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2012-04-09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5期
关键词:套管颅脑气管

姚 丽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多数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常可导致不能自行有效咳嗽排痰,呼吸道阻塞、CO2潴留而影响脑的氧供,造成继发性脑损伤,甚至是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是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抢救生命及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治疗措施之一,术后精心护理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致残率,对原发疾病治疗和预后有重大意义。现就我科2008年7月~2011年4月所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切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病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39.5岁。格拉斯哥评分(GCS)4~5分。其中广泛脑挫裂伤29例,脑挫裂伤伴颅内出血19例,脑干损伤伴颅内出血8例,脑挫裂伤伴颅骨骨折4例。气管切开时间15 d~3个月,平均31 d。46例病人顺利拔管,4例持续昏迷带管出院,1例突发呼吸衰竭死亡,9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3例并发肺部感染。

2 护理措施

2.1 环境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呼吸道失去了正常的调温、调湿、过滤和屏障保护功能,且气管及肺的水分容易蒸发。室温保持在21~22℃,湿度保持在50%~60%[1],每日早晚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每日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3次,湿拖地面2次,行紫外线或三氧消毒机空气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细菌密度,每周空气检测小于180 cfu/m3。严格执行探视及陪伴制度,减少人员流动,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病病人禁止入内。

2.2 体位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嗽吞咽反应差,行气管切开后,避免头部过度伸展或屈曲,而影响静脉回流,引起颅内压增加,造成气管套管内口压迫气管壁,引起出血、缺血、糜烂、穿孔,甚至形成气管食管瘘,影响通气而窒息。床头抬高30°~45°,使颈部舒展,保持头颈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以利呼吸及痰液排除,提高病人舒适度。昏迷伴呕吐病人以侧卧位为宜,手术当日不宜频繁变换体位,适当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加强巡视监管,以免套管脱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3 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病人口腔自净能力下降,而口腔环境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细菌繁殖能力增强,应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每日至少2次擦拭口腔,或针对口腔pH值及病人个体情况选用适宜护理液[2]。因病人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易导致肺部感染,为防止细菌下移,口腔护理时应在气囊充气时进行。

2.4 吸痰护理 适时吸痰是气管切开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当病人出现咳嗽、烦躁、憋气、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病人出现高压报警、潮气量下降等情况,应及时给予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氧管、吸痰管,口、鼻、气道用生理盐水、吸引管等应严格区分,勿交叉使用,建立视“气管”如血管的观念,以免引起肺部感染。吸痰管内径应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1/2,吸引负压以成人100~150 mmHg,儿童<100 mmHg为宜。每次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2~3min,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吸痰动作轻柔,左右旋转边退边吸,插入深度适当,避免在同一位置长时间吸引,造成气道黏膜损伤。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心电监测的变化,尤其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停止吸引,并给予高浓度吸氧。

2.5 切口护理 早期注意观察气管切口局部有无渗血、皮下气肿、缝线松脱,呼吸道有无梗阻。切口周围皮肤用0.5%碘伏消毒,范围8cm×8cm,用生理盐水清洗切口,切口处纱布污染、浸湿时随时更换,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切口皮肤有湿疹、红肿、糜烂、潮湿等感染迹象时,可用45%的氧气距切口1cm处对准切口直吹20min,对此类感染情况有很好的治疗效果[3]。

2.6 气管导管护理 临床常用气管套管有金属气管套管和一次性气管套管,导管大小应在合理使用范围内选择较粗的导管。金属套管均有内套管,可以降低气管堵塞的发生几率,且易于取出清洁或消毒。气管内套管常规消毒,2次/d,痰多粘稠时6~8 h消毒1次。可采用高压灭菌消毒,75%的酒精浸泡或煮沸消毒30min。取放气管套管要顺着气管弧度,避免造成内套管变形而致取放困难[4]。一次性气管套管,不需每日更换气管内套管,每2周更换1次。每日更换切口敷料,污染、浸湿随时更换,防止切口感染。随时保持导管口纱布湿润,以增加对吸入空气的湿化,并防止异物的吸入。根据病人颈部肿胀情况随时调节导管系带松紧,结扎应是死结,以容纳一小指为宜,过紧影响静脉回流,过松易导致导管脱落。

2.7 气管导管拔管护理 当气管切开病人意识逐渐恢复,呼吸平稳,分泌物减少,无憋气,无明显肺部感染,咳嗽吞咽功能恢复者,可试行堵管。若使用一次性气管导管,在拔管前应更换为金属导管;若使用金属导管,应在堵管前更换为较原导管小2号的导管。先堵导管1/2~1/3,观察24 h,病人无异常,氧饱和度>95%,再全堵管24~48 h,病人无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平稳、能咳嗽排痰者可拔管。

2.8 气道湿化的护理 气管切开后,空气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失去了吸入空气的调湿、调温、清洁、过滤、屏障保护作用,呼吸道水分丢失可达800 ml/d[5]。吸入干燥空气,易损伤气管黏膜导致溃疡,分泌物容易结痂形成痰栓,堵塞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造成肺部感染。湿化方法:(1)超声雾化吸入法或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法,应用于痰液不稀不稠,吸痰无阻力者,每日2~3次。(2)持续气管内滴注法,应用于痰液粘稠吸痰阻力者。用输液器或微量泵持续滴注,即省力又避免多次抽药环节的污染。(3)间歇气管外滴药法,即覆盖导管口中心部位的纱布保持湿润。(4)气道冲洗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时间较长,经湿化及拍背后痰液仍粘稠、吸痰有阻力者。根据病人痰液粘稠度选择适宜的湿化液及湿化程度,湿度在95%~100%,湿化的温度在32~36℃。温度过低,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温度过高,有烧伤局部黏膜的可能,避免在气道内形成冷凝水,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6]。

总之,气管切开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重要抢救措施之一,通过对以上60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充分认识到气管切开护理重要性。护理人员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可及早发现异常,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降低呼吸道并发症,防止肺部感染、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对原发疾病治疗和预后有重大意义。

[1]王俊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7,2(3):23.

[2]杨小燕,徐 珊.气管切开护理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8):139-140.

[3]江东红,曾 清.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16(5):37.

[4]刘 容,陈克芳,瘳 燕.气管切开后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2(16):22-23.

[5]解 莹.气管套管感染的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6,15(4):180.

[6]丁艳梅,王喜庆.7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3):242-243.

猜你喜欢

套管颅脑气管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