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物流管理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12刘雷丽

时代农机 2012年9期
关键词:驱动物流课堂

刘雷丽

(武汉科技大学 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1 引言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适用性比较普遍,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物流管理、国际物流、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集装箱运输管理等专业中均设置了该门课程,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上好这门课程并不容易,一般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和视频教学,但是这门课程开设时间一般设置在第一个学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不足,案例分析难以深入,而视频教学只能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增加主观认识,达不到提升实践动手能力的效果。通过反馈,大多数学生学完本门课程之后,不知道学了哪些内容,认为课堂枯燥乏味,知识点琐碎,理论性太强,系统性不强,实际运用少。针对上述问题,增加课堂的实践性,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有必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

2 任务驱动法简介

任务驱动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个一个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进行自主的探讨和互动协作的学习,产生一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按照“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析问题—探索研究,展示作品—评价总结”三个步骤来实施。

3 任务驱动法在物流管理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的真实情境,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对教学内容要非常熟悉,能够将知识模块化,对内容进行序化,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设计与生活贴近和知识相关的切实可行的任务。例如,调查菜市场蔬菜的供应链环节,分析为什么在淡季白菜价格高于猪肉价格;给定资料,制作生产计划表;调查某个物流企业,总结其物流模式。

情境的创设与任务的提出,可以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在课堂上会产生一定的紧迫感。改变了以往满堂灌教学的方式,采用多维互动的模式,课堂上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通过查找教材、讨论交流、教师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解决,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

(2)分析问题—探索研究。任务提出之后,教师先对理论进行一定的讲解,然后针对知识点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任务完成的步骤。强调先思考、后操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方式视情况而定,既可以采取个人完成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组完成的方式。前一种方式可以防止部分学生怠于动手动脑,是检验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最佳方法,后一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来说,讲到以MRP(物料需求计划)为指导的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知识点时,教师先花一定的时间讲解MRP概念、原理、实现所需要的基本数据,结合一个实例讲解MRP的实现过程及其作用。然后给定资料,要求学生根据MRP原理制定生产物流计划。这个学习任务就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查找资料,确定步骤,画表格以及计算来实现。但是在学习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一个物流企业为依托,了解企业的发展概况,主要的业务以及核心竞争力,制作成PPT,要求每个小组分工合作,并且上讲台进行介绍。两种方式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展示作品—评价总结。学生完成任务以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的预期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灵活地使用。

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交课堂作业的方式由教师评价。对于小组作品,通过课堂展示,采取小组互评、个人自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例如上例要求小组选定一个物流企业来完成PPT制作,在展示过程中,小组发言人要介绍小组成员,每个成员各自完成了哪些工作,然后对物流企业进行介绍,其余的同学对小组任何成员都可以提问。展示完成后,其余小组要从内容定位准确度、团队合作能力、PPT制作效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小组成员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自评,教师最后进行总结,指出各个小组的优点和缺点,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 注意的问题

(1)任务设计要具有可行性。设计任务时,要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考虑搜集资料的可行性,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任务的积极性,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2)设计任务时,要难易适当、循序渐进。就高职的学生整体素质来看,大多数基础薄弱,因此任务设计不能太难,否则学生完成不了任务,会产生挫败感,也不能太过于简单,将会达不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思考的的效果。在设计任务时遵循的原则是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

(3)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适当增加平时考核成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可以适当改变这种考核方式,增加平时成绩的考试权重。平时成绩考核可以将完成任务的情况、小组打分、上课表现相结合,尤其注重任务完成的情况。

[1]宋诚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王媛.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5).

[3]姚晓君.任务驱动法在《统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经济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4]潘浩.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教学改革[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驱动物流课堂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