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2012-04-10王继红王延立刘佳佳

河南建材 2012年6期
关键词:损失因素作业

王继红 王延立 冯 勇 刘佳佳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450000)

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但在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工期长、投资大、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多以及受环境因素干扰多等特点,所以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对影响工程施工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防范,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面临的重大难题。其中,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交叉产生。但总的来说,不外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因素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违章指挥、指挥失误、违章操作、操作失误、疲劳作业,侥幸、盲目作业,忽视安全警告、违反劳动纪律等。

1.1 作业人员的因素

1)作业者的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既包括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执业资格,又包括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人的素质是首要的因素。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不乏∶①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构成风险;②安全责任制不到位,考核淡化构成风险;③总包监督不到位,以包代管构成风险;④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落后的生产技术构成风险;⑤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缺乏构成风险;⑥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等构成建筑工程管理的风险。

2)作业者的应变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一般来讲,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能识别和防范非安全因素的干扰,否则就不行。

3)作业者的心理状态。包括家庭关系,同事纠纷,经济状况等。

4)作业者的生理状态。包括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体能、年龄、疾病,以及是否连续加班、酒后作业等。

5)作业者的工作心态。如责任心、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等。

1.2 物的因素

指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械设备的使用、原材料、构配件的存放和加工,中小型工器具、防护性用品及所使用的动力资源。

1.3 工艺技术因素

指作业人员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是否正确,技术组织措施有无不当等。

1.4 环境因素

自然和环境因素由于气候条件的反常,自然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自然环境的风险管理已经变得十分重要。自然环境因素不仅包括建筑施工区周围的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还包括施工的环境因素。

1)自然因素影响。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施工地区的风力不能高于5级、每天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时间段工地温度、施工温度很高时给工人配备姜汁解暑。气候预测不及时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材料,如钢筋遇到阴雨天气会使保护膜破坏、钢筋锈蚀等。

2)环境因素影响。如夜间施工照明不足,或夜间照明产生眩光、重影;有无挥发性毒气产生的材料加工场地通风,换气不足;在狭窄空间内(如地下、深坑内)作业,导致通风换气不足;排水设施能力不足或无备用品(件);工作面与周边无安全隔离区(带)等。施工单位要对当地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当地的人口密度、城市管道、天然气、通信设施、施工工地状况等可能存在对施工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逐步列出当地的环境状况影响因素,并对可能在施工中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

3)不良的作业环境。大致有∶作业场地扬尘、烟雾弥漫视物不清;噪声大;照明光线不良;作业场地杂乱;地面有油、水或其他液体及易滑物;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即放炮作业;无安全标志或标识不清。

1.5 建筑市场主体的因素及监管的因素

1)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而大部分承包商又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2)施工企业为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施工需要合格的工人、合格的工器具、符合标准的加工对象和能源动力,成熟的工艺技术及有完备的安全保障设施及劳动环境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投入,即构成施工安全的直接成本,是工程直接成本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投入一般严重不足。

3)施工企业追求利润,又往往以降低施工安全成本作为谋利的首选。施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无不刻意降低成本,首当其冲的就是压缩施工安全成本。这是因为,此与实体施工中偷工减料不同∶其一是降低施工安全直接成本并不影响工程实体的形成及其质量;其二是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是一种长期责任,而施工安全只在施工期内发生,倘若能侥幸幸免,岂不利莫大焉。

4)低价中标,实行专业分包及劳务分包过程中层层转包,由总包到分包再到作业班组基层第一线的施工队伍的承包收益中,已无力支付施工安全必要的费用。这不能不说也是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的又一原因。

5)业主拖欠工程款项,当前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现象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少隐患。

2 工程风险的防范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就是采取一定的技术管理方法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减小损失。采取这些措施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费用,但与承担风险比较,这些费用要远远少于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当前,建设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本急剧增加,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单位盲目赶进度、降成本,没有注意规避风险。风险控制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小损失,在施工中一般采取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事前预防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事后控制则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尽可能防止事态扩大和情况恶化,并就产生损失的大小和原因进行分析、确认,属于业主的责任要提出索赔,例如业主延期付款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均可提出索赔。

施工风险控制的具体方式主要有风险回避、损失减轻、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

2.1 风险回避

通过回避风险因素,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这是风险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风险回避对策经常作为一种规定出现,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风险管理者为了实施风险回避对策,在确定产生风险的所有活动后,有可能制定一些禁止性的规章制度。它是风险防范的一种消极技术。

2.2 损失减轻

损失控制方法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风险。一般情况下,是在摸清了风险来源和风险引发因素之后,设法消除风险事件引发因素,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不同的目的,损失减轻控制可分为∶1)损失预防手段,如安全计划等。2)损失减少手段,包括损失最小化方案。

2.3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就是由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后果。在风险评估阶段已确定了项目有关各方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哪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消除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代价有可能高于或相当于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承担者就应该将此等风险视作项目的必要成本,自愿接受之。在施工中,对于那些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通过加强管理能够规避的风险是适合于自留的。例如,在混凝土浇注中的混凝土搅拌质量风险、分项部工程工期风险、分层交叉作业时工作面能否顺利交接的风险等。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承受人通常已做好了处理风险的准备。

2.4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则是将可能出现的一些施工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并不能减小风险的危害程度,只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而已。例如,对一些施工技术工艺复杂、专业性强、自身不能胜任的施工任务,可以采取转包或分包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在施工中的不可预见费用及事件,则可以在签定施工合同时明确由发包方来承担。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保险,通过缴纳保险费,将施工中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2.5 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设法让项目各有关单位共同承担风险。例如,组织联合体共同投标,就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方法。但是联合投标也可能会带来诸多组织和协调风险,因此有必要事先制定出公平、合理、详细、完整的合作协议,避免或减少组织和协调风险。

总之,工程项目风险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只有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才能达到防止风险因素出现,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的效果,确保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损失因素作业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解石三大因素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作业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损失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