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与媒介人物准社会关系研究的多重理论视角
2012-04-09阴军莉
阴军莉
(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北京100024)
受众与媒介人物准社会关系研究的多重理论视角
阴军莉
(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北京100024)
准社会关系主要用以说明受众与媒介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受众对媒介人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单向性和想像性是准社会关系的两大特点。作者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理解准社会关系的视角大致有以下三类,分别是传播学视角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人际关系学视角的不确定性减少理论,以及人格心理学视角的依恋理论。希望对后继研究者具有借鉴作用。
准社会关系;受众;媒介人物;理论视角
准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 ship)主要用来说明受众与媒介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受众对媒介人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与真实的社会关系在某些规则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这种以大众媒介为介质建立起来的关系并不符合真正意义上“关系”的概念。因为在准社会关系中,信息流动是单向的,关系双方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互动。对于传者一方来说,受众只是其信息的传播对象而已,双方仅存在普通的传受关系。对于受众一方来说,媒介人物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有可能是其在媒介中的熟人、亲戚或者朋友等,如果在媒介上定期见不到该媒介人物,受众会有所期待甚至是想念。受众所体验的这一层关系,并不为传者所知,但对受众来说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单向性和想像性是准社会关系区别于真实社会关系的两个特点。真实的社会关系是双方彼此互动的,双方在信息上具有相对平等性,而准社会交往双方没有发生双向互动,在信息上也完全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一方对另一方了解很多,但反过来却并非如此。真实的社会关系发生于现实的物理世界,双方是借助于特定的媒介,在特定的物理空间展开的关系。而准社会关系是发生于受众头脑中的一种主观体验。当“关系”双方跨越想像关系而进入现实之时,准社会关系就转变为真实的社会关系。例如当受众与媒介人物有真实的接触以后,准社会关系就不再存在了,或者当受众不喜欢这个关系时,他们会通过不再观看这个节目或明星,以中断准社会关系。
准社会关系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Horton于1956年在《精神病学》杂志上提出来的,但是却一直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直到1972年,研究者才发现了准社会关系在传播学中的价值。此后,传播学者便开始思考并深入探讨受众与媒介人物形成准社会关系的内在原因。McQuail首先从传播学的角度,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理解准社会关系。后来逐渐有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理解视角,如从受众人格特点的角度、从受众人际关系特点的角度来理解准社会关系。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文献,对准社会关系的重要理论视角进行概述,希望能为同行们的研究提供理论帮助。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准社会关系
准社会关系最初是一个心理学的话题,但并未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直到20世纪70年代,大众媒介的一些研究验证了准社会关系的存在,尤其是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后,准社会关系的研究才逐渐展开。
McQuail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调查了范围包括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青年冒险电视剧等六种节目,不仅归纳了各种类型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的特点,而且抽出了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基本类型,即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测效用。其中人际关系包括两种,一种是准社会关系,是观众对节目中人物、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类似于熟人或朋友的感觉;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等。McQuail特别强调,准社会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关系的心理需求。
McQuail总结出的特点与Horton当初提出的许多方面不谋而合。Horton在1956年在提到“准社会关系对受众的意义”时,指出受众通过建立准社会关系可能使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①这一补偿性的观点得到后继研究者在不同背景下的验证。Horton同时也指出,媒介中呈现出的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是对现实社会角色的反映,受众可以把通过媒介人物获得的言行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这对于受众的真实生活是非常有益的。Horton的这些观念均体现在McQuail归纳出来的类型,如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等。
在McQuail的影响下,许多研究者运用实证法来探讨准社会关系对于受众需求的满足情况。从而产生了“缺陷论”和“通用范式论”两种争论。一方面认为那些最有可能大量接触媒介、大量从事准社会关系的受众,是因为受环境制约或人格缺陷,从准社会关系中寻求补偿以满足社会生活中未能实现的交往需要,一些研究也表明孤独的人往往用更多的时间接触媒介,以改变由孤独带来的负面情感。而另一些人认为,准社会关系来源于受众与媒介人物更普遍意义上的情感联结。受众跟媒介人物的准社会关系与面对面的交往渠道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②。
准社会关系研究自从进入传播学研究者视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的传统之下进行的,而且多数准社会关系研究都是某项大型研究中的一部分。由于把准社会关系看作是受众使用媒介而获得满足的过程,对于准社会关系的测量也倾向于了解受众使用媒介的各种动机。
二、不确定性减少理论视角下的准社会关系
不确定性减少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URT)属于人际关系学的理论范畴。最早由Charles Berger和Richard Cala brese于1975年提出,以此来解释陌生人在第一次互动时如何通过信息传播来降低人们之间的不确定性。当人们第一次相遇时,通常最关心的是如何从他们的传播中获取意义,以提高可预测性。
借助不确定性减少理论的视角来理解准社会关系,也是在“缺陷论”和“通用范式论”的争论声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新视角。该视角认为无论是在真实社会环境还是准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认知发展过程是相同的,随着交往的增多,交往双方的不确定感随之减少,双方的关系便会随之加强,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社会关系和准社会关系。
不确定性减少理论认为准社会关系与真实社会关系遵循的原理,把准社会关系看作是真实社会关系的延伸,支持“通用范式论”这一理论视角。Perse和Rubin于1989年对肥皂剧观众的准社会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观众与剧中人物认识的时间与准社会关系程度存在正向相关关系。③Rubin后来也曾指出,无论是真实社会关系,还是准社会关系,随着不确定性的减少,双方的吸引力会随之增加。研究者Tim Cole也于1999年指出,随着不确定性的减少,人们的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确定性减少了,喜欢的程度就增加了。在你能够预测到对方行为的时候,关系就会建立起来。准社会关系具有相同的形成过程,随着受众对媒介人物的不确定性的减少,他们会感觉到与媒介人物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从而更加喜欢媒介人物。④
用不确定性减少理论来解释准社会关系的研究者,认为无论是在真实社会环境还是准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认知发展过程是相同的。也确实有实证支持,随着交往双方确定感的增加,双方的关系也会随之加强。
三、依恋理论视角下的准社会关系
依恋属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依恋一词最初仅针对于婴幼儿,指婴幼儿与抚养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关系,依恋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儿童成人以后的生活,对心理发展影响很大。
Ainsworth和同事测查并划分了三大依恋类型,分别是回避型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和焦虑一矛盾型关系。⑤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成人以后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成人以后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焦虑一矛盾型关系的孩子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害怕陌生环境。成人以后很想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
Wiess于1982指出,受众与电视人物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成人依恋的三个基本特点。首先,个人将试图减少自己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即会主动寻求接近。已有研究证明人们喜欢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公众人物,不仅收集有关他们的琐事、专门录制他们的节目,有时甚至会通过粉丝信件或亲自与公众人物取得联系。第二,依恋对象的出现会提供一种安全感,即安全的基地。有研究发现建立友谊是许多观众的观看动机。此外,Perse发现,当观看新闻时感觉到愉悦时,观众更可能与新闻主持人建立起准社会关系。第三,当与依恋对象产生分离时,很快就会产生某种对抗行为,即分离抗拒。例如,ABC在1994–1995期间播出了题为“我所谓的生活”的电视剧,观众对此好评如潮。但在后面19集的节目被取消的时候,一位观众发起要恢复这一电视剧的呼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由于观众即将与他们喜欢的媒介人物产生分离,所以可能会出现抗拒行为。在对依恋类型与准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否存在关系的研究中,Tim Cole通过对115名学生的调查发现,焦虑矛盾型依恋者的准社会关系得分显著高于回避型依恋者,安全型依恋者得分处于中间水平,三种依恋类型的被试的准社会关系得分差异显著,这表明依恋类型与准社会关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总之,焦虑矛盾型最可能出现准社会关系,回避型最不可能出现准社会关系。安全型个体处于中间水平。即便如此,越是缺乏信任的安全型个体,越有可能形成准社会关系。⑥Jonathan Cohen于1997年对受众的依恋类型与准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表现模式不同,当男性对于当前的伴侣表现出焦虑时,他们更可能建立准社会关系。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当对当前的伴侣关系感觉到安全时,更可能建立起准社会关系。⑦
综上所述,对于准社会关系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视角,分别是传播学视角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人际关系学视角的不确定性减少理论,以及人格心理学视角的依恋理论。由此可以看出,准社会关系是涉及多学科、多视角的一个复杂课题,并不是一个单维度的概念,只有通过对受众、媒介人物,甚至是媒介类型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才能更加客观地把握准社会关系的准备内涵。
注释
①Horton,D.&Wohl,R.R.,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Psychiatry,1956,19,(3):215-229.
②章洁、方建移:《研究回顾:作为传媒现象的准社会交往》,《新闻界》2009年第2期。
③Perse,E.M.,&Rubin,R.R.,Attribution in social and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9,16:59-77.
④Tim Cole,Laura Leets,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imate television viewing:insecurely forming relationships in aparasocial way.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9,16,(4):495-511.
⑤Ainsworth,M.D.,Wintting,B.A.,Attachmentand the Exploartory Behavior of one-year olds in a strang situation,In:Foss,B.M.,Detemrinants of lnfant Behavior,London:Methuen,1969,113-136.
⑥Tim Cole,Laura Leets,attachment styles and intimate television viewing:insecurely forming relationships in aparasocial way.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9,16,(4):495-511.
⑦Jonathan Cohen.,PSR and romantic attraction gender and dating status differenc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1997,(41):516-529.
责任编辑 东园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度科研培育项目“受众与媒介人物准社会关系视角下公民道德教育新途径探索”(CUC12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