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职业风险与防护
2012-04-09朱玉娟
朱玉娟
重症监护病房(ICU)作为危重病医学专科的临床基地,是医院中危重病人和某些手术后高危病人的集中管理单位。ICU重要的医学临床地位也就决定了其医疗职业的特殊性,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职业风险。这种来自ICU的职业风险不仅仅反映在临床医师的医治行为中,也同样从护士的护理工作中得以体现。作为医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治疗单位,病人病情、护理状态和监护仪器诸方面情况复杂,对ICU护士的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护理工作带来种种职业风险。
1 ICU护士的职业风险
1.1 护理过程中的职业风险 ICU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采血、配置液体、输液等护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被病毒细菌污染的针头、玻璃碎片都有可能给护理人员带来乙肝、丙肝、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疾病的感染。同时,在护理消毒过程中,也会因经常性接触含氯消毒剂和酶洗剂等损害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从而引发角膜损伤和皮肤损伤等职业风险。
由于ICU为封闭性监护,病人的基础生活护理往往需要护士和护工全程负责,如病人生活护理、体位调整、翻身叩背等,还有频繁的仪器观察和人工监护,这些经常性的护理操作需要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静态的前倾、弯腰、蹲站等状态,从而给其带来身体损伤的职业风险。有资料表明,护士是患腰背痛的高危人群,护士患腰背痛的危险性是其他职业女性的2.5倍[1],另外,ICU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职业风险也会来自病人。ICU危重病人多样,其中处于意识清醒的病人在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会出现连续性的忧郁、焦虑、狂躁、绝望等心理状态,对于治疗护理工作也会产生怀疑、抗拒的心理,甚至会出现病人对护理人员的辱骂、暴力等行为,这无疑增加了ICU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
1.2 护理环境中的职业风险 ICU病房,特别是综合性ICU病房,其病人来源和病情多样,使ICU护理环境复杂化,也会因环境的复杂给护理人员带来职业风险。重症监护作为一种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护理和治疗的组织形式,其护理过程不仅仅依赖护理人员凭常规监护方法,更需要通过现代化仪器来监护病情,进而快速明确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这点来说,一个完善的ICU,也是一个治疗仪器的空间,其中充斥着各种监护治疗仪器在运行中发出的机械声和报警声。病人若同时使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输液泵等多种仪器,就可能出现40~50种报警参数。同时,监护仪、呼吸机等噪声就可达到60~80 dB,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35~40 dB这一白天病房较理想的声音强度[2]。这些多来源的噪声不仅会给病人带来心理压力,同样会给护士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心理影响则表现在长时间处于噪声空间而生成的心理烦躁紧张、工作压迫,而生理影响则表现在暂时性听阈偏移、神经衰弱症状、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这些都是ICU护士在日常工作上面临噪声所带来的职业风险。
ICU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然会接触病人的血液、飞沫、唾液、痰液、排泄物和呕吐物等,而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体液都有二次感染的风险。同时,ICU是使用紫外线较为集中频繁的单位,长期接触也会造成人体皮肤损伤。另外,由于ICU工作规范中要求室温保持在22~26°C,这种有空调调节的室内环境也增加了护理人员身体抵抗力减低等职业风险。
1.3 工作心理与职业风险 ICU复杂的医疗程序、高要求的护理工作、繁忙的日常管理使ICU护士时刻处于紧张之中,从而面对护理工作会产生极强的紧张感。同时,ICU作为危重病人最集中的单元,护士时刻都将面临对病人的紧急抢救,其工作时刻都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死亡刺激对护士,尤其是从业不久的护理人员来说,增强了其工作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一旦紧张感超过护理人员心理承受界限,必然带给其生理及心理的暂时性甚至经常性伤害,从而增加其职业风险。
ICU的人力配备是建立在对工作负荷的评估基础上,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病情危重程度与护理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即以每个病人每周所需护理量而确定。病房每周所需总护理小时数除以一个护士每周可能的工作时间数(按40 h计算)得出所需护士人数。因此,一般危重病房护士与病人之比至少应为3:1[3]。但是一般的二级医院及基层医院,其人员配备无法达到这个优化标准。因此,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ICU护士必须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一旦排班分配不合理,护士的夜班、备班就会频繁出现,其日常积累的工作疲劳得不到有效的调整,必然使其产生严重的工作疲惫感,甚至厌恶情绪。同时,ICU护士在整个医疗系统中承担太高的期望值,但与同单元的医师相比,工作待遇和职业规划都无法得到更好地配置和重视,其对工作的热情乃至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会随着日益加重的疲惫感而逐渐消退,甚至出现工作的消极对待。
因此,来自护理要求、工作量、工作环境、医院人际关系、医患关系及家庭关系诸多压力源的紧张感、恐惧感、疲惫感、厌恶感及懈怠情绪都会在很长的时间中影响ICU护士的生活质量,导致其出现心身疾病,进而对其职业观、人生观乃至社会观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特殊的工作心理加重了ICU护士的职业风险。
2 ICU护士职业风险的防护
针对ICU护士职业风险,除了加强人力配备、实行弹性排班制、延长夜班周期等常用防护措施之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2.1 护理规范与人性管理 ICU护士防护职业风险首先要提高自身能力,规范护理程序。按规范进行护理,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工作过程中的职业风险,也只有自身管理严格,遵守医护行业的职业操守和相关要求,才能有效地防止因个人失误而带来的医患风险。其次,ICU护士的职业风险应得到管理层面的充分重视,并加以政策保护。医院制度决策者应从政策扶持、日常关心、薪金待遇等方面给予合理有效的保护,从而提升ICU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医院归属心,也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为医院的未来发展和现实利益作出更多的努力。同样,作为ICU普通护士来说,ICU护士长作为其直接的业务管理者和护理引导者,一方面要给年轻护理人员作榜样示范,通过自身的技术来引领其护理水平提升,另一方面要能以角色换位意识倾听所有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心声,为其争取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调节好人际关系,做好后勤管理和心理疏导,积极寻找对策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使ICU能时刻处于有效运作的状态,也让ICU护士能合理避免职业风险的出现。
2.2 人文环境塑造与心理减压 ICU护士的职业风险与工作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给护理人员心理减压,如何让其在舒适从容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这些都可以从人文环境塑造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
塑造人文环境,要让ICU护士处在有尊严的工作环境中。所谓“有尊严”,是指ICU护士的工作应该得到社会认可,得到自我实现的价值愉悦。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中,无论是医师还是护理人员,都面临职业操守质疑的困境。在发展不完善的制度和社会环境中,确实存在医务人员道德缺失、违背职业规范的行为,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这一行业的理由。“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对护理工作者有强大的影响”[4]。因此,对于护理人员,尤其ICU护士来说,让其感受到社会激励的目光,让其体会到社会对其工作的赞许和认可,使其从心理上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产生职业荣誉感,这无疑会减少其工作紧张感和疲惫感,从而有效降低其职业风险,身心健康地投入护理工作中。
塑造人文环境,使ICU护士处在放松的环境中工作,不仅仅是解决噪声、避免感染等职业风险,更重要的方法是让护理人员处在一种放松的人际关系和工作量合理中。ICU作为一个社会组成部分,同样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复杂性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如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普通护士和护士长人际关系、ICU护士与医院管理层人际关系以及ICU护士间人际关系,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必然给护士带来工作困惑和难度,也必然会使其时刻处在紧张提防等不良情绪之中,因此,需要合理塑造一个和谐发展、互相扶持的人际关系环境,让ICU护士能在轻松舒适的空间中进行更有效率的工作。同时,让护士放松工作也表现在工作量合理上,ICU护士如何科学化调配护理工作,让每个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研修,让工作量不成为护士的心理压力,而变成动力,这样才能使ICU护士能端正心态,调整姿态,避免更多的职业风险,进入可持续的护理工作中。
2.3 劳动智能化与优化工作程序 ICU护士的职业风险大多直接来自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因此,降低职业风险还需要从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角度着手。在现有护士编制紧缺,人员无法及时配备完整的前提下,要减少工作量,就必须自己创造条件。ICU首先可以通过劳动智能化来减少工作量,医院可以加强现代化设施,积极培训护理人员的各种仪器的操作水平和计算机输入能力。ICU护士很多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只能通过手工方式进行,从而存在出错的可能,如手工抄录医嘱而带来的字迹涂改潦草甚至出错、医患问题手工记录而导致交流不畅等,劳动智能化一方面可以规避因手工操作而带来的疏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带来的工作量,从而消除相关职业风险。
同时,要减少工作量,降低职业风险,也可以通过优化工作程序来实现。优化工作程序可以表现在护士值班优化,护理管理者可以将人员配备和值班集中安排在病发高峰时间,建立“护士排班问题整数规划(ILP)模型和人性化的扩展模型”[5],从而提高护士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程序也可以通过优化护理文件书写来实现。在遵守《病历书写规范》等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基础上,简化病情较轻或稳定的一般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措施等护理记录,简化医嘱执行记录以及教学、质控等记录[6],从而在保证真实客观、准备完整等规范前提下,缩短书写时间,提高书写质量,将时间还给病人,进一步降低工作量过重带来的职业风险。
总之,ICU护理是一种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ICU护士面临比其他护士更多的职业风险,因此,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时代观念角度出发,无论是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层面还是护士自身,都必须更新护理管理观念,加强护理规范,科学管理,科学防护,从而使ICU事业得到更稳定有效的发展,也为ICU护士自身的健康与发展奠定基础。
[1]谢红珍,潘绍山,王 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
[2]张新平,郑凤丽主编.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15.
[3]汪 洋主编.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测与护理实用全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
[4]钟 华.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49.
[5]沈吟东、苏光辉.带约束的护士排班模型和基于变换规则的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7):103.
[6]安徽省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修订版)[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