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龙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2-04-12李栋良
李栋良
(洛阳市洛龙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河南 洛阳 471000)
1 洛龙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洛龙区毗邻洛南新区,下辖6镇1乡2个办事处,土地面积206km2,总人口3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2万人,常用耕地0.7万hm2。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洛龙区已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农机技术推广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06568千瓦。全年完成小麦机收0.6万hm2,玉米免耕播种0.53万hm2,完成秸秆综合利用1.03万hm2,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区0.17万hm2。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达到814台,运输机械1307台,农用水泵达到1637台,大中型拖拉机251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750台,小型拖拉机1050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340台,稻麦联合收割机15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8台。
2 当前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技术推广宣传力度不够,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洛南新区开发,征用我区大量土地,使得我区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产品价格不高,使农民对应用新技术、购置新机具兴趣不大。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但多年来,我区农机部门用于推广新技术的事业经费,未能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同步增长,给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农机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农机技术覆盖率不高,粗放型生产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农机结构装备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一般产品多,精品名牌少;粮食生产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在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上,由于国内农机新产品研发缓慢和农机技术覆盖率不高等原因,洛龙区目前只是在机耕、脱粒、排涝、初加工、运输等环节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在其他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3)农机投入的相对不足,制约了农业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洛龙区农机化资金投入主要以国家政策性资金和农机化项目资金为主,地方财政缺少对农田机耕道路建设、大中型农业机械更新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等农民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的启动和引导资金投入。此外,信用合作社的信贷手续麻烦,费工费时,农民基本不采用,所以购机者一般都是通过自筹、向亲戚朋友集资等方式来购买。
(4)农机推广服务组织软弱,队伍素质不高。区乡两级农机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推广人员知识单一、老化,他们仅掌握运输机械、耕作机械、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等传统农业机械的装配、调试、维修技术,对新机具新技术了解不够,掌握不准。二是农机管理人员岗位不清、职责不明。区级农机管理推广机构由于缺少经费而将工作重点、精力、人员放在农机安全管理上,忽视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则以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禁烧、私搭乱建制止等中心工作为主,很少有时间去宣传、去推广新式农业机械。
(5)农业机械化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我区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333m2,而不够发达的二三产业能够吸纳的农村劳动力有限,大规模地推广农业机械化势必造成一些闲散农民,从而引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对农机化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
3 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大造推广声势以引起领导重视。
(2)调整和优化农业机械化结构,推动农业做精做细。要实现由传统的农机装备向现代农机装备的转变,由农机化发展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由水田装备向旱田装备发展延伸,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延伸,由农业生产的产中向产前、产后机械化发展延伸,由种植业向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延伸,促进农机结构优化升级。农机化结构调整优化坚持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农机补贴相结合。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的导向作用,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种植业和大农业所需机械的比例,引导农民购买科技含量高、复合作业性能强的农机具。二是要与农民的需求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又适应农民购买能力的机械。三是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做到农民种植什么作物,开发什么项目,我们就发展什么类型的机械。
(3)加大对实施农业机械化的投入,认真落实各项政策。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要严格执行农业部关于落实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要求,把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倾斜的对象,支持发展先进成套农机装备。二要加大农机项目扶持。新增项目投向以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首选,对他们在购机、培训、组织作业、技术服务方面进行优先扶持。三要减免涉农收费项目。四要依托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势开展示范建设行动,带动全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②加大对农机化扶持资金的投入。设立年度农机化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对重大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合作组织建设给予资金扶持。③建立农机信贷贴息机制,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或银行金融部门设立农业机械购置信贷资金,尽可能简化申办程序,帮助有购机需求而暂时缺乏购机能力的农户解决燃眉之急。
(3)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依法治机。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定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要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农机化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安全生产。
(5)加快体制创新步伐,促进农业做大做强。①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现有的耕作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大中型农机的推广和农业机械的高效率,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改革现有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在确保土地承包长久不变前提下,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使农机大户、种田能手有可能集中大片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为大型农机提供用武之地。②实现农村劳动力布局的创新,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让更多农民从土地上被转移出来,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为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推广农业机械、提高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也为土地流转创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