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大学理念及其办学实绩
2012-04-09吴雪玲
吴雪玲,郭 勇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东佛山528300)
胡适的大学理念及其办学实绩
吴雪玲,郭 勇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1;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广东佛山528300)
胡适早年留美期间就提出过“建设一流大学”的口号,为实现此理想,胡适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在北大任教多年并曾担任中国公学和北京大学校长。在教和在任期间,胡适以欧美一流大学为蓝本,对两所大学进行改造,反对政治势力对大学的干预,主张教授治学,重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措施,在大学治理结构上,主张实行欧美大学的“三会制”,同时作为校长的他心系国家命运,关心学生发展,体现了一个教育家所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胡适 一流大学 大学理念 北大
“建设一流大学”一时众说纷纭,面对迷雾,我们不妨以历史关照现实。民国时期众多的教育家坚守教育救国的志向,为中国教育奔走相告,胡适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早在胡适留学美国时,针对当时盲目出洋留学及忽视国内大学建设的现状,青年胡适慷慨激昂地写下《非留学篇》,提出要建设“与于世界有名大学之列”①胡适:《非留学篇》,见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第3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的大学,胡适为实现此理想奋斗终生。胡适的大学理想具体实践在他任职中国公学和北京大学期间,从胡适对这两所学校(一所公立,一所私立)改造的实绩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建设一流大学的启示。
一、胡适所追求的大学精神——独立与自由
关于大学的本质或许很难有明确统一的答案,但毋庸置疑,人们普遍认为大学是“追寻真理的场所”,大学的理念应该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这也是民国留洋归来的一批教育家上下求索的大学之道。
“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第28页,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学术自治被称为大学之魂。胡适认为中国的太学也曾盛极一时,然而却因为政治问题不能延续,而欧美国家的历史远没有中国长久,却有长远历史的大学,这是“因为人家的大学有独立的财团,独立的学风,有坚强的组织,有优良的图书保管,再加上教授可以独立自由继续的研究,和坚强的校友会组织,所以就能历代相传,悠久勿替”。“只有在自由独立的原则下,才能有高价值的创造”③胡适:《谈谈大学》,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316、31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而反观中国自汉代以来的官学太学,由于受政府控制,随着朝代的变更而变更,最终不能延续。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大学很难成为一流大学,基于此,胡适认为大学应当独立于政治,以保障其发展不受干扰。
1927年胡适致信蔡元培坚决反对“党化教育”。1937年胡适应邀参加国民党召开的第一期庐山谈话会,他主张教育独立,多次强调“现任官吏不得作公私立大学校长、董事长;更不得滥用政治势力以国家公款津贴所长的学校”④胡适:《胡适日记全编》(第6册),第69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947年在他拟订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中呼吁修正现行大学制度,“多多减除行政衙门的干涉,多多增加学术机关的自由和责任”⑤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236页。。胡适所主张的大学独立,保持其纯洁性和独立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在于反对国民党对学校学术自由的压制,另一方面,教育独立于政治其关注点在于主张教育家办学,“管教育的人必须懂教育,各级各类校长不能随意的让一些官员来担任,教育家办学是一个永恒的真理”①韩清林、李运昌:《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论析》,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5期。。
胡适在强调教育独立的同时还主张学术自由。1946年胡适担任北大校长时,仍始终不渝地坚持学术自由的思想,他容许当时各种学派的思想自由辩论,如哲学系所设课程,既有宣扬大陆理性主义、新黑格尔学派、新康德学派的学科,也有提倡新实在论、逻辑实在论、实用主义、唯意志论的内容。尽管胡适不太赞成马列主义思想,但他还是容许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开设。学术的魅力就在于争论中产生真理,交融中滋养繁荣,古今中外的众多实例证明没有百家争鸣的氛围,就没有百花齐放的学术。
正是包括胡适在内的一批有胆识的教育家,主张教育独立于政治、党派,才保证了北大清华等大学在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中获得发展,大学精神得以弘扬。
在中国公学,对于“中国公学事件”——私立大学受到反动政府的渗透而面临学校制度和校园文化的摧毁、学术自由和教育独立的理念面临重大危机的事件,胡适立场坚定,他不仅同情中国公学校长以死殉校的悲壮事迹,而且还积极参与到“中国新公学”运动中去,担任公学英文教员,并在1928-1930年担任公学校长,短短几年使中国公学面貌焕然一新。1930年,当时的公学校董会董事长蔡元培致信胡适,称“两年多的中公,无论从学生数量上或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何人,到于今不能不承认中国公学是中国较好的大学。然而这是两年前将近破产的学校,把这个学校从破产中救了出来,使他有很大的发展,这是先生两年多的努力”。②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第86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可见,由于胡适办学有方,很快将一所濒于倒闭的中国公学建成一所颇具规模的现代大学。学生人数一年之间由300余人而激增到1 300余人。③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第66页,三联书店2006年版。
在北大,胡适等教育家拼死维持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坚决与反动政府作斗争,尽力排除政治势力对北大的不当干预。在当时政治动荡的情况下,北大还能取得20世纪30年代“中兴”的成绩,离不开胡适这位主将的功劳。曾为北京大学教授的陶希圣在回忆30年代的北大时说:“北大六年的安定,乃至国立八校六年的延续,没有梦麟与适之的存在与活动,是想象不到的。”④吴相湘:《民国百人传(一)》,第88页,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二、胡适的大学教学管理理念与实践
胡适主张弹性学制,认为弹性学制能“发展青年个性,使得选择自由”,在修业年限上,“大学也有四年、五年、六年的不同”,⑤胡适:《对于新学制的感想》,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78页。对于升级或转学都比较灵活。1919年在胡适等人的主张下,北大改用选科制和分系法。同时,胡适针对当时北大严进宽出的状况,主张严格考试。在1921年北大开学典礼上说:“外界有人说:北大是一道很高的门限,很难爬起来,很容易跨出去。这确是实在的情况……但年来因有种种风潮,学校生命几致不能维持,故考试不严,纪律很难照顾周到,学生修业年限满了,很容易就毕业去了。”⑥胡适:《在北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见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第134页。为此,他还指出一些具体的严格考试的方法,如将试卷密封后交教员批阅,考试的范围不一定限于书本,只要考查学生是否达应有的程度。弹性学制是为了迎合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那么严格考试制度则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二者可谓刚柔相济。
胡适还强调文理渗透,强调学生要掌握全面知识。胡适批判当时文科生不问实科,理工科不懂文科的现状,教育他的学生文理并进才能有所大成。“沟通文理”的“目的是要使文科学生多懂得一些科学,不致流为空虚,使理科学生多研究一点人生基础观念,不致流为陋隘”。并认为“这种制度是世界最新的制度,美国之大学以‘文理院’为基本,即是此意”。⑦胡适:《论大学学制》,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60页。胡适在给吴健雄的信中说“凡第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故能有大成功。”⑧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册),第70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胡适特别强调大学高等学问的研究。早在留学美国时,胡适注意到欧美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主张在大学里设“毕业院”,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研究生院”。他认为,“毕业院为高等学问之中心……各国于学问,其有所成就者,多由毕业院出者也。”①胡适:《非留学篇》,见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第36页。具有高水平的研究生院这也是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实践已然证明胡适当时的主张是具有前瞻性的。1917年的北大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胡适作了《大学与中国高等学问之关系》的讲演,阐述了关于大学在保留储积高级文化知识和人才,精研开拓科学,创造国家新文化的重要作用的思想,提出要用西方现代大学的模式来整顿北大,把北大变成现代化的大学。②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第307、313页,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1920年北大开学典礼上,胡适说:“希望北大的同人一齐用全力向‘提高’这方面做工夫。要创造文化、学术及思想,惟有真提高才能真普及。”③胡适:《提高与普及》,见白吉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第127页。胡适提倡“输入学理,整理国故”,1922年在北大设立国学研究所,不断地提倡大学要向发展研究的方向努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新北大各种门类的研究所或者研究学会纷纷崛起,特别是文科,在胡适的直接领导或影响下,各科研究所相继成立。④黄艾仁:《胡适与北京大学》,见耿云志、闻黎明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第338页。1932年,北大又在中国率先成立研究院,成为北大及国内外大学毕业生继续研究高深学术的场所,明文规定:北大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陶融健全品格为职志。⑤阿子:《谈胡适的教育思想》,载《张家口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这一思想更是在1947年提出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中得到延续:“今后的中国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去发展。凡能训练研究工作的人才的,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研究的科学研究的,才是真正的大学”。⑥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23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这里,胡适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建造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研究型大学。担任北大校长后,胡适有一个重要设想——在北大建立一个原子能研究中心,但此时的国民政府忙于内战,胡适的这一颇有雄心的计划只能搁浅。胡适执掌中国公学时设立奖学金,提倡组织各种研究会,创办《吴淞月刊》,鼓励学生读书和从事学术,使中国公学进入黄金发展时期。⑦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第307、313页,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胡适始终把学生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中心环节。胡适的主张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观察,独立判断的能力”⑧胡适:《实验主义》,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第147、486-488、2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及各种社会所需要的能力的人。胡适强调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人格和贡献社会的统一,使个人的“自由意志”与“负责任”、“担干系”结合起来,在批评和改造社会中获得人格的真正独立。⑨胡适:《实验主义》,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第147、486-488、2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胡适也把个人兴趣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认为兴趣不但与责任心不相冲突,并且可以补助责任心。
二是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强调“兴趣第一”的原则。他说:“做学问不要去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要着眼到将来的职业,不要趋时髦,要看清楚自己宜于做什么,才去学什么。”⑩耿云志:《胡适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见耿云志编:《胡适研究论稿》,第20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他认为,只有努力发现并学习与自己的兴趣、才能相近的学科,才能尽力发挥自己的天才潜力,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他说:“若是学校的生活能使学生天天发生新兴趣,他自然不想做不道德的事了,这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真正的道德教育在于使人对于正当的生活发生兴趣,在于养成对于所做的事发生兴趣的习惯。”⑪胡适:《实验主义》,见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第147、486-488、24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胡适对此的认识可谓清醒。
三是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胡适一贯主张“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学习方法,这十个字是科学治学方法的很好概括,既包含了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地想象,同时又要脚踏实地、刻苦地钻研这两方面的内容。他经常不遗余力地向学生宣传这个方法,使许多学生受益不少。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便是其中一位,吴在国内外的几次学术演讲上都说她的证明方法得益于胡的治学方法。她说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父亲,另一个就是胡适。⑫江才健:《吴健雄传》,第2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此外,胡适还重视帮助贫困子弟求学深造。进入北大不久,便与北大会计课职员郑阳和发起成立“成美学会”,擘划章程,带头捐款,效古君子成人之美之意,资助热心向学而家境贫寒的子弟,得到蔡元培、章士钊、王景春等人的赞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在高校设置奖学金制度的先河”①刘克选、方明东:《北大与清华——中国两所著名高等学府的历史与风格》,第337页。。
三、胡适的大学教务管理理念与实践
如何管理大学,胡适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在学校的治理结构方面,胡适效法欧美一流大学的做法,试图将西方的大学治理模式移植到中国的大学中来。胡适在多次演讲中称羡欧美大学的“三会制”,即董事会、教授会、校友会。其中,董事会保证大学的独立,使大学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教授会,是教授治校的管理机构;校友会,是全力支持母校且与社会全方位联系的政治经济实力团体。
尽管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难以完全实行“三会制”,二三十年代的北大和清华却也做了一些尝试,并且取得了初步成功。1917年初到北大的胡适就提议,北大应当试着实行类似于欧美大学教授会的“教授治校”,仿效美国大学建制实行各科教授会制度,建立评议会,并以创议人的身份拟定详细章程。胡适的建议得到蔡元培的肯定并采纳,1917年北大成立评议会。1931年,胡适任北大文学院长时期又与校长蒋梦麟共同拟定了北大发展计划,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并成立了校务委员会。胡适在《回顾与反思》中写道:“从校长学长独裁制变为‘教授治校’制;这个变迁的功效在于:(一)增加教员对于学校的兴趣与情谊;(二)利用多方面的才智;(三)使学校的基础稳固,不致因校长或学长的动摇而动摇全体。”②胡适:《回顾与反思》,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104页。评议会决定学校的重大决策,不致因领导人的好恶、变更而影响学校发展的连贯性,保持了大学平稳持续的发展。教授会打破了受政府官僚体制制约和影响的旧有学校管理制度,确立了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新体制,对于维持大学稳定与进步有重大意义。
对人才的重视是每一所成功大学的通行做法。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家耳熟能详,胡适也有类似表述:“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设备固然重要,学人更为重要。”③胡适:《发展科学的重任与远路》,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786页。
胡适极其重视一流人才的作用,在办学中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认为要办出一所一流大学,非得有一流的师资不可。胡适指出:“学术的发达,人才是第一要件,我们必须集中第一流的人才,替他们造成最适宜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可以自己做研究,使他们可以替全国训练将来的师资与工作人员。”对此,胡适曾以芝加哥大学为例来说明一流师资对于办好一所一流大学的重要性,芝加哥大学在办校之初就以高薪聘请世界一流人物,美国没有的就到欧洲去选,“一年之后,人才齐备了,设备够用了,开学之日,芝加哥大学就被公认为第一流大学。”④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见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第237、238页。
胡适在组建教师队伍时,用人可谓独具慧眼,不以学历、出身背景论人才,唯才是举,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上海公学,“胡适聘请教授,兼容并包有蔡元培作风,不分派别,不限资格”。⑤罗尔纲:《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第66页。破格聘用只有高小学历却自学成才的沈从文到中国公学任教,一时传为佳话。胡适在中国公学任职时聘到的著名教授有杨亮功、叶公超、罗隆基、梁实秋、郑振铎等近30人。⑥白吉庵:《胡适传》,第2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在这些明师指导下,中国公学面貌焕然一新。刚进北大不久,胡适即强调一流学者的延聘,在他的精心罗致及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下,他到北大第一年就聘请30多名流学者到北大任教,30年代蒋梦麟初任北大校长时,蒋梦麟负责“辞退旧人”,胡适专管“选聘新人”。胡适作为文科院长积极引荐人才,经他手所请的知名学者有钱穆、马叙伦、汤用彤、俞平伯、梁实秋、闻一多、叶公超等人,以及理学院的一些教授如丁文江、饶毓泰、吴大猷等,强大的师资力量成为“北大中兴”的保证。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有些知名学人不宜教课,胡适建议设“研究教授”,①以充分发挥其个人所长。胡适把教授分为研究教授与专任教授两种,研究教授以对所治学术有贡献,担任学术研究及指导学生,专任教授专任讲课、研究及指导学生。两类教授的授课时数与年薪均有所不同,但均保证发全薪,并规定无论研究教授或专任教授在应聘期间,均不得在校外兼任教学及教务工作,以保证北大的教学质量。由于胡适对教师的重视并形成一套聘请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度,北大才能汇聚众多的名流学者。
在中国公学任校长时,胡适察觉到学校行政系统职责不明,效率不高,则建议任命或直接任命了副校长杨亮功和总务处、教务处等部门负责人,然后放心地把权力交给他们,仅过问学校重要事务,做到了以无为而治之名,行标本兼治之实。为减少学校经费,胡适精简学校机构,只留14名职员。由于分工明确,授权适当,公学职员虽少,办事效率却提高很多,这成为公学由衰转盛的重要保证。
由于时代所限,民国时期一批教育家的思想超越了当时的实际需求,种种教育理念缺乏成熟的条件做支撑,因而其教育理念难以付诸实践并取得预想的效果。胡适的一流大学理想同样如此,不少做法未能取得实效,有些则一直未能实施,可谓英雄气短。但历史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前人未能走完的路后人总归是要走的。
【责任编辑:王建平】
Hu Shih'University Ideal and Practice
(By WU Xue-ling,GUO Yong)
Hu Shih advocated“building first-class university in China”when he was studing in the US.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ideal,he committed himself to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after returning home.He modele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to transform two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a College and Peking University).He opposed political forces to interfere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advocated the mode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by professors and scholars,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and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took hardness and softness management measures,and advoc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three organizations system”in the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As a university president,he cared about the national destiny,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u Shih;first-class university;university idea;Peking University
吴雪玲(1964—),女,广东饶平人,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2011-12-20
G649.29
A
1000-5455(2012)04-0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