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必须尽快实现五大转变
2012-04-12杜慧莲
□杜慧莲
( 运城市财经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民营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民营企业至今仍不能加速奔跑。入世后,民营企业要在严峻的竞争中发展,必须提升竞争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由家族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
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家族式管理特征,而家族式管理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市场竞争对企业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家族的智慧是有限的,加之他们还会为利益所驱使,阻挠新人进入管理层,制约企业的发展;其次,家族制下,企业对员工绩效的评估显失公平,使得非家族成员积极性受挫,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不足,员工频频跳槽,人才流失在削弱自己实力的同时,壮大了竞争对手的力量;再次,家族制下,管理者权力无制约、缺乏有效监督,制度常流于形式,极易滋生腐败和官僚作风,这一切都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损失。民营企业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借鉴、吸收世界上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变“任人唯亲”为“唯才是用”,实现制度的创新,推进管理的现代化。譬如:民营企业里,对于如何支配企业留利的问题,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意见常常会发生分歧,董事长想引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总经理则想改变办公设施。原因在于企业的所有权属于董事长,企业兴衰与他息息相关;而总经理是雇佣的,企业的未来与其无利害关系。民营企业可通过股票期权的方式,使企业的收益与总经理的切身利益维系在一起,从而激励其工作热情。民营企业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把企业变成利益的共同体,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绘制企业的美好蓝图。
二、由盲目扩张转向理性发展
民营企业经过最初的艰苦创业之后,往往会犯盲目扩张的错误。做企业的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产品是常青树,而盲目扩张会给企业埋下加速死亡的祸根,民营企业在与世界大企业的同台竞技中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实力雄厚的可在多元化发展、规模经营、品牌经营方面定位,实力薄弱的则应在特色经营、小而专、小而精方面谋求发展。企业的兴衰成败关键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因为管理者的一个意念可能就决定了企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思路,现实生活中,因为管理者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破产的案例比比皆是。中国乳酸菌饮料龙头企业太子奶,曾经创下20亿元销售额的记录,总裁李途纯的成功得益于抓住了市场机遇,起步较早,1996年建厂,乳制品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朝阳产业,身处非主流市场,竞争者较少,尤其是重量级的竞争对手缺席,再加上狂轰滥炸的广告与餐饮渠道为主的地面推广,太子奶很快成为该行业的老大,市场份额一度飙升到70%左右。在这个品类上的成功,滋长了李途纯扩张的自信与野心, 首先,他肆无忌惮地扩张到食品、酿酒、日化用品、童装、旅游休闲、房地产等领域;与此同时,他投入巨额资金,到处兴建生产基地,走上了一条“不求深度求广度”、“不建市场建工厂”的高风险之路。 涉足的所有领域几乎没有一个盈利,反而不断吞噬资源……。在资金万分匮乏的情况下,那些风投机构却来了个釜底抽薪,从“投资”变为“讨债”,太子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太子奶的破产不仅是李途纯的悲哀、乳制品企业的悲哀,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悲哀。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破产,不是因为他们与成功无缘,而恰恰是曾经的成功把他们带上了不归路,原因在于管理者被误闯误撞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在自身实力很弱,抗风险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不注重基础建设,不练内功,一味地盲目扩张,做大之后在管理上又顾此失彼,经营难以为继,最终断送了自己千辛万苦创下的基业。民营企业不是中粮,更不是中石化,根本没有输的本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脚踏实地,走出贪大求全的误区,明确思路,理性发展。
三、由依靠廉价劳动力转向依靠技术创新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起来,而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靠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环节能够强大的,道理很简单,利润不在那个环节。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科技的投入和开发。长期以来,做“世界的加工厂”使得民营企业忽视技术和研发,使得中国的产品处于最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使得中国经济发展30多年来没有形成像样的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不了太多属于自己的自主品牌。这一切将中国民营企业置于价值链环节的最低端。没有自主品牌,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所淘汰。民营企业必须要有科技投入的意识,下大功夫搞科研,开发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竞争中把自己做强。在2008年的全国纺织科技工作会议上,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纺织技术创新企业”。鲁泰在纺织界名声大振,凭的是真本事。它在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方面都是行业的佼佼者。鲁泰实行“中国的CEO,意大利的首席设计师,日本的生产总监,美国的品牌策划”,体现了企业过人的资源整合能力。鲁泰通过整合产业链,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率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是1亿多人民币,这使鲁泰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批量生产300支纯棉单纱超细高密织物的企业。鲁泰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依托的正是技术创新。
四、由虚幻营销转向质量为本
民营企业靠着机制与政策上的漏洞,相对容易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使得很多管理者在经营上缺乏务实精神,他们热衷于投机取巧,寻找捷径,表现在营销上是舍本逐末,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硬碰硬的高科技产品,仅靠虚幻的营销手段编制营销肥皂泡,肥皂泡破灭之日就是企业的死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企业崛起,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或举步维艰,或销声匿迹。如:西安太阳、山东三株、沈阳飞龙、广州太阳神、广东巨人……。企业的生死存亡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本无可厚非,但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企业之所以短命,却有着它们共同的本可以避免的原因,那就是:没有高质量的产品,仅靠虚幻的营销手段打市场。三株集团的销售人员在15万以上,但由于其忽视了质量管理,很快在市场的变幻莫测中倒下了。入世以后,中国民营企业要走出国门,迎战国际竞争,必须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打造高科技含量的、高质量的产品,任何的投机行为在市场上都是走不远的。
五、由传统企业转向学习型组织
科技的迅猛发展把企业置于激烈角逐的市场,所以,我国民营企业必须转变为“学习型组织”。为实现转变,民营企业应从两方面做起:首先,全体员工树立学习意识,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其次,重视员工的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充实员工的理论知识,提高其操作技能,使员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和春都集团都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20家重点企业,都是1984年起步,当时的状况是:双汇的资产总额468万元,企业累计亏损534万元,春都的资产总额是2000万元,当年实现利税200万元。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双汇和春都却呈现出与当初截然不同的景观: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双汇集团成了同行业的排头兵,而春都集团却连年亏损,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汇更善于学习,同是管理,双汇推行的是现代化管理,而春都却始终没能摆脱“家长式”管理;同是扩张,双汇紧紧围绕肉类加工主业,上项目扩规模,而春都却在发展中盲目贪大求全;同是营销,双汇提出“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的找市场策略,而春都集团则“在全国不设一兵一卒”……。随着知识经济进程的加快,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不爱学习、不会学习的民营企业终将被淘汰出局。
在新时期下,民营企业还要营造优良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历经百年,仍能一脉相承。面对崭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民营企业必须深刻剖析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实现上述五个转变,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并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梅芳.对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5,(8).
[2]李卫东.我国民营企业集团缘何大起大落[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