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造影剂注射方式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比较

2012-04-09师俊芳侯铮

河北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伪影右心室氯化钠

师俊芳 侯铮

·临床研究·

不同造影剂注射方式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比较

师俊芳 侯铮

血管造影;冠脉硬化;128层螺旋CT

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CT冠脉成像(CTA)为优势,提供了一种精确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方法[1-4],其中造影剂最佳的增强效果及强化程度直接取决于总造影剂注射量、造影剂流速以及造影剂的浓度差别。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以期提高冠状动脉显影的质量,并比较选择最佳的注射方案。心血管影像学检查的对比剂属于含碘的水溶性对比剂,这种对比剂是通过周围静脉的注入随血液到达心脏,使其对比增强,从而达到诊断目的,理想的水溶性碘造影剂应该具有很高的X线吸收能力,在体内以及体外较稳定,在生物学上,是不与体外生物学分子发生作用的一类“惰性造影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因其他原因行冠状动脉扫描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8±14)岁。入组条件:胸部及腹部未见明显慢性疾病,未见明显冠心病或有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心率较齐,不服用或服用降心率药物后心率<70次/min;重点排除条件:住院查体触诊提示有肝大、脾大等慢性疾病;恶性肿瘤、全身慢性感染、发热待查病史;心功能异常或心率不齐。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扫描仪,对10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 CT增强扫描,扫描参数:120 kV,600 mA,螺距1.375∶1,采用0.625 mm重建。自胸廓入口心脏上缘至心脏膈面下方,包括胸部屏气定位像。视野(FOV) 250 mm×250 mm。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运用单扇区方法重组,行多曲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各分组参数间进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上腔静脉伪影比较 单纯注射造影剂的上腔静脉伪影24例,占本组造影剂检查50例的48%,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上腔静脉伪影4例,占本组造影剂检查50例的8%。

2.2 单纯注射造影剂及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2组比较不同部位CT值 除升主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P=0.64)外,其余各部位包括右心室、左右冠状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变化差异幅度最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右心室CT值为(122.1± 31.2)Hu,单纯注射造影剂右心室CT值为(145.6±38.8)Hu;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左、右冠状动脉CT值分别为(412.3±78.6)Hu、(409.6±62.1)Hu;单纯注射造影剂左、右冠状动脉CT值分别为(398.9±68.2)Hu、(388.3± 68.5)Hu,单纯注射造影剂以及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左右冠状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T血管成像要求是在扫描过程中用较高浓度的对比剂充盈靶血管,以便形成优良的对比,所以,对比剂的注入方式要求团注法,即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每秒数升的速度向靶血管内注入对比剂,注射的速度因年龄、体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注射速度。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比较更能体现血管图像严谨性。本研究发现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图像质量最佳,单纯注射造影剂的图像质量稍差;对比剂产生上腔静脉伪影以单纯注射造影剂最多(24例,占48%),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上腔静脉伪影(4例,占8%)。利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的对比剂注射方案能明显减少造影剂通过上腔静脉后产生伪影,此伪影致血管造影图像诊断困难,并难以区分与异常血管的关系,同时0.9%氯化钠溶液冲洗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可以减少对比剂注射总量,推动造影剂流速,加快造影剂到达靶血管时间。本研究发现造影剂注射完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的冠状动脉造影剂检查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的效果好。

对比剂应用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受损的风险较大,所以研究出好的对比剂注射方式能有效保护肾功能,近年来有关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文献较多,也让我们重视碘对比剂使用对机体影响。这更需要我们对对比剂肾病的认识,而且要在加深认识的基础上在工作中尽量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影像医学的发展对于血管显影的要求越来越细致,理想的血管增强需更短的采集时间,在临床工作中熟悉含碘对比剂的特性并合理使用它实属必要[5]。

本研究不足之处包括精确控制对比剂的个体化用量,包括不同身高体重以及体表指数的患者采用一定剂量的造影剂注入并获得稳定的冠状动脉强化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只通过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冠状动脉强化程度的影响,而在冠状动脉诊断准确性的研究中涉及较少。

1 Hara T,Yamada S,Hayashi T,et al.Aeeuraey of nonstenotic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ssessment by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m Phy.Cire J,2007,71:911-914.

2 Pflederer T,Schmid M,RoPers D,et al.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of 64-slie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the quantifieation ofnon-ealeified e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Rofo,2007,179:953-957.

3 Onuma Y,TanabeK,Chihara R,et al.Evaluation of eoronaryartery by Pass graftsandnative eoronary arteriesusing 64-sliee multideteetor computed tomography.Am Heart J,2007,154:519-526.

4 Ong K,Chin SP,Chan WL,et al.Feasibility and aeeuraey of 64-row MDCT eoronary imaging from a centre with early experience:areview and eomparison with established centres.Med Malaysia,2005,60:629-636.

5 张龙江,杨亚英主编.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第1版.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117.

R 814.42

A

1002-7386(2012)17-2636-02

10.3969/j.issn.1002-7386.2012.17.042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CT室

2012-01-17)

猜你喜欢

伪影右心室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新生大鼠右心室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右心室功能初探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