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4-12陈修奎丛日霞
陈修奎,丛日霞
(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黑龙江 嫩江 161448)
以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机补贴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农民在踊跃购买农机具的同时,也急切盼望使用好这些农业机械,这就对基层农机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农机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设施落后、师资缺乏。因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加上对基层培训机构的投入不足,致使教学设施老化,培训教师得不到进修学习,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理论知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个别地方无专职培训教师,兼职培训教师待遇低这都影响培训质量。
(2)形式简单、效果不佳。个别培训机构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创收,轻教学”现象,有以考代训或是为了应付考试利用几天时间有针对性突击培训,致使有的驾驶操作人员培训之后似懂非懂。这给培训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是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培训面窄、内容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逐步向电子化、自动化、液电一体化等高科技方向发展,农机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目前基层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落后,与现代农机的发展相脱节,满足不了广大驾驶操作人员的渴望和市场需求。
(4)参训人员少、积极性不高。《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培训的主要对象减少为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同时随着农机培训逐步走向社会化,造成农机培训的参训人员少。有的驾驶员因困难无钱参加培训;有的驾驶员怕参加培训影响收入;有的驾驶员法律意识不强不参加培训。
(5)政策法规欠缺、发展后劲不足。因基层培训机构缺乏政策法规的支持,部分基层培训机构无自主办学、自我管理的主动权,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仅靠行政手段招生,没有面向社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培训,发展后劲不足。
2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基层农机技术培训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机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机化培训工作,走出重推广轻培训的认识误区。要认识到农机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培训要先行。离开了基层农机技术培训,要推广现代农机装备就是空话。
(2)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由于农机培训工作是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农机技术及驾驶操作人员,这就要求培训教师必须熟悉农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原理和操作技能、维修保养技术,能够回答和解决驾驶操作人员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培训机构一要引进农机化专业人才,充实培训教师队伍;二要分期分批把培训教师送到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轮训以满足农机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设施。农机培训机构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依托和阵地,但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机成人教育没有投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求,教学设备、教学机械和教学手段落后,有的培训用的车辆要靠租赁。这都影响了驾驶操作人员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才是核心,资金投入是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使农机培训工作在服务三农、为农民增收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4)方式灵活多样、模式不断创新。农机化培训工作在立足服务于三农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农机化发展的要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要充分利用好政府实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把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示范基地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把农民之需、农业之需、新农村建设之需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要采取电化教学、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以师带徒、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形式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自信心。通过面授、实训、远程培训与现场田间操作并重的方式进行教学和技术指导,促进农机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提高驾驶操作人员素质和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