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在职民警枪械培训的几点思考

2012-04-1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枪械参训警员

吴 正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警务技战术系,江苏 南京210046)

对在职民警枪械培训的几点思考

吴 正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警务技战术系,江苏 南京210046)

在职民警枪械培训应注重加强安全用枪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基础射击技能和实用射击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以全面提高在职民警枪械运用能力。

警察;枪械;培训

一、我国民警构成结构及枪械认知的现状

使用手枪的能力,不只是射击能力,还应该包括使用手枪的其他内容,例如安全用枪、使用武器的法律知识、武器的故障排除和养护等相关知识。目前,我国警察构成主要包括三大类:警校毕业生、非警校毕业生和转业军人。这三类人员在手枪射击技能的掌握上情况不一,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下面就简单地分析一下。

在这三类人员中,警校毕业的学生所接受的培训最为全面。在校期间他们要完成多门警察必修技能课的学习,手枪射击就是其中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校情有差异,手枪射击教学的内容设置和评价体系也不尽相同,其中多数是以学生的射击成绩为评价的手段,过分强调射击成绩,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考核。其次由于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设施的限制,在内容设置上更多的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基础射击(精度射击)为主,忽略了技能的实用性。

非警校学员是通过招录考试选拔出来的其他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警察业务培训,然后授予警衔、上岗工作。在对这类人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师资、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员接触枪的时间和次数较少,对他们的要求往往是以要能够认识警察使用的枪械,或者能够独立完成最为简单的射击程序为主,对射击教学与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不多,因此能够掌握较全面的射击技能和完成出色地射击成绩不太现实,更别谈安全用枪习惯的养成、快速射击、运动中的射击等内容了。

转业军人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纪律作风,但是对枪械的学习和掌握都局限于使用长枪上面,对于短枪却接触较少。虽然长短枪基本的射击原理都相同,但是也有着一定的差别,因此转业军人对于手枪射击技能的掌握和认识也较为浅薄。但是他们在部队期间接触枪的机会较多,对安全使用枪械的认识和技能掌握上面强于其他两类。但同时,部队转业军人对使用手枪的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不够透彻,法律意识不够强。

从上述三类警察手枪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我国警察使用手枪的能力不容乐观。近些年,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由于技能不精造成误伤,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违法使用、滥用枪械等案件的频发,也充分说明了这点。因此,加强警察队伍对手枪技能的培训,提高警察队伍运用手枪的技能,同时保障使用手枪过程中的安全,成为我国警察培训部门所追求的目标。

二、枪械培训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纵观全国手枪射击培训的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警察枪械射击训练主要还是以走过场为主,目的是让每位警员能够得到接触枪械的机会,能够感受实弹射击的氛围,并未根据现有的警察队伍结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这使得所有参训警员按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大大降低了参训警员掌握更高射击技能的兴趣,难以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差。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依然沿袭多年来一贯的做法,并未将已有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运用到培训过程中去,使得教学过程平铺直叙,缺乏新意,难以调动参训警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人力资源,没能充分发挥各参训警员的优势,没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二)以基础射击内容为主,不贴近实战

由于枪械射击训练对各方面的要求较高,特别对安全性要求很高,因此各培训机构为了减少麻烦、保证安全,便于组织和调控,将射击内容局限在对基础射击技能的学习(25米或15米精度射击),重复基础射击技术的练习,使得参训警员每次轮训时都重复一个内容,久而久之对教学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甚微。然而,从这些年的一些案件我们深知,基础射击技能在警察实战中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警察用枪往往是在近距离、2—3秒钟的时间展开的,基础射击技能严重与实战脱轨。加之,受培训时间与资金等方面的约束,目前枪械技能的培训既没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又大大影响了一部分警员的积极性。妄想凭短短的3—4次课、10—20发子弹,让警员掌握一定的射击技能,真乃是天方夜谭。

(三)片面追求射击成绩,忽略安全意识和良好用枪习惯的养成

评价机制决定训练的导向,现阶段我国警察射击技能的评价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警员射击环数的多少为标准,忽略枪械的使用是个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例如,安全用枪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我国警察射击训练主要还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射击环数上面,片面追求射击环数的提高。殊不知射击技能的提高不单单是环数的提高,它是一个综合方面的提高。从近些年来警察违法、违规用枪,走火造成误伤等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警察不单单只需要解决射击的命中率问题,更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枪械。从目前警察培训的内容上面来看,有的培训机构对此有所涉及,但是还远远不够,不足以使参训警员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枪械的安全使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警察使用枪械的安全意识和养成安全用枪的习惯,必须贯彻于警察的一生。

(四)缺乏良好的考核及评价机制

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评价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是检验一个培训机构的培训效果、检验一名警察是否胜任警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良性循环的前提和基础。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警察机构都有科学的、系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例如:美国、英国、香港等地,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者不得持证上岗工作。而根据调查所得,目前我国警察机构的各种轮值轮训,皆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或者即使有也是形同虚设,这使得所有参训警员没有竞争压力。

三、解决对策

(一)要区别对待,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

从我国警察手枪掌握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警察掌握手枪射击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展开培训时应该具有针对性。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地制定科学的、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案,这对手枪技能培训十分重要。只有确实抓住每个参训警员的薄弱环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警员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要,才能真正地提高警察使用枪械的能力,全面提升我国警察的执法战斗能力。要形成阶梯式、模块式的教学模式,确保每一位参训警员的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升,确保枪械教学的科学性、可持续性。

(二)继续夯实基础射击技能,逐渐普及实用射击技能

要想提高我国警察的射击技能,使更多的警察掌握实用射击技能,我们必须从基础做起,不能盲目地求大求全,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超的射击技能。手枪射击技能掌握的本质问题并不是如何解决复杂的环境、控制剧烈的心理变化,而是在这些条件的影响下,如何将控枪与击发技术合理地有效地施展出来,归根结底还是要熟练地掌握控枪与击发的技术。因此,要逐渐地普及实用射击技能,就必须从夯实基础射击技能做起,只有较熟练地掌握了基础射击技能,才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实用射击技能的学习,才能根本地解决我国警察射击技能掌握较弱的问题。

(三)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用枪习惯

加强警员法律知识的灌输,不仅要了解还要熟练地掌握与枪械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杜绝任何特权思想和侥幸心理的存在。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安全意识的灌输,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参训人员对手枪安全的认知,了解形成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要让每一位警员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要反复地演练安全操作枪械的方法,并结合讲解阐述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通过成千上万次的演练方能形成的。

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不经意间会影响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每一位警察都能将规范、安全用枪深刻于我们内心,将规范、安全地操作枪械培养成一种习惯,那么警察用枪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在警察手枪教学中应该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用枪习惯。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及评价机制,注重培训效果

由于使用枪械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枪械使用又是警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基于这两点,对于枪械的培训任重而道远。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参训人员的特点与掌握枪械知识的情况,将不同基础的警察人群按特定的要求归类分组;根据不同组别人群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适当的考核及评价机制,使得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得枪械培训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其次,要借鉴国外警察机构先进的、科学的考核及评价机制,建立持证上岗制。最后,在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同时,也要对相关培训单位、部门和培训教官个人进行考核与评价,确保我国警察枪械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1]邹继京.警察院校射击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90-92.

[2]彭燕权,蒋小兵.警察院校射击教学现状与改革[J].政法学刊,2001(4):88-90.

[3]王东亮.对体育教学安全的几点思考[J].山西政报,2004(11):40.

[4]夏海群.安全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运动中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61-63.

D631.15

A

1673―2391(2012)05―0183―02

2012—02—25

吴正,男,江苏镇江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

【责任编校:周文慧】

猜你喜欢

枪械参训警员
小读者手绘枪械
枪械图鉴——VKS狙击步枪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枪械图鉴——TS12霰弹枪
枪械的“外挂神器”
聪明的警员阿灵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