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行动逻辑——对马鞍山6.11事件参与者的访谈分析

2012-04-12潘莉

关键词:利益冲突警车旁观者

潘莉

(合肥工业大学社会民生工程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9)

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行动逻辑
——对马鞍山6.11事件参与者的访谈分析

潘莉

(合肥工业大学社会民生工程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9)

文章依据对卷入安徽省马鞍山市6.11事件5位旁观者的访谈研究,从“为何”与“如何”两个层面对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行动逻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旁观者参与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心理动因主要有:看热闹、打抱不平、借机发泄、寻求权利、相互影响、刺激快乐;他们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后的行动层次有:围观起哄、聚集封堵、推挤打砸、传播信息、躲避退却、反思评述。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指出相关方面在处理和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时应注重群际心理疏导、流言传播控制和个体行为干预等。

旁观者;无直接利益冲突;心理动因;行动层次

一、问题提出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出现新的变化,即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引起冲突的事件自身并无直接利益关联,或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借此事件表达内心郁积已久的不满和怨恨,学界称之为“无直接利益冲突”。瓮安事件、万州事件、池州事件等都是典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由于这类冲突所表明的社会情绪异变,学界视之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危险信号,着力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对其发生机制、演变过程、基本特征、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等进行研究和探讨。发生机制方面,学界在对从众理论、匿名理论、紧急规范理论、价值累加理论等相关理论系统梳理的同时,也从社会民众普遍存在的怨恨和不满、逆反、表现欲等社会心理基础进行细致探讨。[1]在演变过程方面,认为酝酿、激化和升级是无直接利益冲突进展过程的主要阶段。[2]对其基本特征,学者认为参与者多是与冲突事件本身无关、具有某种“类意识”的弱势群体;性质上是官民(两个不同集团)之间的终极利益冲突;趋势上的泛化和可能“升级换代”等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征。[3]在社会影响方面,学界主要侧重其消极影响,认为无直接利益冲突会动摇政府执政合法性、降低政府执政能力、削弱政治认同感、造成政治不稳定等。[4]关于应对策略,学者认为改善民生是根本,优化社会心理是关键,完善阻断机制是要点,强调内外兼修,整体构建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策略体系。[5]综合来看,当前研究主要立足于研究者自身学术探讨或政府治理的角度,难以反映出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旁观者自己的声音,也没有对旁观者为何以及如何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做出丰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而这一角度无疑对我们理解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行动逻辑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本研究通过对卷入安徽马鞍山6.11事件①2010年6月11日下午6时40分,安徽马鞍山市湖北东路向花园新村转弯的路口斑马线上,花山区旅游局长汪国庆因所驾汽车与自行车擦碰而打了中学生(马鞍山二中学生)一耳光,短时间内演变为几千人聚集围堵推挤警车的群体性事件,持续5个多小时,且参与者主要为与事件本身无直接相关的路人、附近的小商贩、居住或工作在附近的群众等旁观者,为典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旁观者的质性研究,着重理解旁观者为何以及如何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努力体现研究对象的心声。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一)研究对象

以现场卷入安徽马鞍山6.11事件的5位旁观者为研究对象。事发时他们都在现场,最真实地经历过冲突的进展历程,具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保护研究对象,研究隐去他们的真实姓名,分别称他们为刘丽、李伟、王海、韩兵和赵民。刘丽,28岁,女性,小店店主,事发时从头到尾都在外围围观;王海,55岁,男性,事发时在现场,后在冲突激化时离开;李伟,26岁,社会青年,事发时从冲突激化的8点多一直到最后均处于冲突核心区;韩兵,22岁,在校大学生,事发时从8点多一直到最后均处于警车周围的核心区;赵民,34岁,男性,报亭经营者,事发时自始至终均在现场。

(二)研究工具

以研究者和访谈提纲等为研究工具,采用半结构型访谈。问题以“重回事发现场”为核心,主要包括他们所了解的事件的基本情况、他们个人旁观或参与事件的具体经过、现场所见所闻、与事件相关的感受和想法等。访谈的顺序基本按照从具体的经历到相对不太具体的感觉、从不太敏感的话题到相对敏感的话题逐渐展开。但访谈不拘泥于问题,而是跟随受访者思路,在访谈过程中倾听其细致描述事件,逐步探索和深度呈现其逐渐卷入和参与冲突的心理历程和行动策略。访谈强调开放、自由、无评价,以获得研究对象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三)资料的整理与编码

根据访谈录音对访谈进行逐字整理,并记录了各次访谈的情境和印象、访谈者感受和反思。对于某些在受访者的谈话中反复出现或者被赋予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或短句,将其称为本土概念,并作为一个可能的编码记录。编码主要遵循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核心登录的顺序进行。首先进行开放式编码。此时,研究者放下所有的理论假设与前见,认真阅读访谈资料,遇到与卷入冲突相关的新意义单元就记录一次编码,并注重使用研究对象自己的本土概念。如此,共形成关于“为何”的编码41个:愤怒、小孩被欺负了、局长嚣张跋扈、欺负小孩就是欺负民众、疯狂、发泄、事情闹大让上边知道等。关于“如何”的编码35个:围观、聚集、推挤、骂他狗官、用人墙拦堵警车、投掷杂物、叫喊、发短信、受伤、躲避等。其次进行关联式登录,对开放式编码中形成的概念和类别加以类聚。如在对“为何”进行关联式登录的过程中,把“小孩被欺负了”、“局长打学生常理不容”、“局长嚣张跋扈”、“维护小孩的权益”、“要求局长道歉”、“替孤儿寡母出气”、“捧个人场”等归为一类,命名为“打抱不平”。这样,经过关联式登录,就在“看热闹、借机发泄、打抱不平、寻求权利、相互感染、刺激快乐”等六个类属下把“为何”的41个开放式编码相互联系起来;在“围观起哄、聚集拦堵、推挤打砸、传播信息、躲避退却、评述思考”六个类属下把“如何”的35个开放式编码相互联系起来。最后是核心登录,也就是发现核心类别以对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别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对编码的类属进行思考,考虑如何把这些类属联系起来。最后,将“为何”的核心类属定为“旁观者卷入冲突的原因”,而将“如何”的核心类属定为“旁观者卷入冲突的行为表现”,把最终的核心类属定为“旁观者卷入冲突的行动逻辑”,以统领“为何”和“如何”下的12个主要类属。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对资料进行编码、登录之后,研究者综合每位受访者叙述及相关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从“为何”与“如何”两个层面深度解析了旁观者卷入冲突的心理动因和行动层次。

(一)为何: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心理动因

在旁观者为何要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心理动因方面,研究者形成“看热闹、打抱不平、借机发泄、寻求权利、相互影响、刺激快乐”等六个维度的解释。

1.看热闹。看热闹是指旁观者主观上对事件并没有明晰的态度,仅仅把事件本身看作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单纯地由于凑热闹而参与其间。王海表示:“中国人还是比较爱看热闹的,我就是看到这里有很多人,所以就过来看看。后来人太多,感觉不太安全就离开了。”

2.打抱不平。打抱不平是指旁观者对局长打学生一事感到气愤,为被打学生鸣不平,要帮助被打学生讨回公道,替被打学生出气,维护被打学生的权益等。首先,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不管如何局长打学生都是局长不对:局长怎么能打学生呢?一个普通人也不会打小孩的,你一个局长应该素质更高,局长打学生真是常理不容!其次就是对局长打人后的张扬和嚣张,尤其是其太太的狂妄话语感到非常愤怒:汪欺人太甚!汪的老婆不省事,打完人还恶狠狠地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国家机关干部,你不就二中学生吗?信不信我找人到学校整你!”再者就是对警察的处置方式不满意,认为“官官相护”。如赵民认为:警察就是被汪喊来解围的,你看警察来了以后,什么也不问就把汪的车子开走了,然后又来带汪及其老婆,不是明显的怕围观群众找局长茬,替他解围的吗?在谈到要替被打学生出气时,刘丽表示:就是觉得局长很可恨,希望为小孩讨回公道,就想为小孩出气,替孤儿寡母出气。我们就是捧个人场,不是人多力量大吗?人一多上边就重视,上边一重视就能把事情处理得好一些。

3.借机发泄。借机发泄是指旁观者平时内心就郁积着对官员腐败、基层公务员执法方式粗暴、政府损害自身利益的举措与做法等的诸多意见和不满,当看到旅游局长打学生时,内心的不满被激发,进而参与到事件之中,借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怨恨。这时,被打学生变成了旁观者自己,而汪局长则变成了旁观者怨恨对象的替代者,成了旁观者宣泄内心怨恨的靶对象。对此,韩兵表示:欺负小孩就是欺负百姓,百姓平时被压迫太久了,平时被欺负的都憋着,无法抒发,上访不是经常被截吗?长久积蓄的怨恨和不满都通过这个事在表达。就像是生气摔茶杯一样,平时对官的怨恨堆积在一起,就都冲着汪国庆了。老百姓都对官恨,只要是官,就搞他,恨不得把他搞死,判个死刑才好。

4.寻求权利。寻求权利是指旁观者希望通过参与事件来表达自己的声音,把参与事件看作是影响和参与政府决策的路径。如刘丽就表示:很多人觉得这是参与社会、影响政府的一个机会,很愿意参与。人多就是有气势,感觉到老百姓也有力量。通过这个事件觉得自己有参与权了。

5.相互影响。相互影响是指具有相似态度、价值、社会地位的旁观者处于同一情境之中时,其情绪、行为等相互影响,模仿与一致性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进而使得更多的旁观者卷入冲突。如韩兵就表示:八点多到这里路口时,就看到人山人海,至少得有几千人。各年龄段的人都有,感觉很兴奋……看到其他人喊呀叫呀,我也跟着喊叫,如果是我一个人,肯定不会对警察喊的。而赵民在谈到当时人们的表现时认为,许多人在几千人的群体之中进入了非理性状态:当时这里在修路,漆黑的全是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觉人好像都失去了理智似地,就像歇斯底里症,拿着砖头、矿泉水瓶往警察和警车上砸。高喊着:“把人放下来,放人。”

6.刺激快乐。刺激快乐是指旁观者将参与冲突作为一个寻求刺激和快乐的机会,如赵民在提到参与冲突的经历时说:感觉从没看见过这样的事情,像电影里闹学潮似的,人们在挑战权威、挑战警察的过程中感觉很刺激。平时挺怕公安的,也没有机会打公安,这回看到别人打,自己也就打,感觉很刺激,也很有一种快活的感觉。

(二)如何: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行动层次

旁观者们在不同因素驱动下,会不同程度地卷入冲突。这种卷入以“人群聚集”为核心,在冲突中表现出“围观起哄、聚集封堵、推挤打砸、传播信息、躲避退却、反思评述”等不同层次的行动。

1.围观起哄。围观起哄主要是指旁观者以在外围围观和起哄帮衬的方式参与。这种参与既满足了旁观者想了解事实的好奇心理,同时又不会因为深度参与而受到政府处罚。如刘丽就表示:当时主要是想知道事态最终的结果,所以就把店门关了,打电话喊了我男朋友来,一起在外围围观,里面人太挤,我怕不安全,就没往里去。

2.聚集封堵。聚集封堵是指旁观者通过人群聚集、人墙封堵等方式阻止打学生的汪局长离开,以人多力量大的方式争取事件能够以更加有利于被打学生的方式解决,同时宣泄内心的不满和怨恨。可以说,聚集与有意无意地封堵是旁观者参与冲突的基本方式。如刘丽表示:当时这一片,从体育场到那边路口,黑压压全是人,年轻的、年老的、男的、女的,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反正什么人都有。当时这块在修路,又临近大润发超市和家属区,有很多修路的、做生意的都加入到事件中来了。而李伟就表示:我们当时在警车周围,大概有几十个人吧,就是手牵着手,拦着不给走,因为汪在警车里。很多人拦着不给走,我也拦着不给走。

3.推挤打骂。推挤打骂是指旁观者卷入冲突之后,以推挤警察、投掷杂物、辱骂局长和警察等方式发泄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如韩兵表示:我当时到现场后,就一直挤到了最中间,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中间有很多人在围着警车,和警察争吵,说你怎么护着一个打小孩的人呢?我也跟警察理论、争吵。很多人都对汪恨之入骨,在推警察和警车,大声喊:“把他弄出来,打死他!”我们很多人还大声骂汪是个“狗官”。而王海在谈到现场的混乱场景时也说:很多人很激动,不少人拿着矿泉水瓶、西瓜什么的往警察和警车上砸,路口那个报亭当天晚上矿泉水都卖完了。有的人还往讲话的市委书记身上砸!到那种场合,很多人都疯了。李伟也讲:群众中很多人很激动,开始呼喊着、推挤着要把警车掀翻,向警车投掷矿泉水瓶和石块,抢夺警察帽子。警车的玻璃被砸烂了,有的甚至想要拿打火机点燃警车轮胎……。

4.传播信息。信息传播是指旁观者在卷入冲突事件的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手机短信和网络等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这时,由于没有权威信息,每一个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都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人为地筛选和编辑、加工、修补,以符合自身价值和自圆其说的方式进行再传播。这样,信息就不断失真,并且被扭曲。在谈到关于汪国庆的信息时,旁观者倾向于从丑化其形象的角度进行传播:好像当时他是喝过酒的……他是靠裙带关系上来的,自身没什么能力……生活作风也有问题,边上那女的就是他情人,仗着汪的权势才这么嚣张……和黑社会关系密切……。在谈到汪打学生这一事件时倾向于夸大事实:那一耳光打得很响,在50米以外都能听到巴掌声,那小孩的脸被打肿了,耳朵出血了,都听不见了……。在谈到被打学生情况时,倾向于弱化其生活境遇和表现:小孩是单亲家庭,父亲死了(后来证实是父母离异),母亲一个人带着,生活很可怜……小孩母亲来了后,就跪在地上,哭着求周围的人帮着主持公道。在谈到警察、政府等处理方时则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警察都是汪喊来的帮手,是护着汪的……其实花山区的领导在市委书记来之前就站在警车上讲了汪是谁以及会对其撤职等紧急决定,可老百姓谁信呢?即便是市委书记宣布的撤职说到底也不过是暂时安抚,谁都知道撤职是可以恢复的,说不准事过以后又调任其他地方当局长了呢?

5.躲避退却。躲避退却是指旁观者在达到参与目的,尤其是看到防暴警察、意识到事态升级之后,开始主动或被动地离开事件现场。主动离开现场的旁观者主要有老人和一些单纯出于好奇而参与的人士。如王海就表示:八点多的时候吧,看到人开始越来越多、事件越来越激烈,我就离开回家了。而被动躲避退却的旁观者则表示是防暴警察的出动直接迫使他们离开现场。如韩兵就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后来来了几卡车的防暴警察,气势很大,拿着盾牌和警棍,以人字形硬冲进来,看到挡的人就打,有的人头都被打出血来了,人群立刻被冲散了。后来武装警察在撤退时发射了催泪弹,人群实在受不了,只能躲避、散开。而李伟则这样描述:看到武警把汪带走,还想继续追打,可无奈催泪弹太厉害,我的眼泪瞬时就流了下来。透过烟雾我看到警车在走远……。

6.评述思考。评述思考是指旁观者在参与冲突的过程中和参与之后,对冲突及自身行为所进行的思考和评价。受访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表示了自己的理解。从正面来讲,受访者认识到聚集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其实按道理马鞍山不该发生这样的事。马鞍山生活还是很舒适的,小城、工业发达城市、还是农民社保、社区文明等很多工作的试点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发生这样的事对马鞍山影响很不好,当时网上就有很多信息。你看因为这件事,马鞍山今年没评上文明城市吧!对个人也不好,有些小年轻当时就被抓到公安局了。从反面来讲,多数受访者,尤其是年轻受访者认为冲突还不够大,还没有实现他们参与冲突的目的,应该更大些。同时对政府的处理方式表示不满:现场被打散的时候,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很沉重,这么多人都没能给小孩做主,汪国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政府到底怎么做我们都不知道,对结果很生气。后续也没有明确的结果,市委书记当时说撤,是否撤了不清楚。群众对上面的事一概不知,这里又没有张贴、没有公示。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旁观者卷入马鞍山事件的行动逻辑是:日常对官员存在消极认知和不满情绪→偶发事件激发其内心的不满和愤怒→在看热闹、打抱不平、借机发泄、寻求权利、相互影响、刺激快乐等因素推动下卷入冲突→基层反应迟钝→以“人员聚集”为核心的围观起哄、聚集封堵、推挤打砸、传播信息等行为发生→愤怒宣泄后或被武警威逼后退却与散开。可以说,愤怒与不满是旁观者卷入冲突的核心,相关方面在处理与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时应给予焦点关注。其一,群际心理及其应对。旁观者对官员的愤怒和不满,实际上源于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群际仇视、群际歧视等不良群际心理。研究发现,卷入无直接利益的旁观者基本上都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环境一般、收入不高、资源较少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真切地体会到自己所属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优势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而官员、富商等社会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歧视更是加强了他们对“为富不仁者”和“为官不清者”的憎恨。这样,当他们看到“内群体”的学生被打时,就倾向于从偏向学生的视角解读与认识事件,进而在情绪驱动下卷入冲突。为此,政府应在建立社会共享价值观,强化官员公仆职能、优化官员形象,改革相关体制、促进社会流动与群际公平,增进不同阶层间的交流与沟通、减少社会距离方面做出努力。其二,信息的传播和控制。在无直接利益冲突中,信息与流言的传播对于旁观者内心愤怒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在人群密集的冲突现场,信息与流言的传播具有强化重复和个体特征。在马鞍山6.11事件当中,关于局长喝酒、打人、有情人、嚣张的话语,关于学生没有父亲、受伤很重的传言,关于警察偏向局长的流言等在短时间内反复被重复和强化。这些信息与流言的传播是以宣泄和表示焦虑与仇恨为基础的,同时又不断强化和增进着人们的仇恨,影响着旁观者的理性判断能力,造成认识混乱与行为偏离。为此,政府应及时有效公开相关信息,并以断言和重复的方式,让流言止于公开、止于真相、止于智者。其三,行为控制与紧急状态应对。模仿、从众等去个性化行为是旁观者卷入冲突的重要因素。去个性化是指当个体独自一人时,会从伦理的角度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而处于群体当中、彼此又互不相识时,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匿名者”,因此行为责任感降低、行为限制放松,导致冲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发生。“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6]67为破除这种去个性化心态,政府应注重早期干预,在事件发生早期即首先果断将当事人(打人局长)带离街面,有意识转换现场;其次是通过录像监控和摄像、空间隔离、个别接触等使旁观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是隐蔽的,而是公开在大众、尤其是政府面前的,从而引导个体行为回归理性;最后是谨慎运用对抗性压制力量,并在冲突后进行有意识干预和心理调适。

[1] 胡联合.群体性事件:何以发生与演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9,(1);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 吴传毅,唐云涛.“非直接利益冲突”的规律及制度性应对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 郝宇青.当前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特征[J].探索与争鸣,2007,(4).

[4] 刘勇.“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挑战及应对机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5] 王雅君.“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心态调控[J].理论探讨,2008,(4).

[6]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D669

A

1672-0040(2012)04-0047-05

2012-03-28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际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11YJC84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潘莉(1974—),女,安徽淮北人,合肥工业大学社会民生工程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郑东)

猜你喜欢

利益冲突警车旁观者
警车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社会关系在分析师调研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优势的视角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旁观者,未必清
高校防止利益冲突的对策研究
“三公”消费领域的利益冲突研究
警车
警车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