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市水稻“坐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2-04-10徐永进

湖北植保 2012年5期
关键词:恩施市通透性分蘖

王 进 徐永进

(1.恩施市崔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445015; 2.恩施市农技推广中心 445000)

恩施市属一季中稻区,每年水稻秧苗移栽大田后,过了返青期,都会有部分稻株出现“坐蔸”,也有叫“僵苗”。表现明显的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禾苗簇生,少分蘖或不分蘖,叶片发红或发黄,自下而上从叶尖到基部变黄色至黄褐色枯死。严重的全田叶片变成红褐色,远望如火烧焦状。无经验农户误以为是稻瘟病而喷药防治,打了不少的药也不见好转。2012年6月~7月分别接到盛家坝乡湾田村、崔坝镇公龙村、三岔莲花池村村民电话,赴现场调查,未见病虫危害,拔取稻株,可见稻根呈黄褐色至黑色,部分稻根坏死、发臭,新根极少或完全无新根。经现场对比分析和结合栽培管理措施综合分析,诊断为水稻生理病害—坐蔸。一般发病早的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施肥水平的调整,可逐渐转入正常生长,但最终会因早期的有效分蘖少,而有效穗数不足,穗小、粒轻等原因,造成严重减产。

1 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冷浸、烂糊致缺钾

发生此类坐蔸的稻田,以冷浸田、烂糊田(沼泽化田)为主。冷浸田,地下泉,水温低,根系受寒,根系活力差,阻碍水稻根系正常生长发育,钾的吸收利用率低;烂糊田,土壤沼泽化,地面长期积水,泥脚深,排水困难,土壤通气性不良。这两种类型土壤,都是因为水温偏低,泥脚深,扎不下根或不扎根,致水稻根系活力差,农户在水稻分蘖期又缺乏施钾肥的习惯,因严重缺钾而坐蔸。

1.2 整田不当,过迟或粗放

近年来由于种粮效益不高,为减少耕作成本,在水稻收获后,除少数冬种田外,纯种水稻的农田极少犁翻冬晒。冬季杂草大量生长,来年春季抛栽水稻前才一次性耕翻整田,而且翻耕质量差,未均匀深埋杂草或有机肥,集中在土壤浅层的未腐烂的杂草、有机肥,在嫌气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硫化氢、沼气和亚铁类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根系,阻碍根系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

1.3 施肥不当,根系中毒

整田时埋压的杂草未充分腐熟,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如牛粪、青草沃肥等,施到大田后都有一个嫌气腐熟过程,产生大量的有机酸、硫化氢、沼气和亚铁类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根系。

1.4 洪水淹田,根系不透气

2012年三岔莲花池、崔坝公龙,地处盆地小平原,虽然是成熟的黄棕壤土,但由于地势低畦,受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连续强降雨,受洪水淹没,排水沟严重淤塞,排水不畅,长期积水,当洪水消退后,洪水中的细泥沉淀在稻田泥表,致土壤通透性差,形成烂根坐蔸。

2 预防措施

2.1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完善排灌水系统

结合当地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和沃土计划,充分利用秋、冬季农闲时节,有计划地组织农户优先针对排水不畅的农田进行排、灌系统改造和完善。逐步建成灌能及时、排能彻底,明水可排、暗水可滤的高产稻田。

2.2 犁翻冬晒,增强土壤通透性

水稻收获后至立冬节气前后,最迟不超过冬至节气,对所有冬闲农田先开沟,排净田水,晒干田土,再进行犁翻冬晒,以疏松、增厚土层,促进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氧化分解和下渗。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水、旱轮作。

2.3 提早整田,施足底肥

在早春雨水节气后至抛栽前20d,抓住降雨的有利时机进行粗整田,将杂草和有机肥均匀埋压,促进腐熟分解。对施用杂草沃肥和其它农家肥多的红、黄壤酸性稻田,在整田前每667m2措施生石灰粉30 kg~50kg,可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并中和土壤酸度,消除有毒物质。提早整田还可以促进杂草种子提早萌发,提早处理,减轻水稻移栽后的杂草为害。在移栽前2d~3d,全田撒施速效氮肥碳铵25kg和磷肥25kg,随后精细整田,过1d~2d,待浑泥水沉降后,保留露泥皮浅水移栽。

3 补救措施

3.1 排水晒田,改善根部通气状况

发病田块应立即开好沟,围沟、腰沟要沟相连,沟沟相通,充分排水,适度晒田。对烂糊田、冷浸田则应重晒,以促进水稻根部通气良好,增强根系活力,并促进有毒物质氧化或下渗,降低或消除对水稻根系的毒害。

3.2 增钾,调节土壤酸碱度

排出田水后,然后每667m2稻田措施草木灰100kg~150kg,增钾,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消除土壤中有毒物质,促进有机质分解,同时草木灰含有大量钾,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3.3 追施叶面肥,促进分蘖成穗

在排水、适度晒田的同时,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施用量一定要严格,每667m2100g~150g,兑水60kg均匀喷于水稻地上部叶面,并隔7d喷一次,连续喷施2次~3次。回水后,要视前期所施肥料种类、数量及禾苗生长情况,适量撒施优质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尤其要重视磷、钾的配合施用,以促进分蘖生长,增加有效穗数,争取穗大、粒重,确保水稻产量。

3.4 中耕除草,增强土壤通透性

对受洪水淹没,排水不畅,洪水消退后,水中细泥沉淀在稻田表皮,稻田表面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差导致坐蔸的田,除采用上述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外,还要采用中耕除草。具体操作方法:下田用脚踩泥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通透性,同时去除田间杂草,减少杂草争肥、争光。

猜你喜欢

恩施市通透性分蘖
甲基苯丙胺对大鼠心脏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初探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红景天苷对氯气暴露致急性肺损伤肺血管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探索——以恩施市屯堡乡为例
猪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基因siRNA载体构建及干扰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