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缘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控对策
2012-04-10刘菲
刘 菲
(沧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北 沧州 061001)
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Pallas))也叫红缘亚天牛、红缘褐天牛、红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1]。该虫在沧州地区早有发生,只是一直未成灾,2009年以来,红缘天牛在多年生枣树上大量发生,局部危害严重,有的地方一棵树上多达100多头,虫口密度大的惊人。红缘天牛以幼虫蛀食直径1~5cm粗的枝干皮层及木质部,以成虫为害枣树花蕾、花朵、叶片等,而且树体越衰弱,受害越严重,危害后常造成落花落果,受害枣花枯萎脱落,整个树体表现为生长衰弱,严重时常出现枝干甚至全树死亡,给部分枣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在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红缘天牛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并寻找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红缘天牛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枣农防治该虫提供切实依据。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1.1 成虫 体长约9~20mm,宽约3~6mm,黑色,无光泽,狭长,被有细长、灰白色毛。头部短,刻点稠密,被灰白色竖毛。触角11节,丝状、细长,雌虫触角与体长约略相等,雄虫触角约为体长2倍。前胸宽度稍大于长,两侧缘刺突短钝,背面刻点稠密,成网状。小盾片呈等边三角形。鞘翅基部有1对朱红色斑,外缘自前至后有1朱红色窄条,鞘翅狭长且扁,两侧缘平行,末端钝圆,翅面被黑短毛,红斑上具灰白色长毛。足细长,后足第1跗节长于第2、3跗节长度之和[2]。
1.1.2 卵 长2~3mm,椭圆形,卵为乳白色,外覆一层土色胶状物,形似一泥点。
1.1.3 幼虫 初孵幼虫金黄色,近似圆锥状,头很小,褐色,前胸节显著膨大。老熟幼虫,体长18~22mm,乳白色,头小,大部缩在前胸内,外露部分褐色至黑褐色,胴部13节,前胸背板前方骨化部分深褐色,2个斑在盘面,2个分布在侧面,中间为“十”字形淡黄带,后方非骨化部分呈“山”字形,腹背部步泡突凸形,垫状,在盘面具有3条放射状洼沟[3]。
1.1.4 蛹 长15~20mm,乳白色,渐变黄褐色,羽化前黑褐色。
1.2 生活习性
红缘天牛在沧州枣区1a发生1代,跨2个年度,幼虫共5龄,世代发育整齐,每年出现1次成虫,以幼虫在受害枝干的木质部坑道端部或接近髓心处越冬。翌年春季3~4月树体萌动后,幼虫恢复活动开始蛀食危害,随即进入幼虫的暴食期,虫口密度大时,虫道间互相咬通,使枝干内虫道交错,严重时常把木质部蛀空,残留树皮,极易引起树木枯死或风折。4月上旬至5月上旬为化蛹期,5月上旬成虫开始陆续羽化,但并不马上钻出坑道,在虫道内停留数日后,待鞘翅变硬变黑后,多选择高温、晴天、在10时至16时出孔,羽化孔为3mm左右的圆形孔,6月上旬成虫大量出现,成虫飞翔能力较弱,白天活动,取食枣花、枣叶、枣吊等补充营养,并在枣树的小枝上群集交尾[4]。成虫喜产卵于枣园周边衰弱树木枝干的树皮缝隙、枣股、分枝处等和当年修剪下来的枝条之上,卵散产于皮外、裸露。雌虫在产卵前有取食土壤的习性,产卵后分泌出一层土色胶状物覆盖在卵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壳,保护卵正常发育和孵化。卵期15~30d,6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7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不钻出卵壳,直接从卵贴近树皮处钻人韧皮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进行危害,2龄幼虫逐渐向木质部蛀食,多在髓部危害,形成扁宽的虫道,虫道呈“S”形,幼虫多为害至10月下旬,以3龄幼虫在被害枝干坑道内休眠越冬。
1.3 寄主及危害特点
红缘天牛寄主植物较多,包括:枣、沙枣、沙棘、刺槐、旱柳、榆、臭椿、枸杞、糖槭、忍冬、榆叶梅、文冠果、梅花、茉莉、锦鸡儿、苹果、梨、李、白栎、油茶等[4]。
红缘天牛幼虫期一般危害lcm以上的枝干,以幼虫在枝干心材部分钻蛀坑道,沿髓心纵向,两头向边材方向微弯直达韧皮部呈“S”形。成虫羽化出孔前从外部看不到虫孔,也没有木屑和虫粪排出,所以外表不易看出被害处。成虫期则以成虫取食枣树叶片、枣花、枣吊等补充营养,由于受害叶片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减少,常造成落花落果,受害枣花枯萎脱落,受害枣吊直接脱落。
根据近几年对该虫的观察,红缘天牛的危害与枣树的生长势有关,生长势越弱的枣树,越易遭受危害。近几年红缘天牛在沧州枣区发生严重,结果多年、管理粗放、生长势较弱的枣树上,一棵树上多达100多头,虫口密度极大。据范仁俊[5]等对健康树、衰弱树和濒临死树进行自然落卵量和孵化率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树自然落卵量最少为3粒,而且几乎不能孵化,而衰弱树上落卵量为20粒,孵化率33.4%,濒临死树落卵量45粒,孵化率高达72.3%。
1.4 分布范围
红缘天牛在我国分布广泛,分布区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北限靠近北部边境线,南面跨过长江最南浙江台州、江西南昌、湖南大庸、广西白色;东与前苏联东境、朝鲜北境邻接并滨海岸,西达宁夏、甘肃天祝,由此折入四川,止于甘洛、西昌一带。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陕西、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朝鲜、前苏联、蒙古[4]。
2 综合防控对策
2.1 增强树势,提高枣树抗虫能力
红缘天牛对长势衰弱的枣树危害严重,说明其危害与枣园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及时采取修剪、除草、耕翻松土、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农业措施,加强枣园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的抗虫性,可有效预防红缘天牛的危害。
2.2 人工物理防控
结合冬季修剪及时剪除衰弱枝、枯死枝,特别是要注意将枣园周围上一年修剪下来的各种树木枝条集中烧毁,减少虫口基数。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捉杀灭成虫。幼虫期采用铁丝、细螺丝刀等刺入幼虫危害隧道刺杀幼虫进行防治。利用成虫产卵于枝条后,卵粒裸露的习性,用刷子刷布卵枝条,效果良好。也可以于红缘天牛成虫羽化产卵期间,在枣园周围放一些春季修剪下来的枣树、酸枣、刺槐、苹果、梨、枸杞、沙枣等植物枝条诱集红缘天牛产卵后,集中销毁,达到防控目的。
2.3 化学防控
2.3.1 成虫期 根据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而且成虫一般在白天活动,飞翔能力较弱,可在6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盛发期结合防治枣树其他害虫,对枝干重喷10%吡虫啉1500~2500倍液、5%来福灵1500~3000倍液或绿色威雷300~400倍液,或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控,效果良好。
2.3.2 幼虫期 红缘天牛幼虫期最长,危害隐蔽,受天敌和环境影响最小。选择具有内吸传导性、扩散渗透能力和触杀能力较强与胃毒作用的药剂,如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配制成5倍液,进行干基打孔注射防治效果较好。具体办法是在7月上旬幼虫发生初期,在离地面10~30cm高的主干上,围绕树干中心,根据树龄大小选择2~4个点,用5mm以下的钻头向下倾斜45°角钻孔,用注射器将配好的药液注入钻孔,每孔注射2~4ml[3]。
2.4 生物防控
通过释放天敌控制红缘天牛的危害。红缘天牛的天敌主要有: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廖氏皂莫跳小蜂(Zaommoencyrtus liaoi(Trjapitzin)),赤腹茧蜂(Iphiaulax imposter(Scopoli))和杨蛀姬蜂(Schreineria populnea(Giraud))[6]。
[1]张世权.华北天牛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50.
[2]刘长海,阎锡海,等.陕北枣区发现红缘天牛危害枣树[J].植物保护,2002,28(6):58.
[3]郭百平,王子科.沙棘红缘天牛的危害与防治[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8,(4):34-35.
[4]王大洲,王金华.红缘天牛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2,(4):30.
[5]范仁俊,董晋明,等.沙棘红缘天牛综台防治[J].山西农业科学,l993,2l(1).
[6]李占文,孙惠芳,等.宁夏灵武长枣区红缘天牛的危害及其寄生天敌调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