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阳光体育”的体育美学内涵
2012-04-11朱云松
朱云松
“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微观机制来保证落实这一举措,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分析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用新的理念来设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进行符合规律、切实可行的操作,以保障有效的开展。本文从美学的视角审视阳光体育,从美学的视野探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来追寻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内在动力。
1 “阳光体育”的身体健康美
1.1 身体健康美是外显的、自然的美,青少年可以直接真切的感受到
科学系统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使青少年身体的外部特征发生明显的变化,塑造出美的形体,四肢结实有力,身体富有活力并呈现健美的线条,身体表现出令人悦目的形状和优美的姿态[1],清晰的展现出人的身体美和健康美,表现出一种外在的、具体的、形像的健康美。通过锻炼而凝集的健康美是外显的,学生可直接真切的感受到。
1.2 身体健康美是体现自我力量的情感美,青少年易于产生价值感的体味
青少年的健康美,使他们真切的体验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内心树立自我价值感。身体健康美是人本质力量在自身的直接展示,青少年通过多重感官的体验形成了身体健康美的意识[2],这些体验促进了青少年对自我认识和了解,丰富了青少年的情感体验,这些有助于青少年身心的自我完善。青少年在追求健康美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运动中的情感体验、美的感受,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些情感体验的不断升华,很有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展。
1.3 身体健康美是激发青少年参与阳光体育的直接动因
阳光体育的身体健康美体现了体育美的形象美特征,直接表现了体育的特殊魅力,是青少年对体育乐趣、对阳光体育乐趣的直接、生动的认识,健康美直接有效的激发他们参与阳光体育的热情和愿望,激发他们塑造健康的自我,追求身体的健康美。如黑格尔所说:“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3]参与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追求塑造自我身体美,就像艺术家在创作,在尽情的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情感。
2 “阳光体育”的游戏运动美
2.1 游戏运动美,是体育本质的原始回归,是体育价值实现的开始
阳光体育提倡“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不拘泥于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弱化考评,注重体育的趣味性,青少年学生在自由、愉悦的身体活动中,能够体验到游戏运动美。正如席勒所说:“人只有游戏的时候才自由,人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游戏。”[4]运动的游戏化,是体育的本质,是去“工具化”的,是非功利性的。青少年在自由、愉悦、忘我的游戏运动中,心灵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友好、自然和随心所欲的交往,在“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的境界中,体验到自由、快乐,挥洒了汗水,体验了情感,收获了健康和成长。
2.2追求游戏运动美,是实施阳光体育的切入点
无拘无束的自由释放,在运动中有了运动的想象,有了想象和实践的平台,身心得到满足,有了尝试,成功,有了体验,自我的努力创造,体验到其他地方体验不到的高兴。游戏和娱乐的因素始终贯穿于体育运动之中,在没有特意指定的目标和任务的情况下,通过运动,使人身心愉悦、健康,愉快的学习,寓学于乐,最大程度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过程只盯着单一的目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青少年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阳光体育中融入“快乐体育”,提倡轻体育、软体育,就是游戏理论的具体应用。推行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和运动休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少年,通过“游戏”形成终身体育的兴趣,张扬他们自由创造的个性[5]。阳光体育游戏化是符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
3 “阳光体育”的精神品格美
3.1 精神品格美是体育人文美,是阳光体育价值和目标的体现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品格美,是指青少年在体育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精湛的技艺,以及鲜明的个性特色等全部表现。
青少年的个性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的一个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任务。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加重要的是在体育教育的特定情景和常规约束下,教导学生遵守纪律、尊敬老师、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倡导弘扬体育风尚和民族精神[6]。青少年在阳光体育运动竞技中,不但能够体会到美的精神享受,还会受到精神思想的教育。
3.2 精神品格美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美,表现为心灵美
在激烈、富有情趣的竞技博弈中,优势与劣势、主动与被动、领先与落后进攻与防守、瞬息万变,扣人心弦,让人目不暇接,青少年发挥聪明才智,勇于拼搏,团结协作,获得了比赛的最终成功,体会到了美的乐趣。青少年在竞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养成了高尚的体育风格、良好的道德风尚、精湛的技术风格、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风格、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风格。这些优秀的品格上升到非理性层面,形成了潜意识行为,形成了自我意识,成为了自觉行为。
青少年在参与阳光体育的过程中,通过运动竞赛,使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塑造了阳光的人格。使青少年成为一个性格完善的人,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社会的人,从而实现体育服务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目标。
4 “阳光体育”的人文和谐美
“阳光体育”的人文和谐美,具体体现在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学生之间的和谐,学校体育的目标与实践的和谐,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青少年身体健康与品格完善的和谐等等。
阳光体育的开展,与强化学校体育,倡导“终身体育”、要求“健康第一”的目标是一致的[7],阳光体育加强了以往学校体育工作比较薄弱的方面。阳光体育的开展,在时间上,做到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学校的规定体育活动与青少年校外自主自由练习结合。在空间上,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为一体,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全方位提供锻炼机会[8]。在实施组织上,教师的教与青少年学生的学相结合,运动技能的提高与规范,和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结合,使青少年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生活质量。“阳光体育”的实施,使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更加灵活,目标更明确,实施的方式更具体,空间更开阔,参与的青少年学生更广泛,为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5 小结
对阳光体育的美学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实施阳光体育时,我们要美化“阳光体育”硬、软环境,以保障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基础场地器材,和良性运作的机制;要内化审美意识,养成青少年自主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强化“阳光体育”实施中的教师美学因素,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从体育美学视域下,科学设计“阳光体育”评价理念、形式和手段,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必将结出丰硕美丽的成果。
[1] 李育林,庞会岩,寇磊,曹仁德.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美学渗透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37-1539.
[2] 王 深.身体的关切:体育美学的当代使命[J].体育学刊,2011,18(2):31-36.
[3]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 席 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5] 胡小明.体育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骆秉全.美与和谐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刘海元.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1:10-14.
[8] 李鸿江,尹 军,刘海元,余 涛.阳光体育总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