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基于“钻石模型”视角

2012-04-12曹海峰曹亚峰

关键词:钻石模型波特钻石

曹海峰,曹亚峰

(1.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文化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后金融危机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基于“钻石模型”视角

曹海峰1,曹亚峰2

(1.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文化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我们正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文化产业以其独有的高科技与高创意相结合的特征,在当前没有硝烟的国际文化市场争夺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清形势,抓住新一轮竞争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波特所提出的“钻石模型”分析了一个国家某个产业何以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文章借助这一理论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相关要素的分析,同时对制定相关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文化产业;钻石模型;金融危机

一、引言

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世界人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也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例如,很多国际知名文化传媒集团效益明显下降,一些文化企业宣告破产。当前整个经济稳步回升,我们正在步入“风云变幻”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危机之后’的一大特点,就是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平衡”。[1]文化产业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关注文化市场中创造新兴文化消费观念、满足并开拓着新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时尚潮流的过程,科技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是作为当今新经济主要业态和支柱产业的文化产业最核心的要素。因此,文化产业由于其独有的高科技与高创意相结合的特征,在这轮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可置疑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经济逐渐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竞争热点切换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创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特有的高知识性、智能化、高辐射性及高附加值等特性,形成一种新兴的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双翼”腾飞的经济发展范式,这一范式已经引起全球各国高度关注并已在实践中成为引领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引擎之一,其产业优势使世界各国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紧张、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都高度重视培育本国的文化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颇曲折,自上个世纪末期的批判、质疑到本世纪的一片红红火火的大好局面,它已经完成了从备受争议的“边缘产业”进入捷报频传的“主流产业”的华丽转身。然而2008年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大洗牌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在十几年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明晰,我们看到很多文化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由于创新能力薄弱与生产效率低下而导致的价格战更为激烈,以至于某些行业的产品价格低于边际成本,无盈利可谈,不少文化企业纷纷宣告破产。这场危机使我们认识到加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战胜金融危机的需要,是应对国外文化企业竞争的需要,更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乃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金融危机的到来给我国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经济竞争犹如战场,只有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头脑与非凡智慧的一方才能取得胜利,超越对手。“历史就是这样演进的,能搭上时代的列车,就可能分享财富,而落后者就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2]745因此,只有抓住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机遇,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作出分析,制定切实产业调整战略,对有效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抓住新一轮竞争机遇,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思路源自理性的反思与审查功能,理论研究可以有效地清理主体的‘大脑’或‘观念领域’,并为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提供‘系统设置’与‘技术领先’,因此在根本上决定着决策的质量和实践的结果”。[3]面对来势汹汹的危机浪潮和全新的竞争态势,亟待加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理论思考无疑至关重要,因为可以“避免运用那些错误和危险的‘主观能动性’去从事社会再生产”。[4]7-8西方关于产业结构的理论较多,例如,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以及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处于重要的发展转型期,对理论研究保持合理的理性态度,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调整理论并辩证地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经验,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钻石模型”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各国经济学家们在经过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后纷纷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经过多年的发展,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诸多内在及外在因素中,始终会有一些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波特的‘钻石模型’是目前所有模型中得到验证最多的一个模型,当前多数的产业竞争力分析范式都是由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的”。[5]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著名“钻石模型”分析了一个国家某个产业何以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现有模型中,波特这一“钻石模型”具有相对的客观正确性,借助这一理论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竞争力分析与制定发展战略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性意义。在“钻石模型”中,波特认为对产业竞争优势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要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两个变量:机遇和政府,也会通过影响四个直接要素而对该产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这六个要素彼此影响、互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竞争环境。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关键因素”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在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的过程中,理应重视产业结构演进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一)要素条件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两类: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其中高级生产要素对产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从产业特点上看,在人类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得以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要素条件,无论是基本要素包括风景名胜、资金的投入等,还是高级要素包括高新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都是文化产业勃兴的前提。总的来说,实现基本要素向高级要素的提升是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途径。我国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见长,诸多方面的文化优势使得中国文化产业在基础要素上处于较强的竞争能力,然而这些呈静态的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仍需要寻找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创意点”以“激活”,才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精品。

(二)需求条件

波特认为,需求条件主要是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国内市场的客户需求,因此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减少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本国(本地区)市场要积极促进竞争优势的形成,采取细分市场的战略,以满足相对挑剔客户的需求。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大众的物质性消费需求不断减缓,而不断加大了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文化消费将逐渐蔓延为生活的重心,成为经济统领下的社会文化景观。丹尼尔·贝尔评论到:“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6]143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消费结构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文化娱乐消费呈现加速发展之势使得“需求条件”这一要素成为文化产业竞争力中较具优势的要素,然而由于中国文化产品创新能力并不高,消费心理把握不准,市场细分策略不到位,造成了有效供给与消费需求的错位,使国内文化消费群体出现严重流失。

(三)相关与支持产业

波特指出,相关(主要是指能为下游产业适应市场需求并提高竞争优势创造条件的上游产业)和支持性产业(是指因共用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相关产业或具备互补特性的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波特的“相关与支持产业”要素提醒我们: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时要注意“产业集群”的建设,一个优势产业一定是同国内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的。由于文化产业是由一系列产业链构成,其独特的产业特点要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必须有外围辅助产业(例如高科技技术、媒介平台等)强有力的支撑,这些密切相关的产业集群对于文化产业延长其产业链并为文化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作用。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此要素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区域同业竞争程度、企业家才能等,主要体现在竞争程度强弱、企业规模大小、垄断力量强弱。波特指出,推进企业走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很重要,这种动力可能来自国际需求的拉力,也可能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我国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多以为某些文化产业大国加工产品为生,其策划、创新、营销能力薄弱,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而生存,在金融危机无情的大震荡之下,其抗压能力极为薄弱。

(五)辅助因素分析——机会与政府

机会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同时机会其实是双向的,一方面它往往使新竞争者获得优势,另一方面也会使原有的竞争者优势丧失,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新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有发展“机遇”。而“政府”这一辅助因素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制定规范,保证市场处于良好的竞争状态。我们看到,尽管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实践取得很大的成绩,政府文化管理模式也有较大的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然而我们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变革调整到位,新的环境又对产业发展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一直在追赶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够适应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需要。例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不能够发挥其基础作用,并产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由于体制障碍,文化产业充分延长其产业链与为其他产业提供附加值等功能和作用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在波特“钻石模型”之后,很多经济学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纷纷提出了对此模型的一些演变模型,例如Dunning的“国际化钻石模型”、鲁格曼和克鲁兹的“双钻石模型”、穆恩等人的“一般化双钻石模型”等,但我们认为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更有启示作用的是复旦大学芮明杰教授所提出的“新钻石模型”,在此模型中,他对波特的“钻石模型”加了一个核心: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并认为正是有了这一核心产业才能够真正发展出持续竞争力。

中国产业发展“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其次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在产业链中谋求好的位置,进而在全球经济中保持与发展自己的产业竞争力”。[7]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的典型业态,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运用现代科技构筑竞争的壁垒,并依据智能化、知识化、高附加值的产业特点,具有了很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可以与第一、二产业相结合并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并对第三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催化作用。文化企业只有注重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才能借助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双翼展翅腾飞。首先,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通过新技术、新工业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也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最强杠杆;其次,要想创造文化精品必须注重文化创意,促使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智能与技术密集型转化,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的历程表明:当今社会是全球各个国家已经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个人都不可能置身度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制度都不可能“遗世独立”,各个产业、企业之间的关联度更高、交融性更强,它们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影响,或彼此促进或相互妨碍,只有放眼全球局势,借鉴国内外文化企业的成败得失并加以总结汲取,积极应对,才能够化“危”为“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根据中国国情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自身条件,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由于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不再以传统工业中的资源、原材料、土地等为主,而是以出奇制胜的智力创意和丰厚积淀的文化内容来创造生产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固化的稳态工业发展模式,创造出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产品和相关新兴产业,其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积极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和行业的改造和升级,创新企业商业模式至关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既是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及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世界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8]传统文化产业及低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在大浪淘沙中势必被时代所淘汰。为维持强大的生命力,在相关产业的可替代性竞争中凸显出自身优势,应及早认识产业转型的方向与重要性,认真研究自身问题,及时而正确地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以适应后危机时期的产业发展模式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顺势而上,全面提升文化企业竞争力,提升文化产业软实力。

(二)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育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波特的高级生产要素中,除了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还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而这一点也恰恰是文化产业所急需重视的,按照美国学者埃格的观点,新世纪的竞争中,以“创意专业人士”为主的人才,不仅仅需要高学历,更需要创意能力、独立判断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可再生资源,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文化产品创新程度、营销策略、附加值高低及实现程度,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前景。故而,对创意人才吸引与培养也应当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要充分利用教育优势,在某些高校设立专门的创意产业专业,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创意人才教育和培训,并加强与海外一些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之外,还应设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加强对文化产业深层问题的研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关注集群建设,科学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以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集群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产业集群往往能够实现多个子部门的融合与集聚,通过富有特色的文化特质与生产要素吸引相关文化资源的汇集和配置并产生品牌和规模效应,从而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文化产业各类创意人才的集聚、有效延长文化产业价值链、带动产业分类广泛等明显的特点,成为各地区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很多城市纷纷建立文化产业园,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随着文化产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进程,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涨,内容不充分、优势不明显便“一哄而上”盲目重复建设了各种文化产业园区;再比如由于规划不合理而导致了产业集群企业关联性不强,缺乏产业集群本应该有的凝聚力,造成了“集而不群”现象严重。因此各地政府应当根据本地文化特点结合文化企业优势,合理规划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本地区的文化产业集群。

(四)文化产业充分借助“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意”两翼,“激活”传统文化资源的腾飞

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我们却只能面对迪斯尼的《花木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深思;只能眼看着日本人在利用《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文化资源拍摄动画片、制作网络游戏而无奈;只能对韩国人抢注端午节、中医文化而发出长叹。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之后必有觉醒,开发传统文化精华必须在具有鲜明民族个性风格及基于市场受众期待视野研究的基础上注入时代元素,将文化创意、技术创新和开拓需求有机结合,打造属于自己的审美特色,让中外观众领略到中国文化与艺术美学的无穷魅力。

经济风暴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能够给传统文化带来新希望和发展机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以媒介产业为例,即使是在金融危机中,很多规模较大的新媒体企业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规模扩大等方面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发展,这是传统传媒企业无法做到的。高科技发展不仅为文化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物质要素,还可以打破传统产业的域界堡垒,迅速裂变出新的产业群,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创新,延长文化产业价值链,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加快“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化产业将会在此次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迎来属于自己的华彩乐章。

[1] 刘洪,刘丽娜.“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0/13/content_12222105.htm.

[2] [美]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M].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 刘士林.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文化产业的应对[J].人文杂志,2009,(4).

[4] 刘士林.先验批判[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 毕小青,等.基于“钻石模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6]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 芮明杰.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J].社会科学,2006,(4).

[8] 曹玉娟.后金融危机时代文化产业的独特功能与发展前景[J].湖北社会科学,2010,(9).

G124

A

1672-0040(2012)04-0037-05

2012-03-06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文化软实力与浙江民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之路”(Y201016417)的阶段性成果。

曹海峰(1973—),女,山东济宁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研究;曹亚峰(1976—),女,山东济宁人,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李逢超)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波特钻石
读《哈利•波特》有感
成为哈利·波特
鹌鹑蛋里的钻石
勇敢的哈利·波特
比钻石更值钱的
变成一颗钻石
被调包的钻石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