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12-04-12赵改萍
□赵改萍
( 山西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2006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五年来,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如何?今后这门课程的教学该怎样提高和改善呢?为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的教学现状,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某高校2007—2010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取了集中作答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7份,回收率为93.4%。在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类学生352人,占70.4%,理科类学生109人,占21.8%,艺术类学生39人,占7.8%。本文旨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针对“纲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调查问卷分析
(一)关于“纲要”教学现状的评价
1.关于“纲要”课程的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为了解这一目标是否实现,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开设“纲要”课十分有必要的占61.9%,没有必要开设的占18.1%,回答不清楚的占0.6%。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各专业同学关于是否开设“纲要”课的态度进行了交叉频数分析,文科生认为开设纲要课程有必要的占43.4%,理科生占13.4%,艺术类学生占5.1%。在谈及开设的理由时,40.2%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增强对中国国情的了解,10.7%的学生认为为了增强对中国走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11%的学生认为可增强对祖国的热爱,31.7%的学生认为是了解许多历史知识的需要,6.4%的学生是为了了解一些基本理论。另外,在和学生进行交谈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纲要”课,其中文科生占12.7%,理科生和艺术类分别占3.9%和1.4%。其主要理由是:(1)很多内容中学已涉及;(2)所学的专业与这门课关系不大;(3)内容太过于陈旧,跟现实联系不很紧密,对以后人生的发展也没多大作用,等等。从上述调查结果看,“纲要”课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了认可,换句话说,大部分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在关于对“三个选择认识”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1.9%的学生选择清楚,60%的同学选择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还有6%的学生仍然选择不太清楚。其中某些同学还谈到自己认为不很清楚的问题有:如何评价毛泽东?为什么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在实践中会出现错误?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为什么不能采用西方多党制?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从调查“纲要”课开设的目的看,大多数同学经过学习,既加深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国情的了解,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又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可见,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已基本达到。但文理科学生对课程的感受和要求存在一些差別。这一问题的发现,为我们今后 “纲要”课程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2.学生对教师和教学的总体评价。为了解当前“纲要”课教学中教学的现状,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如下两方面的设问:一是关于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二是关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在对“您对该课程教学的评价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感到非常满意的占24.9%,基本满意的占65.6%,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分別占7.4%和2.2%。由此看,大部分同学认可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对“您对教师的评价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中,2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19.5%的学生认为教师能突出重点难点,19.8%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深浅程度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14.4%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12.1%的学生认为教师能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对教师的教学是肯定的,但也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针对性;老师课后缺乏与学生多种交流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亦成为今后我们课堂的改进之处。
3.关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21.5%的同学认为课程讲授太多、缺少实践活动,16.9%的同学认为课程存在填鸭式教学、缺少师生互动的问题,16.1%的同学认为教师讲课内容太多,14%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都属于学生们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单纯增加课时是不可能的,仍需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入手,这也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4.关于课堂与课程考试的建议。在对“您更喜欢哪种形式来上课?”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0.6%的学生喜欢看视频或影视资料,有12.6%的学生喜欢讨论、辩论等比较自由的方式,而仅有2%和4.8%的学生喜欢听老师讲和自学的方式。在考核方面,有54.8%的学生喜欢开卷考试,34.1%的学生喜欢视上课的表现和所交作业而定,8.2%的学生喜欢闭卷考试。由调查来看,学生并不喜欢传统的说教模式,而是希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借助多媒体或网络手段,强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以增强自我的表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纲要”课在这方面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经过此次调查,使“纲要”课教学中的不少问题呈现出来,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对此,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教学的改革。
1.注重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整体与个别三方面的结合。首先,教学中应重视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引领学生进行历史求知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话。如在讲到“孙中山三民主义纲领”时,不仅强调这一政策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而且还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否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在土地分配问题上有过哪些重要的政策?学生会列举如: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2006年起我国广大农村取消农业税等。通过让学生在回忆历史的过程中和现实进行碰撞,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土地分配方案,而且使学生懂得了历史为什么做出“三个选择”?这样在思想的碰撞之后学生形成了坚定的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其次,教学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纲要”课中的一些不太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仅仅靠简单的说教,而需要以理服人,让学生从心底里能够信服。如在讲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时,学生必定会产生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疑问。因此,我在讲述时采取了比较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比较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先进分子进行种种探索中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进行比较,用事实说明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中要注意整体与个别的结合。现在的“纲要”教材属于统编教材,它具有宏观把握历史的优势所在,但也衍生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缺乏一些生动具体的情节、很少叙述生动的史实、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等。这些问题若不能解决,就会影响“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和其在教育教学中相关目标和功能的实现。因此,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我在教学中注意将整体和个别结合,引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如讲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第二目“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时,举例补充了侵华日军在晋南制造的惨绝人寰的临汾“六六惨案”、霍州“华新庄惨案”、洪洞“油耳子山惨案”、浮山“柳树桓惨案”等。[2]这样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也使课程具有不少趣味性与地方性,做到了整体与个别的统一。
2.注意积极建构以学生参与和教师指导结合的“自主式学习”教学模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从教师层面看,部分教师缺乏崇高的专业理想和专业道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作用、功能心存疑虑,没有从系统的、全局的、宏观的、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又以传统的注入式方法和说服教育的方法为主,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比较少。从学生层面看,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内容与中学时期涉及的社会、政治、历史等课程的内容有较大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大学开设这些课程对今后个人就业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关联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只要应付一下即可,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因而普遍存在为获得学分而被动学习的现象。[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可通过“自主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主式学习”教学模式是从“教与学”的关系出发,运用教学理论与策略研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4]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学习主体性的人,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承受教学影响的简单客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首先,教师需要把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如我在课堂上设有“红故事——近现代英雄人物”一框,每节课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讲述的方式感受英雄们身上的崇高精神。这样,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加能够理解“纲要”课程所提到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且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认真去思考,思考作为当代大学生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把革命精神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对烈士们的学习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来,从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我在组织“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时,在课堂上开展了“党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竞赛由各班选出3名代表参加,竞赛围绕“纲要”课中涉及的党史知识,进行了必答、抢答、影像、诗词欣赏与风险五种题型的比赛,参赛选手争分夺秒,紧张作答,而台下的各班同学情绪高昂,整个课堂充满了激烈与紧张的气氛。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历史知识和理论,达到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另一方面又培养了他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感。
再次,教学中需要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如本学期我们确立了“辛亥革命百年祭”这一主题,学生围绕主题,通过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途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归纳探究结果,撰写小论文,教师则给以具体的指导,且推选优秀作品进行了展示。从研究结果来看,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不仅能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注意树立“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观念,将书本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对“纲要”课还不够重视或产生较大的兴趣,所以平常很少时间看书;有的学生因学习和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压力,所以分配给政治课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有的学生受教师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等影响,只是在有时候读一读教材。种种现象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对教材不够重视。为了改变现状,我以为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让其走进课本;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走出去,将课本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首先,重视教材的指导作用,适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纲要”教材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概括性,且详略繁简处理得非常适当,轮廓和线索也比较明快、清晰,不仅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基本参考,而且也为学生情感价值的判断提供了基本依据。引导学生阅读和学习教材,不仅能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懂得“三个选择”,而且能增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进行实践调查。“纲要”课的实践有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寒暑假期间走出校园的实践。如学生进行参观(可以包括历史遗址、经济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等)、访问、社会调查等。第二,在校期间立足校园内的实践活动。如聆听专家讲座、读书交流、知识竞赛、观看电影、朗诵比赛、模拟课堂比赛等。第三,利用网络开展的实践调查活动。如我们推荐了高教社建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并进行了一些交流,有效地做到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结合。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教师只有把传授知识和培育人才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和造就许多具有良好道德修养、丰富知识和过硬本领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赵改萍.浅论地方历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晋南地区史料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3).
[3]黄文秀.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中医大学学报,2007,(6).
[4]张秀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