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垃圾分类进展概述*
2012-04-11许碧君
许碧君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上海 200232)
城市垃圾分类进展概述*
许碧君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上海 200232)
介绍了国外城市垃圾分类经验,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最新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垃圾分类;经验;垃圾处理技术
目前,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许多城市通过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日本每年人均垃圾产生量只有410 kg,为世界最低[1]。通过垃圾分类,欧洲国家的固体废物末端处置体系也得到了优化,德国2009年回收比例为48%,荷兰为32%,瑞典为36%,有效减少了填埋和焚烧占固体废物处置的比例。垃圾分类作为一种资源化的重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应用广泛。
1 国外垃圾分类城市主要经验
1.1 垃圾分类方式
在垃圾分类方式方面主要有3种类型,美国的粗放型分类方式(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日本的精细型分类方式(有些地方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多达23种)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垃圾分类方式(如德国分为有机垃圾、轻型的包装、旧纸和废玻璃、问题物质、不属于前述4种的垃圾以及大型垃圾)。国外先进城市的垃圾分类方式通常将可回收物和有机垃圾作为优先项分类。
1.2 垃圾收集方式
垃圾分类成效好的城市,不同类别的垃圾可以视产生量、性质确定收运的方式和频次。日本名古屋市可燃垃圾每周2次,挨家收集;不燃垃圾每周1次,挨家收集;大型垃圾每月1次,且需要先致电受理中心申请。空调、电视(显像管、液晶、等离子)、电冰箱、冷冻柜、洗衣机、衣物烘干机等由零售商回收,电脑则由厂商回收,塑料包装容器、纸制包装容器、空瓶、空罐等每周回收1次,投置至回收筐进行回收,纸盒通过站点回收。荷兰厨余、有机垃圾每2周收运1次纸张和纸箱、塑料每月1次。通过这种收集方式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同时较低频次的垃圾收集率也制约着源头产生量(尤其是易腐垃圾)的增长
1.3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垃圾分类成效好的城市皆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德国与垃圾管理相关的法律约有800项,以及行政条例近5 000项,从垃圾源头分类到末端处置皆有法可依。日本在促进垃圾分类的立法可分为3个层次,是1个完备的法规体系。第1个层次从宏观层面对政府、事业者、地方团体、公民的责任义务做出了规定。第2个层次对废纸、纸制品、碎玻璃、玻璃容器、废旧复印机、废旧汽车、计算机、电视机、冰箱等分类回收主体、回收处理方式及回收注意事项作了确切的说明。第3个层次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汽车再循环法》及《绿色采购法》等。
2 国内试点城市成效
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垃圾分类工作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要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动员社区及家庭积极参与,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编制的《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每个省(区)建成1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并在示范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2.1 北京
2011年11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作为国内首部以立法形式规范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确定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收费制度。今后在北京,对生活垃圾实行计量收费、分类计价,条例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
继2010年北京推动600个试点小区实行垃圾分类,2011年继续推动1 200个试点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并已于10月完成任务。目前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量持续上升,生活垃圾产生量继续保持下降,由此带来垃圾处理结构得到优化,焚烧、生化、卫生填埋处理比例由2010年的10∶10∶80,调整为现在的15∶15∶70,垃圾填埋量比例下降了10%,而堆肥等生化处理上升了5%[2]。
2.2 上海
截至2011年11月底,上海市共有1 080个居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全市18个区县各有1个街道(镇)参与垃圾分类试点,共有58万户家庭正在实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日均处理量为18 227 t,实现了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5%的目标。全社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不断提高。有关方面还为试点街镇的家庭开设“绿色账户”卡,定期开展“绿色星期六——社区资源回收日”主题活动,用各种小礼品奖励垃圾分类行为,激发市民积极参与。截至2011年底,全市开展了近100场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回收活动,参与人数逾2.7万人次;“绿色账户”设有学校活动点114个、政府企事业单位活动点126个,覆盖社区250个[3]。
2.3 杭州
杭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2011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实施方案》,工作目标为到2011年年末,生活垃圾分类质量达标的小区占已分类小区的70%以上;各城区创建2个以上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立杭州市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完善垃圾分类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工作。截至2011年5月杭州已有788个小区实施了垃圾分类,占小区总数的52%[3]。居民小区试行“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实名制”后,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分类准确率提高到80%以上。这2项指标均比普通小区高出20%以上。“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实名制”的方式将在全杭州市普及,在分发至每户家庭的生活垃圾袋上将注明住户的单元楼门牌号,加强督促和引导,鼓励家庭成员自觉实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并将建立起跟踪反馈制,每户家庭生活垃圾都会设立分类档案,动态掌握家庭垃圾分类、投放正确率情况。对分类、投放准确率不高的家庭会给予温馨提示,并开展入户指导工作。
2.4 广州
自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实施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并将越秀区东山街、广卫街等16条街道作为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区域。2011年底,先行推广实施区域已扩大到5条街道、100个生活小区。2011年,广州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总量为504万t,人均约1.01 kg/d年度增长率为-2.8%,资源回收率36.3%,无害化处理率91.98%,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量同比首次出现负增长,生活垃圾分类成效初显[4]。
3 存在问题
3.1 分类准确率有待提高
根据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垃圾分类效果看,分类准确率有待提高,并且不同的群体投放准确率差距较大。在年龄群体上,老年人的垃圾分类效果明显高于年轻人;在区域上,由于宣传、文化等的差异,不同的小区的分类效果差别也很大,例如杭州市垃圾分类小区,效果好的正确投放率在70%~80%,差的在30%~40%广州市2011年测评,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小于50%,参与率51%,投放准确率最好的为60%。
3.2 资金投入成难题
由于处于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需要对原有的垃圾收集站进行改造,给居民派发垃圾分类桶垃圾袋,增设垃圾分类收集桶、宣传培训费、激励资金、督导员等,初期即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广州推广分类收集后,1 a增加投入1.2亿元目前几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中,除北京外基本没有用于生活垃圾分类的专项资金投入。由于资金不到位,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等建设不能及时到位,使得源头分类投放毫无意义,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困难。
3.3 末端处理技术水平有待研发
垃圾分类后得到的餐厨、厨余垃圾可为堆肥、厌氧产沼、制饲料等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原料。尽管可以提供较高品质的原材料,但以上几种生化处理技术仍然遭遇到了瓶颈。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垃圾分类都是将有机垃圾放在塑料袋内投放至回收点,塑料袋在末端处理时很难完全破开,垃圾预处理效果较差,不仅影响处理效率,而且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不利于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末端产品的市场前景、生产的安全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制约,都约束着各项技术的发展。
4 对策建议
4.1 正视垃圾分类的长期性、艰巨性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投入几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渐建立分类系统。瑞典政府用了30 a、2代人的时间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日本北九州市政府在垃圾分类项目实施前期,组织了1支志愿者队伍,由2 100位公务员及10 150位市民组成,每天早上他们到城市的32 000个垃圾投放站去做督导和信息反馈的工作。国内城市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应正视垃圾分类工作的难度,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并对垃圾分类成效保持乐观的态度。
4.2 选择适合国情的垃圾分类方式
城市选择垃圾分类方式应结合当地实情来判断。在国外,无论是精细型、粗放型等垃圾分类方式,都是基于该区域的实情决定的。日本资源匮乏,分类回收被认为是垃圾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地政府历经30多a才将垃圾细分做到深入人心。美国相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生活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2009年填埋比例占54%。国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刚开始启动,应立足于实际,采取先易后难的垃圾分类方式,逐步推进。
4.3 建立统一有效的垃圾分类标准
分类的标准划分是否合理,设施配置是否规范,也是影响分类成效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加快,城市间人口流动较大,为了便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在起步阶段应建立易于理解、接受的垃圾分类统一标准,并通过采用动画、多媒体宣传等易接受、寓教于乐的方式,以轻松简单的讲学方式科学普及,让民众易懂易学。
4.4 加快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技术攻关
末端设施的建设能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信心,应加快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研究。研发筛分效果好、除油效率高、防卡、防止坚硬粗大物破坏的垃圾前端预处理系统,优化集成大件垃圾分选、风力分选、重力分选、磁选、破碎、油脂分离等设施与设备。研发出料稳定、产渣量少、防渗、防腐、保温和密闭性的厌氧反应器,以及高效的臭气处理系统。
[1]赵海建.垃圾分类30年漫漫长路 日本国民养成自觉行为[EB/OL].[2011-02-19].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2/19/content_1269189.htm.
[2] 文静.垃圾填埋 较去年减一成[EB/OL].[2011-11-30].http://news.163.com/11/1130/19/7K4O18TU00014AED.html.
[3]任翀,刘维光.全市千余小区试点垃圾分类[EB/OL].[2011-12-07].http://www.people.com.cn/h/2011/1207/c25408-3405245050.html.
[4]雍玥,李镇.生活垃圾分类,也有了三年行动计划[EB/OL].[2011-05-07].http://www.hzarchives.gov.cn/info-center/hz-news/news/t20110507_34751.htm.
Progress of Municipal Waste Classification
Xu Bijun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anitary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Shanghai 200232)
The experience of municipal waste classific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was introduced,as well as the lates developments of municipal waste classification in Beijing,Shanghai,etc.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and som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waste classification;experience;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X 705
A
1005-8206(2012)04-0031-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7B04)
2012-03-20
许碧君(1983—),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固废处理工程。E-mail:xubijun365@126.com。
(责任编辑: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