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唇鱼骨苗种培育的试验报告

2012-04-10周景梅

黑龙江水产 2012年4期
关键词:夏花鱼骨鱼苗

周景梅 李 杰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唇鱼骨,俗称重唇,属鲤科、鱼骨属,黑龙江土著鱼类,体型中等,肉质细腻白嫩,风味鲜美独特,历史上就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品种。由于自然资源锐减,市场上身价日高。2011年,我们引进鱼苗,开展了唇鱼骨苗种培育的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鱼苗培育

1.1.1 池塘:

常规发塘池,面积1300m2,池深1.5m,水源为深井水,水质良好。鱼池于5月21日使用200kg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5月25日开始注水,并施入鸡粪500kg,注水口用窗纱网过滤,入苗时水深60cm。

1.1.2 水花:

引自抚远,6月1日投放,20万尾。

1.1.3 饲养管理:

1.1.3.1 投饵:

鱼苗放养后马上泼洒豆浆,每日用量5kg-7kg黄豆,日泼洒3次,上午下午全塘泼,中午沿塘边泼。

1.1.3.2 注水:

鱼苗放养一周后,每3d-5d注水一次,每次加水10cm-15cm,逐渐使水深达到1.0m。

1.1.3.3 日常管理:

每日多次巡塘,观察水质及鱼苗的活动情况,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及时清除蛙卵、杂草。

1.1.3.4 拉网锻炼:

夏花出塘前拉网锻炼两次,每次拉网间隔一天。

1.2 鱼种培育

1.2.1 池塘:

常规池塘,面积2000m2,池深2m,深井水,放夏花前清塘消毒注水。

1.2.2 夏花:

自育,规格2.5cm左右,6月26日投放,25000尾,每667m2放8330尾。另搭配鲢鱼夏花3000尾。

1.2.3 饲养管理:

1.2.3.1 投饵:

夏花入塘后,马上开始投饲驯化,使用蛋白含量在34%-36%的普通鲤鱼配合颗粒饲料,日投3次,视成长规格适时调整饲料粒径。

1.2.3.2 水环境调控:

夏花入池水深1.2m,尔后每5d-7d加注一次新水,到7月中旬水深达到并保持在1.7m以上。8月底前,每半个月使用200kg生石灰泼洒一次,用以调节水质及预防鱼病。

1.2.3.3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情水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结果

2.1 鱼苗培育:

6月26日,夏花出塘13万尾,规格2.5cm左右,成活率65%。共使用黄豆132kg,每万尾夏花用黄豆10.2kg。夏花自用育种外销售。

2.2 鱼种培育:

10月9日出塘,出池唇鱼骨秋片鱼种22000尾,435kg,平均规格19.8g,成活率88%。另出池鲢鱼秋片鱼种170kg。

每 667m2产鱼 202kg,其中唇鱼骨 145kg,鲢鱼 57kg。

共使用颗粒饲料690kg,唇鱼骨饵料系数1.59。

3 讨论

3.1 本项试验,在常规池塘饲养条件下,分别采用豆浆法育苗和人工配合饲料育种的生产模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两个生产阶段苗种均长势良好,分别获得65%和88%的成活率。实践表明,尽管唇鱼骨在天然水域中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但在池塘驯养中,喜食人工饲料,且容易驯化,完全可以采用蛋白含量较高的普通鲤鱼饲料饲养。同时,唇鱼骨适应性很强,饲养容易,十分适合寒地池塘养殖。

本项试验产量不高,由于是单塘设置,没有不同密度水平的梯度对比,但从水环境承载负荷的角度看,增产潜力显然还很大。

由于抚远繁育出苗较晚,育成的秋片鱼种规格还不够理想,今后一方面要加强唇鱼骨早繁方面的工作,另外在鱼种培育阶段饲料营养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调整。

3.2 充分发掘黑龙江地产土著鱼类资源,发展寒地优势特色养殖产业,是当前我市新品种开发与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在进入消费市场及对本地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上,土著鱼类具有外引品种所不可比拟的明显优势。

唇鱼骨体型中等,肉质佳美,既适于配合饲料集约化饲养,也适于做搭配鱼进行池塘混养,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操作简便、技术难度不大,饲养成本不高,而市场空间很大,生产效益突出。另外唇鱼骨产粘性卵、繁殖方便、苗种来源有保证,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大力开发唇鱼骨以及生物学性状相近的土著名优鱼类养殖,对于调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发展北方寒地特色水产养殖业,繁荣城乡市场,乃至发展外向型渔业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夏花鱼骨鱼苗
夏花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奶奶爱拼鱼骨画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咿呀
鱼骨千万别丢 它能帮你增寿
南疆地区河鲈人工繁殖及夏花培育试验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谨防购买鱼苗计数中的骗术
“鱼骨图”在项目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