激,如护理记录作为档案把护士推向“举证倒置”的前沿。护理模式的改变对护士知识要求更高。量化管理的实施,检查的细化,增加了临床护士的紧张感。患者的期望值上升使护患之间的距离拉大。护理人员直接面对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责任重且心理压力大,时刻担心工作中会出现差错,贻误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同时也常接触濒危患者。有学者认为,一个患者的死亡对护士的心理的影响比每天处理危重患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大得多[6]。

目前在护士的编制上,大多数医院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1∶0.4的床护比例标准,因此,护士要长期承担着紧张繁重,超负荷的一线工作。有研究表明,护士的缺编与超负荷工作量呈正相关[7]。护理工作的特点就决定了作息时间的特殊性,工作的轮班制,随机加班抢救等,使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使其疲溃感明显增加,内分泌和胃肠功能失调,严重者可引起神经官能症等[8]。高强度的工作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不关心等。长期的压力还会进一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表现为心理上的焦虑、抑郁、失落、缺乏自信、对工作不满等[9]。

1.2 人际关系方面 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医护之间,护患之间及护理人员之间都可能发生各种冲突,它涉及双方利益、健康和经济问题以及人格和法律责任,稍处理不当就会陷入困境,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严重的心理疲劳。

1.3 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方面 随着中国加入WTO,高精尖技术广泛应用,使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对技能要求逐渐拓宽,迫使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护士继续深造和晋升机会少,面对激烈竞争,有急迫感和危机感,使护士身心疲劳。此外,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和举证倒置制度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护士面临工作和举证的双重压力,紧张水平和紧张反应性增高。护士行为稍有过失或语音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发护患矛盾或导致护患纠纷,护理投诉等[10]。

1.4 家庭方面 护士多为女性,肩负工作、家务、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及自身生理方面等问题,情绪的周期性波动,在人际交往中多出现协调的艰涩,易导致护士精力不济和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

1.5 社会方面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已开始实施,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医务人员受到暴力伤害,使护士产生一些心理压力。

1.6 社会地位低 卫生服务收费标准中的护理收费未能体现护理服务的技术和人力成本价值,客观导致护士经济价值低,其结果势必会影响护士编制、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问题[11],护理人员的劳动长期得不到社会认可。护士因缺乏被理解和尊重,难免出现“心身衰竭综合征”[12],使护士服务质量降低,自身感到精神疲惫,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1.7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医学理论知识有限,不能适应新技术,新项目的护理,不能满足患者越来越多的健康需求,造成护士心理上的压力。一些医院护理工作的范围界定不清,护士承担着许多非临床护理性的工作,而导致护士无法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此外,由于不会或不能很好应用心理学知识科学的进行自我调节,造成心理疲劳。

2 应对措施

2.1 重视护理人员存在的心理压力源 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加强业务培训,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里紧张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管理者应为护士的切身利益着想,更新护理管理理念,护理工作岗位应设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后的协商工作。

当护士发生职业心理偏差,与患者发生矛盾冲突时,护理管理者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护士“以患者为中心”学会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多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2.2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调试能力 有研究显示,护士工作倦怠是工作压力和生活质量影响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越高,心理健康越低;生活质量越低,工作倦怠越高,心理健康越低[13]。护士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自己,遇事要考虑积极向上的一面,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多接触护理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让护士充分感受到护理事业的重要性,改变固有观念[14]。制定明确的工作与生活规划,增强职业观念,以良好的心态去经营和实践自己的目标。定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培养健康的性格和信念,认识到压力对健康和工作的影响,压力与健康联系的双向性,采用科学的放松方法,自觉地进行自我调适,消除或减轻心理压力。

2.3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护士的理解和支持[15]社会和患者对护士的过高期望及要求令护士感到不安。应对患者进行权利与义务宣传教育,增加其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社会支持作为影响应激反应结果的重要因素,可以以不同角度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国外研究证实,社会支持对护士心身健康有显著影响[16],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低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降低。提高社会支持度,强调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摒弃人们思想中将护理工作当做医疗工作的从属品和点缀,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17]。此外,家庭也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因此,要调节好家庭生活,学会理解和宽容,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

2.4 创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人对社会环境的刺激是有意识的。

因此,护理工作者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赞誉,才能赢得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和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支持,改善护士的生活环境和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18]。此外,护士还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善于调整心态和情绪,培养多种乐趣和爱好,注重营养的补充,管理者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满足其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护士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