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2-04-12杨玲
杨 玲
(南京财经大学 新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杨 玲
(南京财经大学 新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代资本主义各国推行传统的物质主义发展模式,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1980年代以来,西方主流社会反思物质主义发展模式,各国纷纷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经过20余年的努力,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从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从高耗能经济转向节能经济,从“物质化”经济转向“非物质化”经济。
当代资本主义;循环经济;节能经济;非物质化经济
一、引言
1980年代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主流社会在反思物质主义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是以消耗资源和不断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于是各国纷纷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经过20余年的努力,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从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从高耗能经济转向节能经济,从“物质化”经济转向“非物质化”经济。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式(线性)流程。它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的负荷,大量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的形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无情现实面前,当代资本主义各国也曾着手进行治理。然而,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未被根本触动的条件下,其治理方式只是末端治理,其效果事倍功半。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人们逐步发现,零打碎敲的废物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末端治理由于没有从源头上和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无法真正解决资源合理利用和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众多有识之士呼吁,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吉川宏元先生提出建立两种工厂,一种是正极工厂,另一种是负极工厂,即一种是常规工厂,另一种是反常规工厂。英国学者罗伯特·艾尔斯提出了“飞船经济”的循环经济战略。正是在这样的理论共识之下,从1990年代开始,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控制从真正意义上取代末端治理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各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循环经济开始取代线性经济。
当代资本主义所推行的循环经济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这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转化为再生资源及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在通过物质生产过程获取物质产品的同时,资源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生态环境必须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护。
循环经济坚持“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 Principle)、再利用原则(Reuse Principl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 Principle)。各国政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以立法来保障循环经济的实施。1972年,德国通过《废弃物处理法》,开启了循环经济实践的先河。1991年德国又通过了《包装条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思路,要求生产者负责废弃物回收和利用的法律。1994年,德国颁布《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并于1996年实施。该法要求所有资源必须尽力减少用量,所有废旧产品均要回收再利用。法国、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在1995年以后相继仿效德国,开始推行循环经济。1995年,英国颁布《环境法》,对资源的再利用、回收或再循环等相关问题与实施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法国也在法律中规定了资源再用、再生和循环利用的强制实施机制。1994年,瑞典在相关法规中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制”的原则,规定生产者要对其产品的生产和最终消费后承担环境责任,其宗旨就是把今天的废弃物变成某种可利用的新资源。1990年代以来,美国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物质循环再生法规,推行了循环经济。与上述国家相比,日本虽然施行循环经济的时间稍晚,但其力度却是最大的。日本相继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物循环法》、《建筑材料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可循环性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推动日本成为世界上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国家。
现如今,循环经济已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明显成效,这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首先,处于经济发展源头上的总物质投量开始减少。据统计,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呈明显下降趋势。其次,坚持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利用。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当今世界实现物质循环利用的典型代表。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或部分替代原材料。同时使用副产物的还有大棚养殖场、硫酸厂、供热站、水泥厂、农场等。类似卡伦堡园区的推行物质循环利用、产业共生的生态工业园在当代资本主义各国已经较为常见。再次,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率大幅上升。最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成为重要的产业。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每年达到2500亿美元,并以每年15%—20%的速度在增长,其规模和速度可谓惊人。
(二)从高能耗经济向节能经济的转变
传统的物质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高能耗经济”,它通过持续而大量地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随着后物质主义的兴起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能源储量的有限性以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那种无限制、高强度消耗自然资源的“高能耗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在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同时,也发生了从高能耗经济向节能经济的转变。
1.当代资本主义各国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急剧上升,尤其是对煤炭、石油的依赖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日趋紧张的能源危机形势下,各国开始重视能源替代战略。例如,欧盟委员会已于2004年提出建议,要求欧盟成员国放弃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到2020年,欧洲的动力至少要有20%来自可再生能源资源。出于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欧盟各成员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如此之多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在当代资本主义各国均得到了大力开发利用,并且发展势头强劲。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大力开发节能产品
目前各国的节能产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在众多节能产品中,环保节能汽车是目前各国竞相发展、深受民众广泛关注的产品,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
除发展环保节能汽车外,环保节能住宅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着力开发的节能产品。在英国、德国、荷兰、瑞典等国,节能住宅、绿色建筑、环保社区日益增多。各国相继开发出太阳能发电住宅、风力发电住宅、生物质能住宅以及循环用水住宅等。英国、荷兰建起的节能住宅利用最新科技手段,采用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储电,安装自然通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处理和循环系统。住宅不用电网电力,不需使用空调,大幅度节水,并对人的健康无害。目前在荷兰、丹麦等国家,各家各户的屋顶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小风车”——小型屋顶风力涡轮机。这些家庭电力设备,几乎都与所在地的电网相连接,既可将自家的电卖给电网,亦可用“储存系统”将自家的电能储存起来。
(三)从“物质化”经济向“非物质化”经济的转变
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物本”经济或“物质化”经济。整个经济活动以物质资源开发、物质产品生产为载体,以越来越多的物质占有为目的。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占用、森林的砍伐、机器的开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了需求,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可怕的恶果:耕地减少,草场退化,矿产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在人类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威胁的背景下,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价值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放弃了物质主义价值观,转而接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即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占有,进而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非物质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第一,“非物质化”经济通过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和信息化发展等非物质化因素作用的强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此来减少人们对物质资源的过分依赖,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例如互联网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人员出行和不必要的产品流通,还可以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降低物质消耗。如今我们已熟知的电子邮件、数字出版、电视会议、网络教学、远程手术等,都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非物质化”生产形式,它使国家在大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条件下,依然可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非物质化”经济通过旅游、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非物质化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减少物质资源消耗甚至不发生物质资源消耗的条件下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例如,旅游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优势产业和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法国旅游业一直处在世界各国的前列。从2005年至今,法国都是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旅游人数远超位居其后的美国和西班牙。
第三,“非物质化”经济通过强化和发展社会服务、公共服务,实现物质资源的集约使用,以非物质化服务代替物质资源的无谓消耗。非物质化强调消费者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的使用功能。非物质化强调享受产品性能而非产品本身,倡导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的转换。例如生产和销售复印机的德国施乐公司,将工作重点转向为客户提供周到的复印服务和对所售复印机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将出问题的部件修复后再装到其他机器中继续使用。施乐公司的新战略使其在1992年一年中就节省费用1亿美元,减少污染排放95%[1]。此外,用积极而周到的餐饮服务代替提供一次性餐具、饮料罐等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合理利用资源的普遍形式。合理利用资源还要求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使用可更换的标准配件,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减少一次性产品的生产,这些已经引起发达国家各界人士的关注。
第四,“非物质化”刺激和引导人们的非物质化消费,使人们摆脱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过分进行物质消费的生活方式。“饭不能不吃,但不必太好;钱不能没有,但不必太多”是这一理念的主旨。在这一价值观的引导下,西方出现了“拼车一族”、“合租房客”、“自行车族”等消费群体。
三、简短的结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应形势的发展,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值得人们去研究总结。我国正在倡导和实施低碳、节能、降耗、减排的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1]金涌,等.资源·能源·环境·社会[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F2
A
1007-905X(2012)05-0047-03
2012-01-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KS040)
杨玲(1954—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