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探索的新模式——评《隐喻,词源和文化: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论反思》

2012-04-12吴建平戴光荣

关键词:英汉语料语料库

吴建平, 戴光荣

(1.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厦门 361005;2.福建工程学院 外语系,福州 350108)

人类日常交际中隐喻随处可见,有人认为:人类一旦离开隐喻,就会患上“失语症”[1],所以隐喻“处于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的中心部分,负责意义的产出、传送和加工”[2],诚如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者 Lakoff所说,“隐喻处于人类交际和认知的核心”[3]。

隐喻的产生有其认知、心理、语言学等诸方面的原因,其功能也是多方面的,如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诗歌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文字游戏功能等[4]。传统的隐喻研究更多地关注新奇语言,而非普通语言,对隐喻的本质认识也只局限在语言层面上。Lakoff与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则指出认知是其本质特征,指出了蕴含于隐喻内部的语义关系,从而揭示了隐喻存在的普遍性、系统性与概念性,引起了认知语言学对于隐喻研究的热潮[5]。

随着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概念隐喻的革命性也在受到挑战[6-9]。吴世雄教授在其新著《隐喻,词源和文化: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论反思》[10]中指出概念隐喻理论的几个局限性,如:概念隐喻理论主要关注语言的共时层面,对历时层面关注不够;认为基于身体的经验在隐喻的构成与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基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在隐喻构成与理解中的作用关注不够等。作者运用伍铁平提出的“比较词源学”和王宁提出的“比较互证法”来阐释以语料库为基础的英汉语词汇隐喻结构,为概念隐喻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途径,构成了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探索的最新模式。

该书以其在香港岭南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其论文指导老师是 Andrew Goatly教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互动的英汉平行对应词汇隐喻语料库 Metalude)与丁尔苏教授。该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都受到Andrew Goatly研究的影响[11-12],它结合英汉语开展词汇化隐喻研究,在理论意义上又高出了前人的理论水平。本文试图探讨该书的独创性与研究的科学性,并对该书的写作思路及各章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综述,对研究方法与理论贡献等做一个简单评价。

一、内容综述

该书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正文之后附有详尽的索引及两大附录:附录一是41个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主题图表,附录二由两个附表构成。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回顾了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发展,明确指出其在语料支持、历时分析和联系文化揭示语言现象方面的局限性,从而提出建立在语料库基础上的跨语言词汇隐喻的历时研究的重要性,引出将比较词源学方法及比较互证法运用于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结构中隐喻主题的历时变化的探讨与研究。该章确定了该书的研究方法:将研究的语料对象局限于情感隐喻,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和比较语料。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英汉语词汇隐喻的内在模式远比概念隐喻理论要复杂。

第二章进一步从符号认知的角度来分析隐喻与词源学的关系。在这一章里,作者从汉语词源学的角度探讨了汉语隐喻的构成与理解,认为隐喻与转喻是古代汉字形成的驱动力,隐喻在汉字语义引申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该章对英语也作了相应的探讨。文章指出,语源隐喻的象似性和语源隐喻从符号通俗化到理据模糊所经历的变化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剥夺语源隐喻原有的透明理据。通过研究隐喻与词源的关系可以发现隐喻与转喻作为象似性的起源,在词汇语义进化的各个方面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作用。

在该章末尾,作者总结出“隐喻是语言运用历史与现实的复合体: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它是语义变化的促进因素与一词多义的源泉;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它是词汇实际使用的创造性动力”[10]90。

第三章探讨了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的共时对比研究。该章发现了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的跨语言的差异与共性。根据检索例证表明,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存在4种对应情形:基本相同、部分相同、存在差异、对应缺失[10]117。重点探讨了情感隐喻的非共性及其缘由,如其中的两个重要理由:

其一,目标域概念的缺失。在某种语言与文化中,存在某种事物与概念,但是在另一种语言与文化中,没有相同的事物与概念。如某一文化与语言中有“电、引擎、机器”等事物与概念,那么该语言与文化当中的概念隐喻“电是液体,引擎是动物/人类,机器是动物/人类”就不存在于那些没有相同事物与概念的语言文化中。

其二,始源域概念的缺失。概念隐喻“情感是颜色”在英汉语中可以引申出不同的情感。英语中的白色可以引申出高兴、轻快与寒冷等情绪,而汉语中,白色象征着死亡与悲伤。可见颜色触发的情感不是身体对于颜色的直接反应,而是人们对于文化理念的反应。换言之,在英汉语文化当中,对于情感的概念化来说,白色是一种特定文化始源域,在基本层次上,其原型概念拥有不同的文化变体。

情感隐喻的跨语言变化,通常以不同文化中原型概念在基本范畴层面上发生的文化变化为特征;隐喻主题的共性和个性与其普遍性水平密切相关。我们的思维和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由我们的身体和由之产生的隐喻所决定,但文化理念是造成情感隐喻的跨语言变化的重要原因。隐喻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

第四章展开了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的历时对比研究,对隐喻跨语言变化提供历时解读。从汉语情感概念、文化影响因素如阴阳与五行说以及历史背景语篇途径,对情感隐喻进行解读。对英语情感进行西式理解,阐释了英语文化及西方体验学说对于情感隐喻的影响,最后从对比的角度,对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文化变体进行历时解读,重点探讨了4个概念隐喻:1) 情感是身体;2) 情感是颜色;3) 愤怒是热;4) 愤怒是冷。该章指出,英汉语的情感概念化里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转喻:基于身体经验的转喻、基于人类心智的转喻、基于身体经验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之间相互作用的转喻[10]167。该章从收录的41个表格例证中,探讨了英汉语情感的概念化过程。每一表格都包含一个隐喻主题及其相对应的词汇化情感隐喻,反映了两种语言中情感是如何通过隐喻,在词汇层次得以概念化的。

该章指出,英汉语词汇隐喻的内在模式相比Lakoff和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来说,要复杂得多。分析表明:根本原因在于英汉词汇隐喻都是语言历时发展的产物。通过观察英汉语言文化中情感隐喻的历时发展,检验概念隐喻理论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并对英汉情感概念化的文化因素作语源分析。隐喻不仅仅基于具身化经验基础之上,而且主要基于人类心智的精神体验、信仰及文化理念与神话。在此基础上,该章提出大多数隐喻能从转喻那里找到基础,而这些基础本身又是基于不同类型的知识之上的,如基于身体经验的知识,基于人类心智的知识及这两类知识的互动。转喻并不总是基于身体经验基础上的,它可以受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的影响,也可基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与身体经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是该书的结论与反思。隐喻研究历史悠久,近三十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将人类语言及认知加以结合,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大多数假设对于人类语言与思维之间的认知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诚如Geeraert 和Grondelaers指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历时与文化两方面缺乏探讨[13]。同时,Lakoff本人也认识到,概念隐喻理论需要大量的语言事实来支撑。该书在大量语料例证的基础之上,对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开展了系统研究,弥补了概念隐喻之不足。该研究开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词汇化情感隐喻的跨语言对比研究之先河,详细探讨了情感隐喻与基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和身体体验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对比词源学研究方法,发现隐喻与转喻在词汇语义进化方面起着深远的影响,揭示了文化理念的历时变化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而文化的多元化是特定语言之间的隐喻模式不一致或相异的主要原因。这一点,突破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局限性。除此之外,该研究还具有多方面的突破[10]212,余不概述。在该章最后,作者还以一种实事求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出该研究也存在不足,提出了几个未能解决的问题,供后来者参考[10]213。

二、特点与贡献述评

通读全书,对该书的特点及其理论贡献作如下述评。

(一) 立意新颖

该书选择探讨的角度符合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发展潮流。在序言中,作者指出:“词汇隐喻是词汇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产生词汇,而且其构成本身就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理解、接受和阐释的复杂认知过程,所以词汇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人类认知的一种修辞性的表述。”[10]i。对英汉语词汇隐喻结构进行比较,能揭示其语义的来源及其发展,从而能更好理解词汇隐喻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二) 目标明确

该研究确定其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情感隐喻与身体生理学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词汇化情感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共时与历时变化的基础。为达此目标,该书又细分两个目标:其一,运用英汉平行对应词汇隐喻语料库揭示英汉语词汇隐喻的内在模式;其二,通过英汉语词汇隐喻结构的比较,揭示这两种语言中概念隐喻和隐喻词汇的文化理据,追溯隐喻词汇的隐喻结构中所保留的古代文化,并通过对于隐喻词汇的原始形态在古代社会文化背景中获得最初隐喻意义的理据的词源学研究,来比较词汇隐喻结构中的文化信息[10]i,最后证明象似化与隐喻化是词汇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比较词源学是研究隐喻在英汉语词汇发展中作用的有效方法。

(三) 研究方法科学合理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研究成果众多,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对隐喻研究的狂热。要想在竞争如许激烈的领域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该书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将研究语料的选取限定在情感隐喻。这可谓是该研究的独到之处,其方法科学合理。该书作者从香港岭南大学英汉平行对应词汇隐喻语料库中,挑选出英语概念隐喻的目标域,如:emotion,affection,anger,antagonism,desire,excitement,fear,feeling,happiness,love等。根据不同的隐喻主题,从上述例证(1 015个)当中抽象出41类英语情感隐喻。汉语语料则是从数十本汉语词典中挑选出的词汇化情感隐喻。为了与英语相对应,该研究采用两种办法来保证挑选出的汉语词汇与英语相对应:运用搜索引擎google来验证汉语词汇出现的频率不低于200次;每一个汉语隐喻主题至少包含6个词等。

(四) 理论的创新

该书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认为所有人类语言的词汇意义都通过隐喻与转喻等手段发生变化。这个事实证实了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不同的隐喻或者转喻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将支配他们的思维,从而导致词汇隐喻意义的扩展变化。

该书的研究,不仅证明了於宁的研究假设: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一些相同的情感隐喻概念[14],而且也反映出隐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蕴含。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力量和文化模式,人们自幼习得了这种语言,也就把其中包含一切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规则、文化习俗的文化符号深深地融进了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15]。基于如上的认识,该书创造性地提出,基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是造成情感隐喻跨语言变化的重要因素,将基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看成是一种精神信仰、传统与习俗的符号系统,它本身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之中,通过学习得以传承下来。

该书对于词汇化情感隐喻研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修正了概念隐喻理论部分结论,如对基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基础上的颜色隐喻研究。该书得出了与概念隐喻理论相反的结论:假设共性的具身化经验与特定的基于人类心智的文化理念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对于不同文化的成员来说,他们基于共性具身化情感的概念化不会与他们所在的特定文化模式相冲突;相反,他们可以在相应文化模式的影响下,选择不同方式把他们共性具身化情感概念化[16-17]。

(五) 对其他研究的助益

该书借助英汉平行语料库,从大量的语料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词汇化情感隐喻,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与整理,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验证了自己的研究假设。这种探索精神,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心与毅力。该书的研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附录归纳的43个表格,莫不是作者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这些成果,将对其他研究产生全新的影响。

该书开辟了用符号学和认知隐喻理论来研究英汉词汇中词源结构的新途径。将该研究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语言中词汇语义变化的历时理据,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用英语进行表达(如写作)过程中,正确运用词汇,地道表达。

该研究对于翻译也很有助益。在翻译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应算隐喻化的语言。关于隐喻的翻译,当前国内探讨的范围有限。对隐喻进行词源学及文化层面的解读,这将帮助译者准确把握源语中那些基于文化理念的隐喻语言,从而找到更地道的表达方法,将其移译到目的语中,而不失其文化隐喻含义。

该研究还将有助于编撰诸如《历时英汉隐喻词典》、《隐喻词源学》等,我们期盼有更多的相关成果出现。

三、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该书研究所使用的语料来源是 Metalude以及自建的英汉词汇隐喻平行语料库,所用语料不能囊括英汉所有的隐喻词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Metalude所采集的语料也不够全面,语料规模还不够呈现隐喻语言的本质特性,研究的结论还有待更多的语料支持与验证。当前,基于语料库基础上的隐喻研究面临一大挑战,即对大型语料库中隐喻语言进行句法标注与检索,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隐喻理论需要一个自下而上、源于自然语言的方法对先前研究进行验证、丰富和发展。这方面典型性尝试研究有 Cameron和 Deignan[18],Deignan[19-21],Zanotto,Cameron和Cavalcanti[22]等。

该书理论基础是概念隐喻,通过大量例证证明了概念隐喻的科学性,同时也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与修正。概念隐喻理论认为:概念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从具体的始源域投射到抽象的目的域。但是,Goatly[12]及该书都认为,大量的语料并不支持从具体到抽象,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深化,经常有从抽象到抽象的映射和抽象到具体的映射。始源域的抽象与具体涉及到两个理论问题:第一,人类思维过程中,转喻与隐喻哪一个更基本?第二,转喻与隐喻的关系如何界定?[23]这些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更好的探讨。

[1]刘宇红.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J].外国语,2005,(3): 29.

[2]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

[3]Lakoff 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 ind[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刘正光.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25-29.

[7]李福印.概念隐喻理论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语,2005,2(4): 21-28.

[8]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修订版.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吴世雄.隐喻,词源和文化: 基于语料库的探索和方法论反思[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Goatly 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London: Routledge,1997.

[12]Goatly A.Washing the Brain: Metaphor and Hidden Ideology[M].Amsterdam: 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7.

[13]Geeraert D,Grondelaers S.Looking back at anger: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metaphorical patterns[C]//Taylor J R,MacLaury R E.Language and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the World.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5: 153-179.

[14]Yu Nin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Amsterdam: 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5]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6.

[16]Kövecses Z.Anger: its language,conceptualization and physiology in the light of cross-cultural evidence[C]// Taylor J R,MacLaury R E.Language and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the World.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5: 165.

[17]Kövecses Z.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93.

[18]Cameron L,Deignan A.Combining large and small corpora to investigate tuning devices around metaphor in spoken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2003,(18): 149-160.

[19]Deignan A.Cobuild Guides to English 7: Metaphor[M].London: HarperCollins,1995.

[20]Deignan A.Corpus-based research into metaphor[C]// Cameron L J,Low G D.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77-199.

[21]Deignan A.Metaphor and Corpus Linguistics[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22]Zanotto M S,Cameron L,Cavalcanti M C.Confronting Metaphor in Use: An Applied Linguistic Approach[C].Amsterdam: 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23]王文斌.隐喻的认知建构与解读[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英汉语料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