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旱之年思水利——浅谈华容县干旱成因及对策

2012-04-10

湖南水利水电 2012年1期
关键词:华容华容县调蓄

刘 华

(华容县水利局 岳阳市 414200)

华容地处湘北,北依长江,南滨洞庭,藕池河、华容河贯穿县境,虽处水乡却常年面临缺水的困扰。2011年,严重的干旱给华容县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与损失。县城14万居民、乡镇近2万群众出现了饮水困难,华容县也首次启动了抗旱Ⅱ级响应。特别是作为县城居民主要饮用水源的华容河,水位最低时降至26.74m,比取水最低保证水位还低0.16 m,直接导致丁家潭取水泵站停机,县城居民饮水被迫实行分区限时供水。旱情发生后,华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全县的中心工作来抓,及时研究应急措施,紧急部署抗旱工作。华容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积极组织,全力以赴投入抗灾,科学应对,最终夺取了抗旱工作的胜利。华容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水利大县,发生如此严重干旱实属历史罕见,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再发生异常干旱天气如何应对,使干旱影响和损失减到最小,是我们水利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干旱灾害成因分析

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底止,华容县城关站累计降雨量仅222.3 mm,比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少65%。我们分析旱灾的发生,除了气象因素外,还存在着诸如水利设施欠帐过多等一系列原因。

(1)思想认识不高,应对措施不力。

华容县过去三年两洪,两年一涝,水患灾害频繁发生,使部分干群历来侧重防大汛、排大涝,对干旱灾害认识不够,缺少应对措施。具体表现:一是重视不够。不少干部群众对2011年的旱情感慨是“没想到”,这说明了华容县农业“靠天等雨”的传统思想较为严重,对可能出现的特大旱情存在侥幸。二是准备不足。近10年来华容县一直没有遭受明显旱灾,粮、油、水产等高耗水产业连年丰收,绝大多数乡镇和村组存在抗旱物资储备不充分,抗旱措施落实不到位。三是应对无策。少部分乡镇和村组对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不到位,难以及时有效组织抗旱救灾工作。特别是当旱情逐步加剧,外江取水困难,下雨无望时,有的地方不仅机电设备不到位,甚至对取水点都心中无数,面对旱灾不知所措。

(2)提灌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

降水和过境客水是华容县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每年平均过境客水约3 460亿m3,多年平均降雨量1 265.6 mm,降雨径流量6.8亿m3,虽然水资源总量较为富足,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仍然存在季节性缺水,利用率偏低;加之提灌能力不足。目前,全县外江外河一级灌溉站只有103处、113台,提灌流量47.19 m3/s,且提灌设施老化,运行效率低,根本满足不了大旱之需。2011年全县有水田60万余亩,按一亩每周需水75 m3计算,共需水4 500万m3,而一级灌溉站满负荷运转只能提水2850万m3,仅能有效保证2.53万hm2(38万亩)左右农田的正常灌溉需求。同时,因灌溉站分布不均,导致了局部旱情发生。如胜峰乡沿华容河近4.6 km堤段没有灌溉站,有些乡、镇沿河虽有取水点,但华容河无水可取,农业生产用水非常困难。

(3)江河水位很低,泵站提水困难。

三峡工程建成运用后,清水下泄河床下切,在枯水期相同流量下,调弦囗水位较同期下降1 m左右,境内河道水位同比下降,2011年上半年出现了耦池河基本断流,內湖干涸的严峻局面,造成华容县绝大部分沿江、河涵闸、泵站因水位远低于设计水位无法运行提水,导致灾情加重。

(4)水源工程功能萎缩,垸内蓄水容量不足。

藕池河5月以前是枯河,华容河江湖水源不通,且垸内湖泊平浅,建国初期华容县有大小湖泊15个,面积145.6km2;后因盲目围垦,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资料显示,华容县湖泊仅存10个,面积64.9km2,与建国初期相比湖泊面积减少55%。更为严重的是,现仅存的湖泊,由于承包者和湖泊经营单位与部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改变养殖模式,对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导致湖泊容量减少甚至丧失。如大荆湖因投肥精养,渔农矛盾突出,严重影响湖区周边19个村、1万多人的饮水安全和0.23万hm2(3.5万亩)农田生产用水;北汊水厍原有水面面积300万hm2(4500亩),改造为精养渔池后,基本失去调蓄功能;塌西湖因种植莲藕,调蓄抗旱功能完全丧失,在2011年的抗旱工作中,周边群众反响强烈。仅塌西湖按现有湖泊面积9.8km2,如果处在正常养殖状况,2011年5月的蓄水深应在1.5m左右,从渔农两利考虑,至少可缓解周边3万多亩农田的干旱缺水问题。而塌西湖当时水深约0.5m,原本可提供抗旱水源的工程,反而成了需水大户,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华容县的旱情。同时,塘坝、沟港蓄水保水能力也大幅下降,调蓄能力弱化。华容县河东片丘岗地带取水相对困难,农业生产对塘堰的依赖度非常高,但目前大部分基本淤塞成为“碟子”塘堰,有的已成为一片滩地,根本不能蓄水。如三封寺镇有大小塘堰1150口,总面积161万hm2(2415亩),蓄水深度大多已由原来的2.0 m多深淤积为1.5 m左右,直接影响了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尽管近几年华容县每年都下达了一定数量的塘堰整修任务,但部分地方组织不力,投入有限,也有部分疏挖的塘堰再次出租进行水产养殖,无法起到蓄水保水作用。

(5)水利工程保障能力薄弱,抗旱效能衰减。

一是部分灌溉泵站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华容县绝大部分灌溉泵站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受资金所限,不仅存在设备简陋,标准低等问题,而且在多年运行中,又缺乏资金对设备进行正常维修和改造,带病运行,超期服役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存在输变电路不通,机电设备被盗等现象。如南山乡大乘寺泵站原装机2台套,2011年仅存设备1台套,已完全不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二是渠道淤塞灌溉进水不畅。因近几年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力度较大,农田水利建设侧重于泵站配套,对抗旱渠道的疏挖和整修并不多。如花兰窖电排灌渠,渠堤崩塌,淤塞严重,现已无法正常运行;三是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灌溉效率。村组两级小型工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导致启闭机、闸门等配套设施长年处于管理缺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如三封寺镇的车古山机埠灌渠上小型配套工程建筑标准低影响效益。四是农村电力负荷不足影响工程运行。如万庾镇新民村的1处灌溉机埠因电力负荷不足无法正常运行。五是水质污染现象严重。内湖、水塘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质型缺水,造成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

2 应对干旱灾害的措施

华容县是一个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县,遭遇如此严重干旱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遭遇严重干旱是一种偶然,但从垸内水资源调蓄能力小,抗旱工程十分脆弱的实际看,也是一种必然。我们无法左右极端异常气候,但可以积极应对,统一调度和合理配置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作用,协调组织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地参与抗灾自救,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逐步提高应对干旱能力。

(1)牢固树立旱涝并重思想。

面对全球极端天气呈发展趋势,三峡工程建成清水下泄、河床下切、水位下降给长江中下游农业灌溉带来的新问题。今后,抗旱工作将是华容县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未来的抗旱与防汛排涝同等对待,在抗旱中要狠抓依法抗旱和抗旱责任制的落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既定的抗旱预案,有序、有力、有效地组织开展各项抗旱工作。

(2)切实提高垸内调蓄能力。

在华容县垸内调蓄能力的强弱与抗灾能力强弱关系密切,垸内没有正常蓄水量作保障,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抗旱保丰收。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现有湖泊的水资源。水产养殖要按照“不与人争水,不与农争水”的发展理念,尽快实现生态养殖,特别是塌西湖的植藕,大荆湖的精养要尽快恢复到生态养殖模式。只有这样,湖泊的调蓄抗灾与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才能更好发挥,从根本上缓解渔农矛盾,使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湖泊的正常调蓄容量,我们在进行排、灌泵站设计确定装机容量时已经考虑在内,如果湖泊的调蓄容量减少或丧失,都将直接导致华容县涝灾加重或抗旱缺水。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尽快实施小农水工程。如果我们把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干旱年景将可增加4000m3水用于农业生产,有效解决近1.47万hm2(22万亩)农田生产用水。

(3)尽快实施灌区改造工程。

水利工程是抗旱的主力军,要抓住国家已开始对灌区改造投资的机遇。一方面我们要作好前期准备,向上积极争取灌区改造工程早日立项上马;另一方面我们要自力更生,组织受益区农民完成沟渠疏挖等土方工程,解决灌排不畅的问题。要根据现有灌溉工程的总体布局结合灌区农业生产实际需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步实施,要尽快建成旱能灌得进、涝能排得出,有水存得住,没雨用得上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大力推进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

(4)兴建一批抗旱应急工程。

从2011年抗旱实际情况看,华容县干旱年水资源严重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一是要疏挖华容河河槽,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以利江水入河,平时多蓄水。二是充分利用蓄水设施蓄水,要尽最大可能增加提灌机埠的提水能力。三是在沿江、沿河、沿湖的灌溉闸外建临时机台与进水池,同时架设专线以备抗旱急需。四是因地制宜,在严重工程性缺水地区,应规划新建一批蓄引提水等水源工程。

(5)建立健全高效抗旱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一支以县级抗旱服务队为龙头的抗旱服务主力军,充分发挥机动灵活的特点,增强抗旱服务能力,缓解水源紧张地区机电设备不足导致的提水困难等矛盾,为群众排忧解难,建立合理收费机制,使抗旱服务队尽快走上专业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6)加强干旱时期水资源调度。

加强水生态建设,实行开源节流并举,科学调度水资源,加大污水处理投入力度,増加废水循环利用率;突出抓好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鼓励农业节水,要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节水农业,实现人畜饮水安全,农民増收,积极抗旱促稳定。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水价调节机制,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

(7)突出农民主体地位。

通过一事一议,实行“民办公助、先干后补、补资投劳、补物投劳”等形势,大力发动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调动受益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地制宜,组建和培育农民用水户协会,探索建立用水户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解决小型水利工程权责不明,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的问题。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转变观念,克服“怕水不怕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防抗理念,合理配罝水资源,实现主动抗旱、全面抗旱、积极抗旱,全面提升华容县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1 刘宁.落实好抗旱条例要求开拓抗旱工作新局面[J].中囯水利,2009,(6).

2 刘学峰,万群志,吕娟.对全面推行抗旱预案制度的思考[J].中囯水利,2009,(6).

猜你喜欢

华容华容县调蓄
浅谈华容县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因材出新写华容 尚古生意传神韵——品读曹暇的花鸟画
全员阅读共享快乐
加州鲈行情大好!湖南华容9两上报价18元/斤持续逾三周!这里的养殖户是如何做出成功的选择?
大美华容
华容芥菜铸就富民大产业
华容县计划深松整地1万hm2
图片新闻
郴州市雨水调蓄利用对洪涝的影响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