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生命放飞个性
2012-04-09阮琴
阮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潜在的个性。教师必须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挖掘孩子的内在潜质,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增强学习自信
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喜悦,就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在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难度高的课会令一些同学感到头疼,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例如,学习苏教版《云房子》一文的第二小节,学生们把自己当作一群小鸟,也来造新的云房子。一位学生小声说:“还会有什么云房子呢?我不会造。”于是,我微笑着走到他身边说:“老师相信别人能行,你也一定能行。为什么不试一试?”这位学生感到老师很关心他,树立了信心。经过一番思考,他画出了一个像喇叭花一样的云房子。接着,我又启发他发挥想象,造出一些与书本中不同的新颖的云房子。他冥思苦想,兴致很高,设计出像面包一样的云房子、像宝塔一样的云房子、像冰淇淋一样的云房子等。我把他造的云房子介绍给全班同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可见,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潜质,关键是他们是否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如果能抓住契机,鼓励他们,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体验成功的快乐,可使他们的求异、求精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引导独特体验
语文课是学生个性驰骋的领域,在不同的学习中,所产生的感受、体验、理解必然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理解与他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密切关联。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这种学生独立自主的感悟、体验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应当珍视、尊重并大力鼓励,因为它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狐狸和乌鸦》,在探究乌鸦被骗后的心理活动时,学生反响强烈,思维活跃,感悟生动、丰富、独特而有创意。
生:乌鸦想:“该死的狐狸,骗走了我的肉,我非打死你不可。”
生:乌鸦想:“狡猾的狐狸,骗走了别人的东西,肯定没有好下场!”
生:乌鸦想:“唉,都怪我自己,听信了狐狸的花言巧语,我真该死!”生:乌鸦想:“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这是学生个性化的主观感受,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流露,是学生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三、提倡延时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多采用延时性评价。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评价,势必扼杀了其它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性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一位教师让学生找出“麻雀、老虎、狮子、狐狸”中不属同类的一个词,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麻雀”,理由是老虎、狮子、狐狸都是兽类,麻雀是鸟类。教师不忙评价,还问:“还有其他原因吗?”于是学生又说:“麻雀有翅膀,会飞;其他三种没有翅膀,不会飞。”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们说:“麻雀爱吃粮食,老虎他们爱吃肉。”“麻雀是母亲下的蛋孵出来的,另外三个不是。”“麻雀只有两只脚,其他三个却有四只脚。”……试想,如果教师运用即时评价而不是延时性评价,学生能有如此富有个性的思维,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吗?
语文教学只有具有个性,才能具有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激活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心灵生命,从而唤醒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体验人生意义,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天目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