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魅力环

2012-04-12黄明

关键词:维特歌德书信

黄明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魅力环

黄明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曾风靡东西方许多国家,吸引着众多的读者阶层,并在世界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其强大的魅力环。歌德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从心中喷发而出,在最适合宣泄内心的书信日记里尽情倾诉,倾诉中重温昔日恋人的完美,而梦想、爱情和无情的现实一起被高度碾压成满腔的爱恨烦恼。绝望的一枪,凄惨而悲壮,了结了维特的烦恼,留给读者的是愁绪和心结。

烦恼;喷发;倾诉;魅力环

一、《维特》影响概述

《少年维特之烦恼》(简称《维特》)是一本情节简单的“薄薄小书”,讲述了一个和鄙俗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希望有所作为、追求高尚纯洁爱情却处处碰壁的少年由于爱情得不到回报最后绝望自杀的浪漫故事。小说出版后的影响是空前的。首先,《维特》影响范围广。《维特》问世后很快风靡德国和整个欧洲,随后几乎全球各地都刮起了《维特》热旋风,《维特》被译成英、法、意、西等20多种语言,有些国家还出版多种不同译本。例如,18世纪末英国、法国各有译本十数种,而在日本《维特》的译本多达45种,[1]149连当时闭关自守的中华大清国出产的名贵瓷器上也画上维特和绿蒂的肖像。1922年《维特》由郭沫若翻译出版以来,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译本一版再版,仅1922年后不到14年的时间里再版重印就多达37次。[2]222其次,《维特》影响阶层多。年轻读者对《维特》爱不释手,模仿《维特》也发展成了一种潮流。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也一样迷恋《维特》,如,大诗人克罗卜斯托克、神学家拉瓦特尔、文学大师郭沫若、盖世英雄拿破仑、革命领袖恩格斯等人都为这本小说所倾倒。恩格斯评价《维特》时指出,“歌德写成了《维特》,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维特》里面,‘人的内容给自己找到了如此适当的形式,在世界文学里要找到哪怕是稍微可以和它媲美的东西也完全是不可能的。’”[2]216而且,《维特》对文学界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在德国和西欧长篇小说的发展史上,《维特》堪称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在深刻揭露社会矛盾和针砭时弊这一点上,《维特》更可以说是西欧19世纪现实主义“问题小说”的先驱,斯当达尔、巴尔扎克等小说大师也间接地继承了它的传统,[1]149郭沫若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被视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纲领和宣言”。[3]文学界从艺术角度对《维特》的模仿热、翻译热、研究热等也是此起彼伏。

二、《维特》魅力的不同解读

《维特》魅力何在?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如时代精神、书信体形式、成功的人物塑造,以及叙事、写景、抒情等研究《维特》的魅力。其中占据主流的学者认为,《维特》的魅力主要在于其时代精神,他们以歌德在自传《诗与真》中的一段话作为最有力的旁证:“这本小册子的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它恰在适当的时候出版的缘故,正如只需一点儿火药线就可以引起一个地雷爆炸似的,当时青年的身上埋藏有厌世的炸药,所以这本小册子在读者中间引起的爆炸格外猛烈。”[2]215也有学者认为《维特》的魅力主要在于其艺术上的成功,如小说中采用的书信体形式、成功的人物塑造,以及叙事、写景、抒情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毋庸讳言,研究者和歌德所说的时代精神自有一定道理,但缺乏较强的说服力。如果说当时在德国的《维特》热源于其时代精神的话,那么,后来的《维特》热却跨越了多国界多时代,这又如何解释呢?难道说几乎遍及全球、一代又一代的《维特》热是因为那么多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在重复当时的德国时代吗?艺术魅力无疑是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无论是采用书信体还是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小说都不胜枚举,其中能成为名著的并不多见,更不要说和《维特》相提并论了。虽有许多人谈到作者对书中人物的精心刻画,但并没有深入分析其鲜活人物性格的成因,对《维特》热的整体解读有失全面、力度不够。

笔者从整体上分析发现,《维特》经久不衰的魅力主要在于它拥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强大魅力环:喷发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倾诉于内心自白的书信日记、重温昔日恋人的完美无瑕、了结无解烦恼的悲壮之举。上面谈到的时代精神、人物塑造以及叙事、写景、抒情等都是这四大魅力环上的一串串小环,而成功串起这些小环,以致环环紧扣,扣住一代又一代读者之心的还是四个最重要的主体魅力环。

三、《维特》魅力环解析

(一)喷发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

歌德特别强调的艺术观乃是“真实的表现”,是在充分把握生活本身的基础上的“艺术再现”,即所谓“出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4]《维特》中的很多人物和情节都是真人真事。维特的原型为歌德,夏绿蒂的原型名叫夏绿蒂·布甫,是歌德曾经为她痴狂、为她痛苦,直到老年还始终不能忘怀的最伟大、最纯情的情人。小说的主要部分是歌德本人的一段切身经历喷发而成的结果,这段切身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所产生的压抑感是如此的强烈,好似全身的血液都挤压到胸腔一端,不是喷发而出,就是窒息而亡。一个名叫耶鲁撒冷的青年自杀身死的不幸遭遇变成了小说主人公的结局,也正是歌德借作喷发情感的泄口。正如歌德自己所说,他枪杀了主人公,但挽救了他自己。《维特》是歌德用自己的血和泪倾诉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恨经历。歌德自己说过:“我像鹈鹕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这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以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小说。我经常说,自从此书出版以后,我只重读过一遍,我当心以后不要再读它,它简直是一堆火箭筒!一看到它,我心里就感到不自在,深怕重新感到当初产生这部作品时那种病态心理。”歌德又说:“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2]175小说《维特》写得如此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由作者心中喷发出来的。爱而不得时,爱得越痴,必痛得越彻,悲的越绝,由此而喷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是虚构故事和一般现实生活所再现的情节无法触及其万一的。

(二)倾诉于内心自白的书信日记

歌德把“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和“内心自白的书信日记”两大魅力环连为一体,向读者淋漓尽致地倾诉了满腔的爱恨。[5]《维特》整本书以1771年5月4日到1772年12月20日间的书信记述了自己与绿蒂交往中的感受以及爱上绿蒂以后的心境,只有结尾部分“维特自杀”使用了编者告读者的方式。书信日记形式最适合表白内心的苦痛,最能真实、自然地展现主人公的主观意识,便于主人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地说出内心隐秘的愿望,宣泄积郁的情感。[6]《维特》中大量的内心独白,拉近维特与读者的心灵距离,使主人公更直接地与读者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内心世界的秘密。[7]维特在日记中将自己所有的心事对读者娓娓道来,他的快乐、他的忧伤、他的痛苦,让读者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深入故事之中,与主人公的命运一起沉浮,随维特一起快乐、忧伤、绝望。[8]“我必须走开。谢谢你,威廉,让我游移不定的心打定了主意。整整两星期,我一直在计划离开她。我必须走开。她回城里去了,住在一个朋友家里。而艾伯特——对,我必须走开”。(九月三日)“威廉,这是多么难熬的夜晚啊!……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哦,为什么我不能抱着你的脖子痛哭一场,把我心中的难受哭出来?我坐在这里接不上气来,挣扎着要使自己平静下来。我现在静候天亮,太阳起来的时候,马车就到门口了”。(九月十日)[9]131“噢,为你而死,我多么幸福!如果需要,我会多么欢欣鼓舞地为你牺牲,夏绿蒂!只要能够让你的心重新充满安宁与欢乐,我就会无比坚定,满怀欣喜地去迎接死亡的命运。可是,世上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有机会为朋友流血牺牲,并以自己的死让挚爱他们的朋友们的幸福增大万千倍”。(十二月二十一日)[9]321此外,《维特》中的书信给人一种窥探他人内心秘密的机会,满足了人性中的窥私欲。作为读者,一旦我们进入维特的感情世界,很容易与书中人物发生认同感,忘记自己,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主人公,分享他的幸福欢乐,“同受”他的切肤苦痛,陷入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而不能自拔。这也恐怕是那么多读者在读完《维特》后尝试自杀的原因。

(三)重温昔日恋人的完美无瑕

歌德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在情感上也就是与昔日恋人夏绿蒂的相识、相处、相爱(狭义的爱对广义的爱)和离别(身离而心不离)的整个经历。歌德在《维特》中以书信日记自白的情感也是围绕夏绿蒂而展开,苦痛中重温昔日恋人的完美无瑕,也使众多的读者更喜爱夏绿蒂。夏绿蒂是一个圣母型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极大地满足了在基督教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欧洲人的审美需要。当然,这样的女性也符合东方民族的审美心理。夏绿蒂是一个纯洁无邪的女孩,对世界充满了关怀和爱心。母亲去世后,她担当起照料家人的重担,对父亲像妻子对丈夫一样地关心;对弟妹像母亲对孩子一样地照料。她看望、守护镇上的病人,为孤单的寡妇送终。在舞会上,当大家被惊雷吓得神不守舍时,她发起游戏,让大家忘记了恐惧。事后她告诉维特“我自己也吓得够呛,但是我假装不怕,以便鼓舞起大家的兴致”。这难道不正是母亲在孩子们面临危险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吗?她对维特的爱也基本上是一种母亲式的爱,是呵护、关心、叮咛,而不是激情。维特说:“在我看来,她有若天神。在她面前一切欲念都沉寂了。在她跟前时,我表达不出我的感受。”而维特第一眼爱上她也是因为她正在扮演母亲的角色:正履行母亲的职责给弟妹们开饭。她甚至把弟妹们称作“我的孩子们”。在她婚后,只有在维特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可怜无助时,她才对他格外亲昵一些。在书信中,作者的笔下,伴随着作者如泣如诉的相思苦痛,夏绿蒂的美善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读者对她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四)了结无解烦恼的悲壮之举

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可以在书信日记里尽情倾诉,昔日恋人的完美无瑕也可以在心头笔下追忆重温,但残酷无情的现实矛盾终究要面对和解决,矛盾的最终解决也就是四个主体魅力环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小说中,维特的命运始终处于两组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之间。一组矛盾是他与社会的矛盾。维特是一个年少气盛、品味高尚的艺术家,他希望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希望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他所处的社会却不可能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书中所描述的社会一是下层社会,以诗情画意的乡村为代表——但这里不属于他,他在这里只是匆匆过客,他很喜欢乡村,但那只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欣赏,他永远不可能被乡村社会真正接受,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里他除了欣赏田园风光、画画、读诗,不可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事情来做。另一个是上层社会,以宫廷为代表。这里是他可以发挥作用、甚至建功立业的地方。但是这里却充斥着鄙陋、拘泥刻板的人,他们处处因循守旧、虚文俗礼,精神贫乏,空虚无聊,虚伪奸佞,尔虞我诈,一心追逐等级地位,维特与他们格格不入,一再遭受排挤,虽有个别像伯爵那样的开明人士与他为善,也不足以改变他的生活环境。维特找不到社会归属感。另一组矛盾则是维特在爱情上无法解决的矛盾。维特认识夏绿蒂时,夏绿蒂已经与艾伯特订婚。从一开始,维特的爱情就陷入一个道德困境——他只能充当第三者。假如夏绿蒂是被迫与艾伯特订婚的——而她是自愿的;假如夏绿蒂不爱她的未婚夫——而她是很爱他的;假如艾伯特是个品性不端的浪子——而艾伯特行止端方,事业有成;假如艾伯特待夏绿蒂不好——而他对夏绿蒂以及全家都很好,对夏绿蒂呵护有加;假如夏绿蒂与艾伯特相处不融洽、不快乐——而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很幸福;假如夏绿蒂是个浪荡的女子,很愿意多抓几个男人在手上——而夏绿蒂偏偏是一个道德观念很强的娴熟、贞洁的女子。哪怕上述假设只有一条成立,那么维特就可以扮演一个拯救者、解放者或者至少合谋者的角色,从而使自己的爱情获得一种道德上的合理性,但是从全书的描写看来,这些假设没有一条可以成立。这就注定他的爱情将永远得不到回报,他因而无法找到情感的归宿。这两组矛盾混合而成的巨大烦恼在维特心中郁结成疾,终因无法“调理”而至“病入膏肓”。绝望中,悲壮的一枪,烦恼似乎得以了结:走了维特,救了歌德。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无奈中泪水漪漪,惋惜涟涟,愁绪不绝。

四、结语

对一般读者而言,小说多为消遣,看完就完,一遍足矣。但小说《维特》却能引起读者看完一遍后还要再看的欲望,连日理万机的拿破仑都看了七遍之多。《维特》的魅力主要在于其强大的魅力环,环环相扣。歌德刻骨铭心的切身经历从心中喷发而出,在最适合宣泄内心情感的书信日记里得以淋漓尽致的倾诉,倾诉苦痛中重温昔日恋人的完美无疑又是痛定思痛,梦想、爱情和无情的现实一起被高度碾压成满腔的爱恨烦恼,绝望的一枪,凄惨而悲壮,看似了结实未了结。了结的是维特的烦恼,留下的是小说带给读者的愁绪和心结。《维特》的魅力环长久地环扣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放下小说,也放不下心结。

[1] 杨武能.《少年维特之烦恼》译后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 侯浚吉.《少年维特之烦恼》译后附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 石燕京.郭沫若与歌德比较研究述评——郭沫若与外国文学研究回响系列之一[J].郭沫若学刊,2001,(2).

[4] 叶隽.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爱情悲剧后的青春迷惘与制度因素[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5] 蒋永国.《从军日记》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精神联系和差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6] 高志.莎菲女士的日记与少年维特的烦恼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7] 张晓琴.《少年维特之烦恼》叙事艺术探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8] 黄慧红.《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多重抒情[J].外国文学,2009,(9).

[9] [德]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M].朱宾忠,黄明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On the Charm of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Huang M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The appeal of the novel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to readers mainly lies in its unique charm.It was based on the writer—Goethe’s life experience:his deep love and sufferings erupted from his heart and were put down in Werther’s letters and diaries in the novel,during which he relived the past love.His dream and his love were crushed by the cruel reality into endless sorrows.With the shot in despair,Werther’s sorrows were ended,and the readers were left in sadness and regret.

sorrows;erupt;pour out;charm

I516.44

A

1672-0040(2012)04-0062-04

2012-04-07

黄明(1962—),男,湖北房县人,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英汉双语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郑东)

猜你喜欢

维特歌德书信
诗意街头
歌德的书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共 筑
长安铃木维特拉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我要歌德的书
别有用心
经济、环保、低碳 维特根WR 250型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