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评估在中国环境技术评估中的作用
2012-04-11宋乾武白璐赵秀芹姜萍张伟
宋乾武,白璐,赵秀芹,姜萍,张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1 实证评估技术研究背景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其中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尽快实现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同年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科技大会上也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环境科技创新建设三大工程。其中之一为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保护技术手段已上升为与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同等的地位。全面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1-2]。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1],开始了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全面建设。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评估制度建设是环境技术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以环境政策、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环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管理体系。但多年来,由于在我国环境管理实践中对技术管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现行的环境技术管理仍停留在粗放型的行政管理层面,环境技术管理缺乏实践性,前瞻性及实用性;尤其是目前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评估制度体系尚未建立,评估能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环境保护减排目标的实现。当前在污染防治中无技术可用、有技术不用、技术含量不高、污染治理设施水平低下、企业排污不能稳定达标等问题较为突出[3]。究其原因,从环境技术的市场管理而言,表现为技术评估缺失,市场管理混乱、新技术推广不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体系,通过技术评估形成以技术政策、技术导则、技术规范和技术推广示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4],引导环境保护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建立环境技术评估制度是提高国家环境技术管理水平及污染减排能力的有效途径。环境技术评估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先后创建并实施的新型环境技术评估制度[5-12]。该制度的核心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由第三方验证机构对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以实际测试为基础的现场验证,供技术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参考。其中实证评估是环境技术评估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证评估是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快速得到真实、准确,能够客观反映污染防治工艺技术及其设备性能的充足的科学数据,为实证评估的技术评估奠定基础。由于通过实证评估可以得到客观、高质的运行数据,可以科学、公正、可靠地反映新技术的真实性能,提高了技术评估的可信度,从而使评估后的技术在政府项目立项、融资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得到广泛的认可,有效推动了创新技术的市场化进程[13]。就我国目前的技术市场状况而言,开展水污染防治技术实证评估是我国建设技术评估制度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环境技术评估管理水平的关键。
针对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技术专家评价体系和技术鉴定制度[14]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创新环境技术评价的需求,因此,必须建立环境技术评价制度。然而我国在环境技术〔环境技术验证(ETV)和最佳可行技术(BAT)〕评估中面临着技术数据缺失、信息虚假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采用现场实证评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被列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中的重要研究内容。笔者在系统地研究验证评价制度在我国发展的模式、制度体系、推广机制、管理程序的基础上,开展了我国水污染防治技术实证评估研究,以期为我国推广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制度提供参考[15]。
2 实证评估在我国环境技术评估中的作用
2.1 实证评估是ETV不可或缺的手段
我国正在建设的ETV制度是环境技术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新研发技术的验证评估。ETV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由第三方验证机构对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以现场实际测试为基础的现场验证。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可以快速得到真实、准确,能够客观反映污染防治工艺技术及其设备性能的科学数据,从而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科学评估提供依据,其实际上就是一种现场实证评估。因此,污染防治技术实证评估是我国建设ETV技术评估制度的核心,也是我国开展新技术验证不可或缺的手段。
2.2 实证评估是BAT评估不可或缺的手段
我国环境技术评估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BAT评估,主要针对已经实际应用的技术。由于几十年来我国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产生了一大批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的成套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在绝大多数企业的污染治理工程应用过程中,只关注污染物进入处理工艺的量及其浓度指标,以及处理后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很少测试、记录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运行状况、运行参数和操作条件,其结果造成历史数据缺失,信息量不足,很难进行BAT技术评估,也难以此为据制定我国的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政策,更不能有效地支持我国环境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及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有些企业为了应付环境保护检查,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期间弄虚作假,编造数据,欺骗检查,结果导致信息虚假,公信力丧失,以致无法客观公正地进行BAT技术评估。
鉴于上述情况,在我国开展BAT技术评估工作,必须采用现场实证的方式,以此弥补我国BAT技术评估中遇到的数据缺失、信息虚假,难以评估的窘境。实证评估的实施过程是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对正在运行的工艺过程中的每个处理单元或设备设置监控仪器或取样点,现场实际测试获取评估所需的信息,从而快速得到真实、准确,能够客观反映污染防治工艺技术及其设备性能的科学数据,进而按照规定的技术指标体系及方法进行评估。这样完全解决了评估过程数据缺失及虚假的问题,从而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笔者的实践证明:在目前的国情条件下,实证评估是BAT评估不可或缺的手段。
2.3 建立以实证评估为基础的环境技术评估体系是提高环境技术管理制度公信力的主要手段
几十年来我国一直沿用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技术专家评价体系和技术鉴定制度。由于技术持有者或技术使用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技术评价过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夸大技术效能,甚至贿赂管理人员给出过高的评价,造成技术评价的结论不可信,公信力丧失;原有评价制度的另一弊病是参与技术评价或鉴定的专家由于知识水平或经验的限制或者受到贿赂不能公正评判,都会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评价结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我国几十年来推荐的许多最佳可行技术不实用,经济技术不经济。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我国最佳可行技术的可信度减低,公信力削弱。
目前我国各级科技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每年主持召开的各类成果鉴定会、技术鉴定会和产品鉴定会上万次。但从实际效果看,这些会议对许多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鉴定结果和使用效果均不理想。该类鉴定会所鉴定的技术大多均能通过鉴定,基本是走过场,贴标牌;而且鉴定结论模糊、技术水平拔高,“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等评语满天飞,甚至一些伪技术、伪科学成果也能畅通无阻地通过技术鉴定。因此,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客观公正的、科学可信的技术评估制度,已成为人们等待已久的期盼。
实证评估可以有效地避免技术评估或鉴定过程中的人为干扰,从而提高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公正性、实用性;可改变我国现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一的科研成果评价体制,实现多种评价方法并存、互补的多元化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也同时提高了环境技术管理制度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技术管理部门的公信力。
2.4 实证评估是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发达国家建立技术评估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本国环境保护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未来的环境技术国际市场,仅依靠政策、关税措施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持久性、可靠性将越来越差;然而通过建立技术验证制度,通过国际互认,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有效地构筑一道技术屏障,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环境保护企业利益。纵观国际环境技术贸易市场目前的发展态势,我国加入WTO后,多哈谈判已将环境产品贸易和环境服务(技术)贸易列入谈判日程。未来我国环境技术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已成为必然趋势。鉴于环境技术验证制度的日益国际化,尽快建立我国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技术评价体系,对于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境保护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环境技术市场变化的有效措施。
实证评估还可以加速创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培育新的技术市场。通过实证评估的污染治理技术,可以向用户提供大量的有关某技术环境保护效能的技术信息,缩短用户与技术研发者的沟通时间;特别是对于新创技术,经过实证评估后提高了技术的可信度,增强了公信力,增加了用户信心,进而可有效推动创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加速技术的产业化。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升国家环保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2.5 实证评估是新技术的孵化器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技术创新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提高环境投资效益,降低环境工程建设一次性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可靠性和达标排放率,都必须以环境技术创新作保障。
建立技术评估制度的根本目的不是管理技术,限制技术的发展,而是促进和鼓励技术进步。在我国建立技术实证评估制度正是顺应了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迫切要求。它的评价对象主要为具有商业化潜力的创新环境技术以及处于商业化初期尚未在环境市场上大规模批量化应用或生产的产品。在ETV技术评价中通过实证评估,利用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归纳总结出新开发技术或装备的不足,进一步通过工程应用技术集成,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加快新技术成熟的速度,为这些技术早日进入市场起到孵化器的作用。
2.6 实证评估是促进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推手
随着环境保护市场化、产业化政策的实施,制约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资金与技术瓶颈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为实现我国政府制定的环境目标,必须与时俱进,改革与创新环境技术管理制度,促进环境管理从粗放型、简单化的落后管理方式,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环境技术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技术政策、指南,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管理标准体系,为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以此引导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推进技术与产业进步,减少限制性的管理。改革的核心是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
从发达国家实施评估制度的经验分析,建立实证评估制度是建立与完善我国环境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环境管理中实证评估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经过实证评估的技术优先申请国家奖励,优先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优先在“三同时”工程中采用,从而激励环境技术创新,为我国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2)破解产品标准、工程技术规范等技术法规滞后于污染治理市场需求的问题,为新技术、新产品早日进入市场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经过评估的技术或产品通过国际互认,可以优先进入国际市场。
(3)为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在环境管理决策或企业在污染治理技术选择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信息。
(4)通过实证评估对各种环境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度进行评价,筛选出先进实用技术,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政策、污染减排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由此可见,实证评估也是促进我国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力推手。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快速获取真实、准确,能充分反映污染防治工艺技术及其设备性能的实证评估方法是我国开展的最佳可行技术(BAT)评估和环境技术验证(ETV)评估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我国建设技术评估制度的关键,是我国环境技术管理的必由之路。该方法比较适合国情,能够提高我国环境技术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
实证评估方法对于创新和完善我国环境管理制度,避免技术评估中信息虚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环境技术的实证评估可以加快新技术孵化,加速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培育环保技术市场,应对国际市场挑战,这对于加快我国环保技术管理与国际同步具有重要作用。
3.2 展望
随着我国环境技术评估制度的推广实施,实证评估方法会在技术评估中起到了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会为推动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新技术的产业化,培育环境保护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EB/OL].(2007-10-11)[2011-02-15].http://websearch.mep.gov.cn/info/gw/huanfa/200710/W020071011272194709927.pdf.
[2]吴晓青.全面实施环境技术管理工程加快实现历史性转变[N].中国环境报,2007-04-13(1).
[3]易斌,刘媛,冯群英.我国环境保护技术述评[J].化工环保,2007,27(1):1-8.
[4]赵英民.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环境保护,2007(8):4-7.
[5]US EPA.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 program[EB/OL].[2010-12-05]http://www.epa.gov/etv/.
[6]日本環境省.環境技術実証事業[EB/OL].[2010-12-25].http://www.env.go.jp/policy/etv/.
[7]ETV Canada.Environmentaltechnology verification program[EB/OL].[2010-11-30].http://www.etvcanada.ca/overview.asp.
[8]US EPA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 program(ETV)guidelines for proper use of the ETV name and logo:EPA/600/R-08/029[R].Washington DC:US EPA,2008:1-10.
[9]US EPA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 strategy:EPA/600/K-96/003[R].Washington DC:US EPA,1997:1-14.
[10]US EPA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ETV)quality management plan:EPA/600/R-08/009[R].Washington DC:US EPA,2008:1-67.
[11]NSF International.Protocol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R].Washington DC:US EPA,2001:15-44.
[12]NSF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 report-evaluation of a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06/28/WQPC-SWP[R].Washington DC:US EPA,2006:9-58.
[13]王莹.美国环境技术认证(ETV)计划简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121-122.
[14]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EB/OL].(1994-10-26)[2011-03-05].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6/220009199604.html.
[15]许春莲,宋乾武,黄海明,等.我国环境技术验证(ETV)评估体系建设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1(5):39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