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2-04-12张咏梅

时代农机 2012年9期
关键词:基础课创新性创新能力

张咏梅

(乌鲁木齐市技工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的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具有创新性能力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电子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当前我国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子技术基础课应该说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较为紧密的课程,实验在这门课的教授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实验是使得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同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这门课不管是在实验教学的环节还是在其它的环节都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着电子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

(1)实验的作用没有受到重视。很多老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完全把其当做一门理论课来教授,根本没有意识到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技术知识时的重要性,而学校设置的实验课程也多数是参照理论课来设置,使得教学内容重复啰嗦,且设置的内容年年一样,没有丝毫的改进,使得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而学生也基本上是按部就班的在完成实验,实验的结果千篇一律,无法起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缺乏创新性实验项目。当前,在我国的电子技术基础的实验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无法做到根据所教授学生的特点,创新实验项目,使得实验的项目真正的适合自己的学生,从而不断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很多老师的实验教学中,其预先为学生设定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按照书本上的流程来走,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设计出一些不一样的环节,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性能力的目的。

(3)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分离。从这门课的特点来看,这应该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尤其是实验教学的环节。但是许多的老师将这门课当做是纯理论课来上,部分老师就算在教授中会借助实验来进行教学,也只是将其当做一种辅助的手段,而没有将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目的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深入探索的兴趣,致使很多学生对实验课的目的、实验的流程、以及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毫不关心,只是应付了事,没有使得这一教学环节发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有的作用。

(4)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此类推,可知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当前,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当中,很多的老师都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没有了解到学生的专业基础以及动手能力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的统一学生实验的时间、内容、进度、要求、考核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跟不上老师上课的步骤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教学的质量也是可想而知,更不用说培养什么个性人才。

(5)教学手段落后。2 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借助计算机来为本行业服务。但是当前,我国的电子技术课在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明显落后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教学的手段显得相对落后,这从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新的科学技术的了解,限制了学生对新的科学技术的运用,间接上也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充分发挥基础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充分重视实验的作用,在实验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学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实验的作用,通过实验,将一些理论的知识以及一些抽象的概念不断的具体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同时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动手的能力,培养他们观察现象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性能力的教学目的。另外,要特点强调的是,老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一定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流程以及让学生设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在设计相关的实验项目时,应该以探索性为主,而不应该以验证性为主,以便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在兴趣中激发学生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应该要充分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所以老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不能将其完全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尽可能地用书上的理论知识来为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中一些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现象。比如在学习电路知识时,我们就可用其来解释生活中使用到的一些电器(比如电池炉、电烙铁、电饭锅等)的工作原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标准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出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性人才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与众不同,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抛弃传统的什么都讲求统一的教学模式,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差异性,不断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尤其是在实验教学的环节,更加不能一味的追求实验效果、实验时间、实验进度、实验考核方式的统一。另外,在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认为学生不服自己的观点就是在挑战老师的权威,而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大胆地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果表达的观点有一定正确性,应该要及时给予肯定,不正确的应该要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所在,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

3 结语

总之,电子技术基础是培养和开发电子专业学生思维与创新性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技术人才的基础课程之一,其理论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如何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对于培养创新性电子技术人才的作用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其教学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看法,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林生华.浅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1-23.

[2]郭来功.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J].科技教育创新,2010,(14):196-197.

猜你喜欢

基础课创新性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