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研究中的语类分析路径

2012-04-12庞继贤1乐2

关键词:语类语篇社团

庞继贤1, 程 乐2

ESP研究中的语类分析路径

庞继贤, 程 乐

(1.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 310058;2.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香港)

ESP是以特定学习者的特定交际需求为指向的一种教学路径。从语言分析角度看,ESP重在探究不同专业话语社团语言运用的特定性。语类理论重在辨析不同语类语篇的交际目的以及与此相关的结构和语言体现特点,这与ESP的特定性直接相关。近年来,ESP领域中语类分析有三个研究焦点:语类的整体结构与语言特点;语类资源、功能多样性及文化语境;语类集、篇际互文性与批评语类分析。语类分析并非仅仅局限于对语篇的语步结构分析,当前ESP的语类分析已是一种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带有批评性的研究;语类的观念和语类分析为ESP理论建构和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理据。

ESP;语类分析;实用话语分析

对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研究和教学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它的出现有社会、教学和理论上的理据,而理论理据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自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发展,这一发展的重要导向是语言研究的焦点从以索绪尔传统为代表的对语言内部系统的研究转为对语言运用的研究。例如,语域(register)研究表明,不同语域的语言运用具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既然语言运用因语域不同呈现不同特点,那么这些不同特点就能成为设计某些特定课程,以满足某些学习者的特定需求的依据,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因此,语域分析成为了ESP产生和发展起始阶段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理论上的理据。从应用话语分析角度(主要是ESP),Bhatia将话语分析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作为表层语言描述的语域分析,作为功能语言描述的语法—修辞分析,作为语篇描述的互动分析和将语言描述作为解释的语类分析。从这一发展历程,可以看出ESP领域中语言探究的路径是从对词汇和句法的分析走向对语篇的分析,从对语言表层描述的语域分析走向对特定语境下话语运用深层理据的解释,简言之,是从形式走向功能,从语言的用法走向语言的运用。毋庸置疑,ESP领域中语言研究的走向也给ESP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过去的20多年间,“语类”(genre)概念以及“语类分析”(genre analysis)成为语言学界话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除了有重要的理论著作8]问世外,在SSCI索引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中,如《应用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等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语类研究的论文,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ESP领域。

ESP是以特定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为指向的一种教学路径,这就是说,从语言分析角度看,普通英语追求的是语言运用带有普遍性的共性,而ESP则重在探究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专业学科语言运用的特定性(specificity),这种探究常常无现成答案可循,具有原创性,这就使ESP带有明显的实践和研究的特性。语类研究的重点在于辨析不同语类语篇(genre text)的交际目的以及与此相关的结构和语言特点,ESP中语类分析旨在回答的焦点问题是:在专业或学术领域中专业人员为什么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用语言?显而易见,语类理论和语类分析为ESP教学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支持,这也使ESP成为语言运用研究和英语教学中最活跃的、最富有创新的领域。本文在简要讨论语类定义的基础上,试图归纳和探析近年来ESP领域中语类分析的几个研究焦点。相信这样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ESP领域语言分析中语类路径的价值和ESP发展的走向,这对提升ESP学科的专业性、ESP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语类与语类分析

话语研究中的“genre”一词来自法语,汉语常翻译为“体裁”、“语类”、“文体”、“语体”、“文类”等。语类的早期研究源于亚理士多德关于文学“类型”的观念,主要局限于文学作品。俄罗斯学者巴赫金率先把文学体裁(即语类)概念扩大到语言研究中,指出语篇在结构、句法和用词等方面所体现的常规性。在日常言语交流中,常常可以将一些语篇进行归类,如食谱、新闻报道、求职信、期刊论文等,交流各方都清楚这些语篇类别的特点,以及生成和接受这些语篇的语境。换句话说,在一个社团里,交流各方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已有的对这些语篇的经验和期待来阅读、理解或生成某一类语篇。所以,语类的概念既是社会的,又是认知的。我们运用语类交流,按语类规范“说话做事”。语类是一种选择,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对特定的交际事件做出期待和反应,高效“做事”的一种话语方式和策略。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不懂语类,他就不懂如何说话。

西方的语类理论常被分为三个流派:美国的新修辞学流派(American New Rhetoric)、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和应用语言学流派(Applied Linguistics)。其中应用语言学流派主要指语类理论在ESP研究和教学中的应 用13]。美国的新修辞学把语类看作一种社会行为,视语类为语篇类型与语境之间一种有理据的功能关系。他们的研究兴趣在于语境,以及语类作为社会行为所隐含并建构的作者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和旨在达到的社会目的。从研究方法上,他们常用民族志研究方法(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而不注重文本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类看作是人类语言交际中一种重复出现的意义构型,一种文化就是一个语类系统。Martin将语类简要定义为一种有步骤的、有目标指向的社会过程。且进一步解释说,有步骤是因为在一个语类中意义的体现是分步骤的;有目标指向是因为逐步展开的意义步骤具有既定的交际目的,并服务于一个语类的总体交际目标;因为人们运用语类开展交流,所以语类就是一个社会过程。在这一流派中,语境被分为语类和语域两个层面,语类由语域来体现,语域由语言来体现。语类作为主导的语境变量,使人们可以从文化语境的视角来整体讨论并解释语类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篇生成与传播的因由。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类理论注重对语篇结构和词汇语法的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英语作为二语的教学,特别是读写教学。应用语言学中的ESP常被认为是对前两种流派理论的综合和运用,在理论上,与新修辞学流派一样,他们汲取了巴赫金有关话语互文性和对话性的观念,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他们汲取了该流派注重基于语境的语篇结构和词汇语法功能的传统。他们聚焦语类语篇的交际目的,将语类看作是包含具有共同交际目标的一组交际事件,交际目的成了话语社团(discourse community)言语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和区分不同语类的标准。对某一语类语篇交际目的的共同理解形成了语篇生成的基本理由,这些理由又对语类语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产生制约。ESP是以学习者特定的学习和专业目标需求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手段,以需求分析为指向来描述分析某一专业领域语言运用的特性,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确定教学方法;语类分析的焦点在于辨析不同语类语篇的交际目的以及与此相关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所以ESP中语类理论有很强的区分力,这一区分特点与ESP的本质密切相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流派对语类的定义和分析方法各有侧重。但是,可以说三大流派的理论目标都是试图解释语言运用的目的、形式以及语言运用作为一种语境化社会行为的规律性。在特定的社团或社会组织中,语类是这个社团或组织社会活动的一种“模板”,社团成员通过运用这一模板来计划、调整、实施他们的交际行为。所以,语类理论有关“以言行事”,是对基于语境的言语行为的探究和解释。1996年美国学者Hyon首次提出语类理论三大流派说,16年过去了,我们似乎可以说语类研究的现状更多地是流派间的互补和融合,这种互补和融合主要取决于研究的目标和范围,这是推进学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ESP领域中语类研究的焦点问题

(一)语类的整体结构与词汇语法特点

语类的整体结构,常被称作语类的整体性(generic integrity),指的是一特定的语类语篇在词汇语法层面和语篇结构层面所固有的一些特征。对这一特定语类结构和语言层面的讨论,常运用语步分析法(move analysis),这是早期语类分析的主流。上世纪90年代初,Swales对研究期刊论文的引言部分进行分析,提出论文引言部分的“创建研究空间”(CARS: creating a research space)模式。这个模式由三个语步构成,每个语步又由必选或可选的步骤(step)构成。这类分析揭示了论文引言部分的建构方式和修辞语境。尔后,不少学者运用Swales开创的语步分析法对不同语类语篇,如期刊论文的摘要、方法、讨论等部分,求学求职申请信函、研究经费申请书等进行了语类分析。但是,这类分析存在明显的不足:语步的切分常常依据研究人员的直觉,缺乏研究的效度和信度;语步所体现的常常是单一的功能,掩盖了一个语步可能隐含的其他功能,如论文作者的个人意图。现在,主流的语类研究已摆脱了这一种对语篇结构简单的语步切分,开始转向对存在于特定语类语篇中文体、语域、词汇语法、修辞等特征的分析。例如,对学术语篇或科技语篇中人际维度的研究表明,特定学术语类语篇中的“劝说”(persuasion)不仅可以通过思想的传递,还可以通过建构作者的个人身份和协同话语实践中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对期刊论文的语类研究有对这类语篇中的祈使句、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一人称代词)、模糊限制语(hedges)、主位选择、句子类别等的分析。

从研究方法看,目前的语类分析不仅仅局限于语篇,已扩展到对语篇外因素的分析,包括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各语境因素的分析,带有明显民族志研究特性的案例分析和对特定机构或专业学科圈内人士(insider informant)的访谈。这一方法上的三角互证大大增强了研究的效度。由于科技领域中的语类语篇常以超文本的形式呈现,融合文本、图片、图表等多种模态,因而多模态分析方法也开始成为语类分析的有效工具。从研究对象看,当前的语类分析不再局限于对那些语类特征鲜明、篇幅简短的诸如论文摘要、求职信函等语篇的分析,而扩展到对长篇科普读物、教科书或学位论文的分析。

(二)语类资源、功能多样性及文化语境

除了对特定语类语篇的分析,现在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语类资源在不同语类中的运作以及这种运作所体现的功能多样性。研究的焦点包括:语类以及语类资源是如何识解(construe)不同语境的,如何反映语类的机构性目的(institutional purposes)和作者个人的意图(private intentions),如何建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等。同时,文化语境与语类的关系也成了ESP领域探究的热点问题。

Hyland在元话语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他详细分析了元话语在商务公司年度报告语类不同部分、教科书语类和期刊研究论文语类中的出现频率、运作和功能体现的情况。其研究表明,作为语言资源的元话语在不同语类中体现多种功能,除了传递文本的命题意义外,还帮助作者建构合适的身份、确立权威、表达立场和观点、回应读者反应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类看作是在一定的语境下意义表达的一种语篇形式(patterns of discourse),这一意义包括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在不同的语类中,语言资源是如何来体现这些意义的?Halliday对科技英语中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的研究就是一例。语法隐喻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语篇中的名词化(nominalization)现象。在一致式(congruent form)中,动词常表示动作或过程,形容词表示特征,名词则表示参与者,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过程(其一致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可以转化为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例如:

Theyan extra packer.→theirof an extra packer

,→of

在上例中,表示过程的动词以及表示特性的形容词变成了具有抽象意义的名词或名词词组,在学术英语和科技英语中这种语言现象非常常见。语法隐喻将在日常语言运用或非正式语言运用中的复杂信息“打包”(package)成名词或名词词组,过程或特性变成了实体。显然,这有利于科学家用来表达实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有利于科学家将过程主题化,以便对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科技语篇的“技术性”和“说理性”成为了这类语篇中名词化现象频繁出现的理据。从语言层面看,名词化使得科技语篇中的意义表达更加简洁客观,信息量更大,同时也使语篇更加通顺连贯。科技语篇注重事物或实体之间的关系,所以语法隐喻现象也反映了科学的认识论,体现了科学家是如何运用语言资源来重新识解概念意义的。

语类的概念是基于社会的或社团的,话语社团是语类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社团与社会语言学中的言语社团(speech community)概念不同:言语社团是社会语言性的,在一个社团中,成员之间言语交流的首要决定因素是社会,人们运用共同的语言、文化、行事规范来完成各种交际任务;话语社团则是一个社会修辞网络(sociorhetorical network),在一个话语社团中,人们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习俗,但是言语行为的首要决定因素是功能,即对社团共同目标的追求,这种追求通过社团所拥有的语类把社团成员联系在一起。本质上,话语社团就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必将对语类的生成、传播和接受产生影响。在ESP领域,已有研究比较不同语言文化(如汉英或其他语言之间)于同一语类(如产品推销信函)在结构或语言形式上的异同,更有不少研究开始探析不同机构性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学科性文化(disciplinary culture)等对语类产生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语类规范反映了一个话语社团或文化的思想、信念和“做事”的规范;反过来,一个话语社团或文化的思想、信念和“做事”的规范建构了不同的语类。对不同话语社团语类实践的探究能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专业或学科是如何通过语类来体现他们的文化特征的。

(三)语类集、篇际互文性与批评语类分析

早期的语类研究通常分析单一语类,如论文的引言、摘要、求学申请文书等。但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充满竞争性的社会环境下,现实中的语篇变得复杂、动态、多样化,简单的、理想化的语类很少存在,其功能通常也不是单一的,这种现象在当今世界不断涌现的新词中也能得到反映。例如,info- mercial(信息详细、看似客观的广告片)是infor- mation与commercial的缩合,advertorial(社论式广告)是advertisement与editorial的缩合,infotain- ment(信息娱乐片)是information与entertainment的缩合。这些新词实质上体现了一种语类的混合。人类的交际活动常常涉及多种语类的运用,语类语篇也常常存在“混合”(mixing)、“内嵌”(embedding)、“移植”(appropriation)现象,语篇社团成员常常利用、操纵被社团广为认可的约定俗成的语类和语类资源来实现自己个人的意图。因此,单一语类分析很难准确反映专业领域中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现实,包括语篇方面。

语类集(genre set)指个人在某一特定岗位中所涉及的所有语类语篇。例如,一名科研人员在其研究岗位上的交流就涉及多种语类语篇,包括科研项目申报书、与专业同行的电子邮件通讯、实验报告、期刊论文、与期刊编辑通讯等。分析一名科研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的语类集,可以从一个角度看清科研工作的环境、性质、科研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对科研能力的要求等问题。在一个机构中,各人的语类集和已存在的语类之间较规范的关系构成一个语类系统(genre system)。仍以科研机构为例,科研人员的语类集显然不同于科研管理或辅助人员的语类集,但这些语类集紧密关联,一起形成的语类系统构成了科研机构整个活动系统的一个部分。一个专业话语社团的文化,可以通过对它的语类集或语类系统的分析来反映,对语类集或语类系统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一个话语社团的了解。Samraj从语类集的角度,分析了同属环境科学的两个相关领域期刊论文摘要和引言组成的语类集的认知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他发现论文语类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学科上,也体现在论文中不同部分所形成的语类之间的关系上。Orlikowski和Yates也对商务公司中的语类集做了研究。对专业领域中语类集和语类系统开展研究,是ESP语类分析的一个很有潜力和价值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Bhatia提出,语类是一个综合了语篇内(text-internal)和语篇外(text-external)资源的意义构型,主张语类分析必须同时考虑语篇内和语篇外因素。这涉及“语篇—语境”的关系,也涉及“话语实践—专业文化”的关系。这样的分析包含的符号资源有语篇资源、语类规范、专业实践和专业文化;注重语篇内部或语篇之间的语篇内资源本质上是互文性的,而注重语篇内部或语篇之间的语篇外资源本质上则是篇际互文性(interdiscursivity)的。这里的篇际互文性代表了语篇作者一种带有创新性的努力,他试图利用或挪用已有的、被社会所广为接受的专业语类和专业实践来构建一种新的话语混杂体。篇际互文性是通过语类资源的“混合”、“内嵌”、“移植”等手段来实现的,语篇之间符号资源的移植产生了互文关系,而专业语类、专业实践和专业文化中符号资源的移植则产生了篇际互文关系。Bhatia曾深入分析了公司年度报告、法律仲裁书和慈善资金募集等语篇来阐明语类的篇际互文性特征。传统的ESP语类研究常常聚焦于语篇本身结构和词汇语法所体现的特点。从篇际互文性出发,Bhatia主张的语类分析包含了对话语实践和专业文化的分析,使语类分析走向批评语类分析,这样的分析更有利于探索语类的动态性、多样性和多功能性。以探索语类篇际互文性为特征的批评语类分析也成了ESP语类分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三、结束语

近年来,在ESP领域的语言研究中,语类分析路径探究的一些热点问题与英语运用的特定领域相关,这些焦点同时也是话语分析和语用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语类分析并非仅仅局限于对语篇的语步结构分析和对语类表层语言形式的研究。在ESP领域中,当前的语类分析已经将语言、交际目的、语境(包括语篇内和语篇外资源)、话语实践、专业文化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对语类开展跨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的,带有批评性的研究。

语类分析不在于抽象的规则,而在于基于有充足语境的语言运用。在这个视阈下的语类分析,话语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活动的工具,语言运用总是带有充分的文化理据和认知理据,话语背后隐含着种种深层的动因。因此,语类分析不仅局限于狭义的篇章结构剖析,更应挖掘特定语类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ESP的活力在于特定性,即对特定专业群体或学术群体语言运用的特点、语类语篇运用的特点和交际特点的区分和研究,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迎合特定学习者需求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需求分析、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法选定等),这一具有特定性的英语教学路径使ESP区别于普通英语教学。语类分析路径为ESP领域对语言运用 特定性的探究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厚实”的分析方法,为ESP理论建构和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理据。

[1] 卢思源.ESP/EST纵横谈[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3(2): 83-89.

[2] Bhatia V 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 London: Longman, 1993.

[3] 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Swales J M.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s and Appli- ca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Bhatia V K. 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 A Genre-Based View[M]. London: Continuum, 2004.

[6] Bhatia V K, Flowerdew J, Jones R H. Advances in Discourse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2008.

[7]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2.

[8] Freedman A, Medway P. Genre and the New Rhetoric[M].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1994.

[9] Bakhtin M M. Speech Genres and Other Late Essays[M]. Translated by McGee V W. Austin: University of Austin Press, 1986.

[10] 庞继贤, 叶宁.西方语类理论比较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2): 160-168.

[11] Corbett J. Genre and genre analysis[C]//Brown K.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msterdam: Elsevier Ltd, 2006: 26-32.

[12] Hyon S.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 implications for ESL[J]. TESOL Quarterly, 1996, 30(4): 693-722.

[13] Hyland K. Genre: language, context, and literacy[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2, 22(1): 113-135.

[14] Martin J R. Genre and language learning: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2009, 20(1): 10-21.

[15] Hyland K. Academic Discourse: English in a Global Context[M]. London: Continuum, 2009.

[16] Hyland K. Metadiscouse[M]. London: Continuum, 2005.

[17] Halliday M A K.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 ticis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C]//Martin J R, Veel R. Reading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1998.

[18] Samraj B. An exploration of a genre set: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and introductions in two disciplin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5, 24(2): 141-156.

[19] Orlikowski W J, Yates J. Genre repertoire: the structuring of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in organizations[J]. Admi- 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4, 39(4): 541-574.

[20] Bhatia V K. Interdiscursivity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B/OL].(2010-12-05)[2012-02-01]http://wenku. baidu.com/view/0752b8946bec0975f465e214.html.

[21] Cheng L. A semiotic interpretation of genre: court judgments as an example[J]. Semiotica, 2010, 182(5): 89-113.

Genre-Analytic Approach in ESP Research

Pang Jixian, Cheng Le

(1.,,,; 2.,,,,)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is a teaching strategy which aims to meet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ve needs of language learn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ESP focuses on language use in specialist discourse communities to which prospective language users belong. The genre-analytic approach, with its power to clarify the communicative purpose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of genre texts, supports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specificity in ESP.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ree main focuses of genre-analytic research in ESP literature: 1) generic integrity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2) generic resources, functional variation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3) genre sets, interdiscursivity and critical genre analysis.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genre approach is not limited to move analysis as is generally understood, and that the genre-analytic approach in ESP has now become a cross-disciplinary, multi-dimensional, multi-perspective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discourse. The paper also illuminates how the genre-analytic approach has provided strong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ESP.

;;

H0-06

A

1009-895X(2012)04-0253-06

2012-07-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5A1000*172220121/031)

庞继贤(1953-),男,教授。研究方向:话语研究、应用语言学。E-mail: pjx2001@zju.edu.cn

猜你喜欢

语类语篇社团
缤纷社团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类教学法:理论基础与改进策略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Martin语类理论视角下英语体育新闻的语类分析——以里约奥运会赛事报道为例
K-BOT拼插社团
语类翻译探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