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
2012-04-12郭磊
郭 磊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南昌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专业前身是水电站与动力设备管理专业,以水电动力工程的为主要研究方向,和水利行业相关企业、设计(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办学的机制,具有浓厚行业背景和特色,在国内水利行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深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已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的试点专业。学院把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大教学改革工程,在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科院校的成功经验,决定加快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步伐,特别是加快推进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程。
1 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实践教学的新要求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难看出,“卓越计划”的典型特点就是校企对接,实行 3+1培养模式,将企业纳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实践教学的成败不仅在于学校,更在于企业,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综合实践的实施效果。面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普遍现象,“卓越计划”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对本科的实践教学必须提出新的要求。
(1)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以作为企业综合实践的基础;要求实践教学环境贴近生产实际,具备工作现场的综合工程环境;要求遴选具有地域产业特点、带动作用较强、辐射效果较好的企业作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或合作企业;需要与企业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搭建新的实践教学平台等。
(2)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需要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企业阶段培养方案,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精心构建适合企业学习阶段需要的基础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将企业项目的内容纳入日常教学等。
(3)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包括校内实践和企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保障机制;需要转变考核方式,完善实践环节考核体系,尤其企业实践阶段的考核评价等。
(4)在师资队伍方面,要求专业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并建设一支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需要聘请企业高管作为学生企业阶段导师等。
2 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建立校内实习平台,强化实习基地建设。整合校内资源加快建立校内实习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发挥校内已有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基地的作用,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校内实习平台逐步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行分管实践教学院长负责,统筹安排、调配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高效落实实验教学任务。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设立了校内实习基地。由动力与电气工程实验中心、机械工程训练中心、电工实验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工程实验中心、车辆工程实验中心和控制工程实验中心构成,共有44个实验室,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校内实习搭建了良好平台。根据专业的特点,实习基地中的专业基础实验室建立全天 12小时开放管理模式,由专职教师排班负责,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主的安排实验。借此提高学生对实验环节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相应的实验平台。
强化基于企业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南昌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经过多年教学改革与研究,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契机,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下采取了以下措施:①由校企联合组成导师团队,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根据企业项目设计流程进行毕业设计的组织工作。在产学合作、“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②依托学校在水利行业的深厚背景,充分利用行业内多种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选择具有地域产业特点、带动作用较强、辐射效果较好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现已签订三十余家知名大型企业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③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交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设计创新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南昌工程学院已在国内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④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2)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使校内实践和企业综合实践相辅相成。① 实践教学要求强调面向工程,注重宽基础、重应用,实践环节设置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工程教育面向实践的思想;②加强工程基础实践教学,在工程基础实践环节中注重培养工程人才必备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设置数学、物理类基础性课程及有关实验,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得到实践技能训练;③突出面向工程的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重点设置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实践、专业技术课程以及课程设计,各类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是以工程科学研究训练为载体的工程专题课程和工程实践练。南昌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设置了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学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时间和宽松的实验环境,允许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题目,自主设计整个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3)建立规范的校外实习制度,加强企业实践教学管理。①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少大企业有着针对于学生的较为完善的实习项目,高校可与这些企业签订合作项目,以项目为驱动使学生校外实习更加有保障和针对性。②建立科学的实习成绩考评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评价,实施实时、动态和全过程的监控,注重学生在企业学习及表现,并及时分析评价信息,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③加强校内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合作。学生校外实习期间由企业教师指导为主,学生实习考核由企业教师考核,在实习完成后,“双导师”沟通合作根据实习质量评价指标评判学生实习效果。南昌工程学院已与相关实习单位共同协商,制定了实习大纲、实习任务书、实习计划,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实习成绩考评管理制度。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目前,学院要求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应具有在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①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中加入工程教育环节,安排有工程背景的教授为青年教师授课,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参观了解生产过程。另一方面,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工程项目等方式,增强教师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资格的考核,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双师型”人才;②从学校外部引进“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件迫在眉急地事情,紧靠自身培养不能解燃眉之急,必须广开渠道,从学校外部引进双师型教师,利用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到自己地教师队伍来;③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制定激励措施,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3 结语
南昌工程学院作为“卓越计划”的第二批试点院校,将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各项改革措施,促进校企之间地深度合作,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之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