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
2012-04-12肖贵清
肖贵清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也是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践行其价值观的基本经验,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第一次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实践主体和价值评价主体,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准则,并且把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一,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历史变革的主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104页。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和准确把握中国革命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不是武装到牙齿的反动派,而是千百万拥护革命的群众。“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11页。基于对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广泛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实施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邓小平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新世纪现阶段,胡锦涛告诫全党,一定不要忘了人民的主体作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②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他要求在党的各项工作中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贯彻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证明,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首创精神,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发展;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第二,代表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价值判断标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党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并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价值判断标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只有关心群众的实际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不断丰富和完善各项方针、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从满足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土地要求出发,制定了一条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保障。“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从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需求出发,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根据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对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⑧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5页。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凝炼成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与任何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勇于向人民负责。“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10]《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8页。为了做到向人民负责,就必须敢于说真话,多做实事,公私分明,坚持原则,任人唯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并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得以彰显、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尽管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严重束缚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要改变近代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革命的目的就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2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顺利完成,党又适时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通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从而“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他联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后,在生产关系和各项制度、体制中还存在许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对此我们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坚持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一切变革生产关系活动的成败,一切阶级、集团、政党在社会组织中作用的大小及其政策的优劣,归根到底要看其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发展快慢来决定。“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⑦《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这些方针、政策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社会上一度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此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以“生产力标准”概念概括了邓小平生产力判断标准的思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3页。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其中,生产力标准是基础,它决定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生产力标准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把党的先进性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恩格斯曾指出:“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富裕的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3-564页。这就是说,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和意义不仅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在于不断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使社会成员的精神和智力得到自由和发展。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20世纪50年代,在谈到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时,毛泽东指出:“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页。邓小平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多次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们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们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进入新世纪以来,党更加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个人收入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最终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必由之路。
第一,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作出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主要的是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深入分析,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问题,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终极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0页。对于中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652页。邓小平也多次强调,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无法结束旧中国的混乱状态,无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更解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可行的,是走对了。”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66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第二,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价值原则。消灭剥削、消除私有制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价值理念。“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强调,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经营的企业发展,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江泽民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离开公有制为主体,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党的十七大重申:“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社会主义公有制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毛泽东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指出,我们要追求和实现的富裕与强大应该是“共富、共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④《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页。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他一再强调,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促进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10-111页。
第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⑦《周恩来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页。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其中“富强”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民主”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明”是思想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落实在党和国家各项制度、政策之中,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⑧《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50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它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成为引领当代中国顺利发展的一面旗帜。
四、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
第一,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全部学说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的时候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个理想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懈努力和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在现阶段,党把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实践目标和工作内容。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党在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提出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的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第二,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过程。一个政党的价值目标可分为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长期发展而不断实现的过程。党的最高目标与现阶段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产主义的目标为现阶段路线、纲领、政策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现阶段纲领政策为最高目标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党的最高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全部实践过程。我们既反对那种超越阶段的不切实际的“空想论”,也反对认为共产主义是不可实现的“渺茫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非常重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个性自由,认为“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那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1957年,毛泽东从教育方针的角度强调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日益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把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发展实际联系起来,把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过程是具体的、历史的、长期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当成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才能不断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