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被教学任务游离出的“孤魂”
2012-04-09金钧
金钧
每次上完课,有多少教师会扪心自问:在这节课,学生能接受授课内容吗?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吗?还有哪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学生学得快乐吗?事实上许多教师会自问:我完成教学任务了吗?甚至会这样自慰:我终于完成教学任务了!什么是教学任务?陈新宇主编的《中学教育学》中认为:“教学任务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教学任务体现层次性:学校教学的总任务——学科的教学任务——课堂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更确切地说,教学任务并不是一个教育学概念,在许多教育学专著中并没有教学任务一说。
施良方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文中强调:“教师的所有努力是为了学生进步,教学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学生进步上,而不是体现在教师有无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上,然而‘学生进步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一是注重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的预期目标;二是注重体验的过程性目标;三是注重创造的表现性目标。”可是教学任务正在演化成为任务教学,教师在一堂课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中主要是知识目标,教师就是为了完成这个知识目标而对课堂进行掌控。过度追求知识目标,实质上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课堂教学缩影,从而使一个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目的沦陷为仅有知识目标的教学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可以忽视能力的培训和情感的升华。课堂教学正在被教学任务折磨得面目全非,在远离教学目的的同时,却在深入许多教师心中,而能在教师心中植入,必然有一股力量在怂恿,甚至推波助澜。
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就是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精彩,如果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其评价必然会受到冲击,甚至会怀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边在提倡生成,而生成必然需要时间来催化,另一边却被教学任务的时间精确性所束缚,这是一个非常滑稽的观点。在公开课、优质课中,不管如何作秀,也不敢冒犯教学任务的威严。可以为生成进行预设,可以为精彩进行哗众,可以为探究进行伪造,可以为迎合进行造势,但绝不敢为生成、精彩、探究、迎合而漠视教学任务这位“大员”。不管评价怎么改变,教学任务依然是领头雁,没有生成、精彩、探究、迎合的课,给予的评价很可能是:平淡,而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给予的评价就是:失败。失败与平淡之间,这不需要选择就会有选择的答案。
公开课、优质课中如此注重教学任务,那日常课教学中呢?没有人直接参与评价,是否就会让教学任务有所让位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日常课教学中对教学任务更为注重。在公开课、优质课中,或多或少要给作秀一点时间,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作秀也不需要了,把所有的教学时间都给了教学任务。
新课标一再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能在课堂中得到尽可能地发展。可教师在课堂被教学任务所束缚:为教学任务可忽视学生的接受状态;为教学任务可忽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问题;为教学任务而一心只想着预设性目标的达到可忽视能力的培养;为教学任务可漠视学生的情感需要等。日常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又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即便让学生展开讨论,也往往草草收兵,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人统计教师在一节课向学生问了上百个“为什么”,而这些“为什么”基本上都是都是教师的自问自答,许多课堂教学就像是教师的独角戏,自演自乐,而学生仅是观众,一节课讲完,就像一部电影结束,从头到尾,学生只有一个工作: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很少去想为什么,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思维的火花很少被点燃,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情感能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日常课的教学任务中体现出的各种教育问题,集中体现在对教学时间的处理上。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内,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成为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风向标。教师是如何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有效性呢?要么把知识精炼成压缩饼干,让学生自己化时间去消化;要么对课堂教学一再简练,最后只留下知识教学;要么占据学生下课时间,通过拖延课堂来完成教学任务;要么通过抢占其它自学课时间,来给教学任务结一个凤尾等。不管采用何用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都是忽视学生的体现,都是有违新课程理念的。可是有些做法竟然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视为敬业精神的楷模,这无疑为教学任务的畸形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对教学任务的盲目追求,必然会让教师离教材的本意越来越远,也越来越偏离真正的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更在疏长,造成了教师成为了在课堂上貌似众星捧月,而实际上却是孤家寡人的演说,教师成为了课堂上被游离的孤魂。这样的“游离”是教师一手造成的,当在指责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时,不妨反思一下,学生的游离其实是教师游离课程理念的反映,是教师缺失课程能力的体现。当师生都游离在课堂之外,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一定是苍白的。掌握教材内容并不显得就已经融入课程,真正融入课程,应该具有课程理解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操作能力、课程反思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情感体验能力等。可是许多教师往往把课程能力定位于前三种能力,对后三种能力普遍缺失。这正是教师游离于课程之外的内因所在,特别是缺失课程情感体验能力,造成了课堂“无情可动”,课堂成为了知识的集装码头,没有情感的粘合剂,知识就是一个个集装箱。授受教育是学生精神发育史中最为重要的滋养,可是一旦教育缺失情感体验,就失去了其本真。从某种意义上讲,融入课堂就是教师的情感源与学生情感接受库之间的交流,单纯知识不可能发生融合交流的心理场。教师也只有付出情感之后,才会真正体味教育的真谛,才会是一个真正幸福的老师。也能真正融入课程。否则一直会是一位游离在课程外的“孤魂”。而这只“孤魂”正在被教学任务欺骗得开始自我欺骗。
不得不承认,现在许多教师就是一台高倍镜,把许多教育的细节问题都放大了,成为了主要的显像,反而把教育的大局放大出了视野。对教学任务的认识就是如此,教学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大局,把焦点都集中到了教学任务上,无疑是在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孤魂。所谓面对学生、面对教材,其实都没有真正面对,反而是游离在学生和教材之外,期待教师能真正融入学生、融入教材,而不再是一个个孤魂。当然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不需要教学任务,正如周彬在《课堂密码》一书中告诫:“如果完全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教学进度,恐怕一学期下来,没有几个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这里只是表达一个观点,课堂教学需要任务,但如果教师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去实行任务教学,那么正如教育需要考试,而当考试成为教育的主体时,应试教育也就顺势而生,当然两者本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单位:浙江诸暨市草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