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学年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04-12□刘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年学分制学分

□刘 青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电大教育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最根本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本文剖析了山西电大现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完善现行教学管理模式的途径或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一、弹性学年学分制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突破对学习者的时间限制,规定最低学制两年半,最高学制八年,在规定学制年限内修满学分,即可取得毕业证。笔者把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叫做“弹性学年学分制”。弹性学年学分制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和综合实践六个模块,其中专业拓展课和通识课的课程全部是选修课,综合实践是必修,其它模块以必修课为主,均有一定比例的选修课,既保证了专业知识和教学质量,又可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完善弹性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意义

弹性学年学分制的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根本性转变。学生获得了学习主动权,可以按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课程;同时也将教师推向了课堂,去接受学生的检验。从而实现“学生选择教师,教师选择学生”的双选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体现了开放教育的真正内涵。完善弹性学年学分制,营造出宽松的选课与学习环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推进个性化培养,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适时发展,培养时代型人才。电大远程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需要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或是专业知识的人群,他们的求学目的更明显。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打破了原有的专业壁垒,为更多的学生创造选择性学习的条件,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或兴趣、爱好选择课程,以满足其目的性需求。[1]

促新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自由选课的目的和原则是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以培养时代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首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来满足教学需要,从而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技术手段,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弹性学年学分制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局面,却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创建一个教学大平台,如开发网络选课系统,建立一体化的选课、教学、管理、考试平台,来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2]

三、现行弹性学年学分制的问题剖析

弹性学年学分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核心是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制度。山西电大弹性学年学分制历经了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课程学分分配不均,知识结构构建不合理。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融合面越来越广。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在保证必需的专业课基础上,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现行的专业规则中各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设置以及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分配就不甚合理了。其一选课制的形式化。必修课所占的学分比例过大,选修课的数量少,课时少。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着学生选择权利的实现。其二,专业拓展课和通识课模块所占学分值太小,通识课模块中虽然可选择课程门数很多,但是所占学分又极少。实习、实践所占学分比例较低。其三,专业间的壁垒制约着学生跨专业的课程选修。为了开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选课机制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提高选课效率和选课质量,满足学生构建、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2.选课指导不给力。自主选课这一理念是从确保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顺利完成学业这一良好愿望出发的,完全符合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选课指导,学生选课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使得选课制度有名无实。一是来自学生主体的主观特殊性,他们只知道专业的毕业学分,但是对于如何才能最快最满意地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并选够毕业学分,并没有积极主观的态度。即使自己想到要去选课时又不懂得如何选择,多数学生也很盲目,避难就易,或随大众追求市场适用性, 并不根据个人兴趣或是需求来进行选课;二是客观上,现行有助于学生选课的参考性资料或是指导性文件,只有专业教学计划、专业介绍等,而对于这门课的课程资源信息、责任教师信息、导学时间等缺乏系统详尽的介绍,学生选课仅仅从课程名称进行选择,盲目性太大;没有一个可供学生自由选课网络平台,现在选课只是靠各专业导学员手工统计后,再报教学部门或教务处,费时费力且过程烦琐,导致选课制度有名无实。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教务处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执行性专业教学计划”,目的是帮助学生选课,实质是选定了每一个专业的所修课程,把选修课也变成了“必修课”,学生自由选课实际是有名无实。

3.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太过于单一。虽然山西电大在进行课程考核改革,但是并没有真正改变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仍是单一的考试方式,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情况。这与衡量人才质量标准的统一性与弹性学年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知识结构不适应。

4.教学管理机制缺乏弹性。弹性学年学分制强调自主确定每个学期修读的课程,并在“弹性学制”规定的期限内,自主选择完成学业的年限。在实际教学中弹性学制其实并不“弹”,学分在各个学期中的分配较为固定,不利于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

四、完善弹性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措施

“弹性学年学分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下面从工作实践出发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一方面需要转变观念,树立目标管理理念,实行导师制;另一方面需要立足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丰富优质的课程模块和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1.更新观念,树立目标管理理念。从教学为本转变为学习为本,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弹性学年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自主权。在认识上,加强对学生选课引导,提高培养质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

2.推广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的引导。弹性学年学分制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获得和发展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逐步转变为“导学过程”[1],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自主意识和自我设计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并不能完全地做到自由选课。为此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了执行性专业教学计划(实质就是替学生选定课程,正好满足毕业总学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选课时出现重复选课、选不够学分、多选学分或选错课等问题。但这种做法却有违弹性学年学分制的教学原则。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正在推行导师制,效果显著。在各专业中推广导师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或兴趣进行选课,以优化其知识结构,且避免因选课错误延误毕业时间的问题,真正落实弹性学年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3.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做好课程建设,既要保证专业方向,又要满足多元化学习需求。但是在培养模式上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架构,避免弹性学年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混乱。另一方面,增加通识课的课程建设。一是加大课程门类和数量,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扩大学校内外教师的交流机会,使教师不断汲取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得课程设计体现时代气息。

4.建设多元课程模块,丰富课程资源库。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设置学科专业类、基础理论类、职业技能类、素质提升类、能力提高类、文化知识类、休闲陶冶类等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模块,初步形成一个学科门类齐全、质量上乘、共享方便、使用便捷、多样适用的优质资源库。运用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形成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可靠平台,才能使学生自主选课真正体现出个性化和求知趋向。

依托山西电大设立国家开放大学山西分部,是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一项实质性内容,也是提升山西电大办学质量,促进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在不断的改革中完善弹性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是山西电大完成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韶华.远程开放教育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之我见[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6).

[2]武存生.高等函授教育实行学分制的利弊分析与可行性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1996,(1).

猜你喜欢

学年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届星火学年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