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线高位结扎悬吊半闭锁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2012-04-09刘宇曾莉
刘宇 曾莉
·临床研究·
可吸收线高位结扎悬吊半闭锁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刘宇 曾莉
高位结扎;混合痔;可吸收线
痔是最常见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过去有所谓“十人九痔”的说法。混合痔多需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方法虽然很多,但不是破坏肛门形态的完整,且伴有术后疼痛,原发继发大出血,肛缘水肿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就是虽保证了肛门形态的完整,但疗效不理想,或适应征有限。几年来,我们运用可吸收线高位结扎悬吊半闭锁术治疗混合痔1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均为我院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以来住院病例,诊断标准为:患者因混合痔出现排便时痔核脱出,便后自行还纳或手托还纳,或伴有便血、疼痛等症状[1]。入选标准:年龄18岁以上的混合痔患者;同意本治疗方案并在治疗期间不自行使用其他治疗方法者,经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无其他疾病的患者。共入选患者156例,其中男72例,女84例;平均年龄53.3岁,普通混合痔114例,环状混合痔4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实验组手术步骤如下:①高位结扎:患者取截石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先行局麻,麻醉成功后,用无损伤可吸收线在母痔区(一般为3、7、11点)上方找到搏动的痔动脉,在痔核上方0.5~1.0 cm处贯穿缝合结扎,结扎后此处动脉搏动消失。②黏膜下剥离:从外痔部分至内痔粘膜中线处做线形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后,于皮下潜行分离曲张的血管团及增生的结缔组织,向上跨越齿线连同内痔血管团一并剥离。③悬吊痔核及半闭锁缝合术:用可吸收线将剥离的痔核根部上提贯穿结扎,缝扎后不剪线,切除大部分痔核,以缝扎处为顶点,将齿线上方黏膜荷包缝合以悬吊肛垫,齿线至肛缘处予强生线间断缝合,肛白线下皮肤切口开放以利引流,切除过多的外痔使伤口对齐,呈放射状。术毕伤口置凡士林纱条,无菌纱布外敷,丁字带加压固定。
1.2.2 术后处理:术后每日用祛毒洗剂(本院自制)坐浴,雷夫诺尔纱条换药,1次/d,直至痊愈。
1.3 疗效评定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痔核缩小、萎缩不全;未愈:术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愈153例,好转3例,治愈率达98.08%;患者均无术中及术后出血;患者均无术后尿潴留;患者均无术后肛门狭窄;患者术后肛缘水肿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正常愈合出院。
3 讨论
混合痔是是肛肠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运用可吸收线高位结扎悬吊半闭锁术治疗混合痔则可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术中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目的。其技术关键在于:(1)用可吸收线高位结扎母痔区痔动脉,阻断痔内血供的主要途径,使痔内血供减少,降低窦状静脉的淤血程度,痔核会逐渐萎缩,另外,也使手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用可吸收线结扎,利用可吸收线的刺激,使组织纤维增生固定封闭动脉血管,达到止血目的[3],还可以免术后拆线困难。(2)黏膜下剥离痔血管团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既能彻底切除痔核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肛管皮肤黏膜和齿状线区,使肛门排便功能正常。(3)用可吸收线将剥离的痔核根部上提贯穿结扎,以缝扎处为顶点,将齿线上方黏膜荷包缝合以悬吊肛垫,齿线至肛缘处予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减少因肛门皮瓣松弛引起的肛缘水肿[4],且由于结扎点靠上,痔核残端小,肛门异物感小,疼痛轻,减少了肠道肛门不适反应,有利于括约肌松弛,减少痉挛,术后大小便通畅,明显减少了术后大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4)肛缘下皮肤切口采用半闭锁术,有利于创面的愈合,以及引流。(5)多切口减少去除肛管皮肤是解决肛门狭窄的关键,且完全干净的粘膜下剥离静脉曲张组织及增生结缔组织可完全避免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
临床观察表明,本术式适用于不同性别、各年龄层混合痔患者。达到切除彻底、残端小、创面小、疼痛轻、术后出血少、治愈时间短。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1 黄乃健,王玉成,宋光瑞,等主编.中国肛肠病学.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87-69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3 谢祖俭.可吸收线缝合预防痔疮术后大出血.实用医技杂志,2003,10:796-799.
4 贾志儒,王海梅,尹志梅,等.改良痔环切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1,33:1858-1859.
R 657.1
A
1002-7386(2012)17-2664-01
2011-09-21)
10.3969/j.issn.1002-7386.2012.17.063
项目来源: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立项课题 (编号: 03134605A)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