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2-04-12赵润田
赵润田
(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人口流动,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行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实现了较为合理的配置。人口作为生产要素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其流动的范围与频率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水平不发达,缺乏区域性支柱产业,影响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特别是劳动力大量外流,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的现状特征
本文所述的流动人口是指户籍不发生迁移变动,为了某种活动所进行空间上移动的人口,且范围仅限于离开乡镇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对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进行简要描述。
(一)流动人口的分布
1.流动人口总量大,以流出人口为主。2010年,菏泽市流动人口达到153.2万人,占户籍人口总量的16.2%,其中市外流动人口101.1万人,省外流动人口63.6万人。在市外流动人口中,流出人口为93.4万人,在省外流动人口中,流出人口为60.9万人。
2.流动人口分布广,有一定聚集度。无论是外出人口,还是外来人口,都遍及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流动相对集中,集聚程度较高。2010年,菏泽流往省外的人口主要流向为大都市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流往北京、上海、江苏、天津、广东、浙江的流出人口占流往省外人口总量的64.5%;省外流入菏泽的人口主要来自河南、黑龙江、四川、江苏、安徽等地,这五个省的外来人口占省外流入菏泽人口总量的57.4%。
(二)流动人口的构成
1.以男性为主,女性比重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流动人口以男性居多,如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正逐步发生改变。2010年,菏泽市外流人口中,男性人口占60.5%,女性人口占39.5%;外地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4.9%,女性人口占45.1%。
2.以青壮年为主,老少人口占一定比例。改革开放初期,壮年劳力是流动人口的主体,目前每个年龄组都有人口流动,并有举家流动的倾向。2010年,菏泽市外流人口中,15 岁及以下的人口占9.5%,16—49 岁的占80.9%,50 岁及以上的占9.6%;外地流入人口中,15 岁及以下的人口占13.9%,16—49 岁的占73.2%,50 岁及以上的占12.9%。
3.以初高中受教育者为主,高文化素质人员比重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流动人口多为体力劳动者,对文化素质要求不高,文化程度集中在初中及以下。目前流动人口从事的活动不仅限于体力劳动,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2010年,菏泽市外流人口中,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0.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1%;外地流入人口中,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6.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6.0%。
(三)流动人口的成因
1.“适者生存”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因。人口流动的直接动因来自“推、拉”两个方面,“推”是指原居住地条件不够理想,包括人口过多、生活条件差、缺乏发展机会等;“拉”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迁居的因素,包括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等。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土地承包制度、户籍制度等社会环境的不断完善,对人口流动起到积极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满足其作为生产资料拥有者的心理需求和安全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人口放弃土地的欲望,是形成流动人口离土离乡而又不改变农民身份的重要原因。①彭希哲:《有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理论再思考》,《南方人口》2001年第1 期。
2.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直接驱动力。在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远远超过在家种地的收入,打工挣钱成了农村人口外出的直接驱动力,这一动机非常现实,更产生出巨大的示范效应,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走向城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外出是迫于生计的家庭应对策略,是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手段,是家庭获得非农业收入的基本途径,其直接作用是增加家庭收入,缓解家庭贫困。②柳建平等:《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3 期。调查数据表明,菏泽市全部外流人口中,务工经商人口占76.3%,随迁家属占3.6%,参加学习培训占3.4%,这些人员都是基于经济因素的影响。
(四)流动人口的外出时间
在流动人口出现早期,外出农民工多为亦工亦农双重身份,农闲时外出务工,农忙时回家种地,呈现为“候鸟式”的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出农民工参与的经济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客观上要求延长在外滞留时间,“候鸟式”流动不断减少,“迁徙式”流动不断增加。调查资料显示,菏泽市外流人口中,外出三年及以上的人口超过30%。
二、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固有现象,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又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对人口结构自身的影响
1.对人口总量的影响。大量的人口外流,使得欠发达地区常住人口数量远低于户籍人口,从常住人口作为地区总人口的角度来说,对于控制人口总量,降低人口增长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010年,菏泽市有户籍人口948.2万人,常住人口仅为828.8万人。
2.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欠发达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的转变,助推了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进程。2010年,菏泽市户籍人口中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为13.2%,常住人口中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比重达到14.6%。
3.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外流人口,男性占较大比重,男女不平衡的外流使得地区之间人口性别结构出现“两极分化”,即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男女性别比相对上升,欠发达地区人口男女性别比相对下降,导致流出地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男女性别比出现较大差距。2010年,菏泽市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8.4,常住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1.4。
4.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外流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80%以上,大量的人口外流直接导致流出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下降。2010年,菏泽市户籍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8年,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5年。
(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1.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大量的人口外流可以缓解当地的就业紧张状况。对发达地区来说,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扩大,本地劳动力供给不足,影响经济的发展。随着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数量充裕且价廉的劳动力要素,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不足,加速了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进程,实现了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2.引领经济发展,提高人均水平。有资料显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与地区生产总值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外来人口与服务业增加值呈高度正相关;外流人口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人口流动的大量增加,加速了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欠发达地区人口的大量外流,减少了常住人口总量,提高了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
3.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广大农村,劳动力比较充足而耕地日益减少,人均支配的土地资源太少,土地承载能力有限,单纯依靠经营小块土地很难增加收入。人口外流可以让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从事务工经商等经营活动,增加家庭收入,实现脱贫致富。2010年,菏泽市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8.8%,“打工经济”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推动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欠发达地区人口外流的主体是乡村劳动力,大量乡村劳动力的外流,减少了乡村人口的数量,增加了城镇人口数量,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的城镇化水平。随着大量人口涌入城镇,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城镇规模不断拓展,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功能大为提升,城镇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建设的扩张,既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也是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
5.更新思想观念,积累经验和资金。外流人口在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学习接受了先进的文化、技术信息和经营理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全面提升了自身素质,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其生活观念、方式和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不断增强。近年来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出现了“返乡潮”,一批外流人员利用在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拿出务工经商积累的资金回到家乡经商、办厂,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有利于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大批青壮年流入高文化素质区域,受地域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他们通过上学读书、参加职业培训、实际工作锻炼等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有研究表明,外出务工者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外出务工者为取得较高的收入,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强烈。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在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和熏陶的同时,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言谈举止、思想意识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1.人口红利收益小,社会抚养压力大。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发展模式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快,竞争能力强。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意味着人口带来的红利被转移到了经济发达地区,没有给流出地带来大的收益。社会抚养系数,是指常住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国际通行15-64岁人口)数量之比,用来度量每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少年和老年人口的数量。伴随大量劳动年龄人口的外流,在生育水平稳步降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步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抚养压力不断加大,给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2.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失。其一、劳动力外流损失了创造GDP 的机会。在劳动力为流入地创造GDP 的同时,流出地失去了创造GDP 的机会。其二、人口外流造成财政损失。外流人员在前期接受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无法得到回报,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财富积累提供了没有回报的长期投入,而且仍在源源不断地为发达地区今后的财富增长支付自己稀缺的财政资金。①姚立才:《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分析》,《唯实》2007年第7 期。其三、人口外流损失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机会。人员外流带动了流入地的消费需求,减少了流出地的消费需求,流出地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受到影响。
3.导致人才流失和劳动力匮乏。外流人口基本上都是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流入为发达地区提供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导致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和劳动力匮乏,形成一个“人才流失—经济发展落后—人才流失加剧”的恶性循环圈。①陈雅君等:《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教育》2008年第1 期。同时,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影响欠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成企业和家庭劳动力的缺失,直接导致农村劳动人口年龄的提高。调查资料显示,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弱劳动力家庭占据一半以上,缺失劳动力的家庭占四分之一,农村家庭劳动人口平均年龄超过50 岁。
4.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而外流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村中年轻力壮、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这既降低了农村人口的整体劳动能力,又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影响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留在农村务农的老人和妇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迟滞因素,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深度开发。
5.对家庭的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许多农村家庭出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给老人生活、子女教育和家庭稳定都带来影响。年轻子女的大量外流,使留守老人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农活和家务劳动,弱化了自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大部分老人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来源,有的还要承担照看孙辈的重任,生活质量难以改善。尽管外出务工增强了对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但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出现缺位,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无论是隔代家庭教育,还是单亲家庭教育,对子女学习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男性青壮年的外出,还直接影响夫妻间的情感交流,留守农村的妇女在家承担养老扶幼、农活和家务劳动的重任,倍感生活的压力和情感的孤独,社会安全感降低,极易出现夫妻情感波动,影响婚姻家庭稳定,甚至婚姻解体、家庭破裂。
三、促进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人口流动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政府与基层组织、农村与城镇社区齐抓共管的格局,推动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欠发达地区是人口外流大区,而绝非人才大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是人才弱势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短缺。当今世界,人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欠发达地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
1.完善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要探索、建立、完善有利于调动现有人才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防止出现人才的大量外流。在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使用机制,创造一个优者上、平者让、劣者下的用人环境。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和真诚的服务吸引人才。要善于利用外埠人才资源,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求所为”的用人理念,通过高薪引入、异地聘请、定期服务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对于引进的优秀人才在政策、资金、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实现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一流贡献得到一流报酬。同时,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要为他们提供真诚的服务,坚持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鼓励和支持他们多岗锻炼,通过给平台、给待遇、给地位等手段,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最大效益和最大作用。
3.探索建立人才回流机制,以故乡情延揽人才。当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动的同时,也呈现人才回流的趋势,国内的人才流动,也出现了外流与回流同在的新特点,欠发达地区要利用机遇,吸引人才的回流。回流的人才,具有观念新、见识广、现代意识强、思维方式新等特点,能够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骨干。同时,应该看到,人才回流依靠的是思乡情绪,回流的基础是家乡情、故园情,但仅靠这些是不够的,需要靠相关政策的吸引,包括安置政策、使用政策以及对带回项目、资金、信息的奖励政策等,要将政策和措施制度化并切实加以落实,在全社会营造欢迎人才回流的环境。
(二)科学引导,建立人口有序流动机制
人口流动归根结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现阶段我国国情决定了大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容纳能力受限,而中小城市、中心镇区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需要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因此,科学引导,建立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依托农村现有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流动;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进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到农村投资,形成生产加工一条龙,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村非农化,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2.大力发展小城镇,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是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而且也是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基地。小城镇覆盖面广、数量大,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强。因此,要通过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制定和落实小城镇建设政策,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
3.发挥就业中介组织功能,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开展用工信息、技能培训、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系列化服务,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输送、统一管理,增强人口流动的目的性和有序性,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中小城市,以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补充某些类型就业岗位的空缺。同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市场,推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口流动的合理导向机制,实现“信息导向、按需流动、凭证管理、全程服务”的目标。
(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人口融入城镇提供政策支持
当前,欠发达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两化互动”在客观上要求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无障碍融入城镇。各级政府需要根据当地实际,建立和健全服务体系、制定有关政策,消除农村人口融入城镇社会的各种障碍。
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关系,曾一度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双重身份占有社会资源的特殊性,也出现不愿转换户口的意向。对此,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鼓励农村人口自由向城镇迁徙的政策,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对符合政策要求、在城镇居住的农村人口允许将农村居民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对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在保留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允许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
2.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研究和制定适合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服务模式,建立就业信息沟通的长效机制,将有关就业政策和城镇用工信息直接传递给进城农民,为农村进城人员在城镇实现就业和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要加强对各项就业政策的执行监督,切实杜绝对农村进城人口的就业歧视,保护农村进城人员的合法劳动权益,使农村进城人员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服务。
3.建立和完善生活保障机制。农村人口融入城镇,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应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在子女就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方面,应纳入城镇相关体系的保障范围,确保农村进城人员的生活和福利待遇得到落实。
(四)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
1.以信息化手段为载体,促进管理的科学性。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对流动人口信息及时、准确、全面进行登记,提高流动人口登记率,为政府管理流动人口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要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全面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并实行动态化管理。
2.以人性化服务为根本,促进管理的和谐稳定。各级政府应提高公共服务意识,将流动人口的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实现以社会制约为主的管理向综合服务管理的转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保障和维护流动人口平等就业、生活居住、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合法权益,使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日趋和谐、稳定。
3.以属地化管理为基础,形成管理的常态化。流动人口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由农村转入城镇,实行属地化管理,对于城镇社区,不管是辖区内的户籍人口还是外来流动人口,都应被视为辖区人口的一部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关部门要以社区流动人口的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实行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强与流动人口户籍地的交流和沟通,畅通城乡信息交流渠道,做到流动人口城乡两地“齐抓共管”,形成较完善的流动人口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