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OM光盘在腹部CT检查互认制度中的可行性研究
2012-04-09秦梓良
秦梓良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介入室,广东惠州516001)
DICOM光盘在腹部CT检查互认制度中的可行性研究
秦梓良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介入室,广东惠州516001)
目的比较PACS影像诊断工作站与传统胶片阅片法对全腹部CT病灶诊断能力的差异,探讨应用DICOM光盘提高全腹部CT影像检查互认制度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比较胶片阅片法和影像诊断工作站法对145例全腹部CT病灶的检出情况,着重比较病灶的检出率,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胶片阅片法和影像诊断工作站法病灶检出能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影像诊断工作站法明显优于于胶片阅片法。结论应用影像诊断工作站阅片可显著提高全腹部CT病灶的检出能力,证明DICOM光盘有助于影像检查互认制度的实行。
DICOM光盘;影像诊断工作站;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窗技术
卫生部从2006年开始就要求建立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措施,不得再以其他借口为由重复检查。医疗机构间检查互认包括检查资料互认和检查结果互认。然而,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制度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很多,包括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的检查设备,都会使检查结果产生很大差异。此外,医生诊断水平参差不齐,也容易导致误诊。同时医院间影像会诊主要采用胶片阅片法,而窗宽窗位常选择不合适而导致诊断信息有限,因此必须重新检查。笔者通过比较DICOM图像与传统胶片阅片法在全腹部CT病灶检出的差异,探讨DICOM光盘在影像检查互认制度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3月的145例全腹部螺旋CT资料,其中男性82例,女性63例,年龄12~85岁,平均55岁。
1.2 检查方法Siemens plus 4螺旋CT机,检查前6~12 h禁食,常规仰卧位扫描,扫描范围上至膈顶下达耻骨联合水平,采用一次屏气法螺旋扫描,电压120 kV,电流24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145例中86例同时行平扫及增强扫描,以2~3 ml/s的速度静脉注射优维显100 ml,双期(动脉期、静脉期)采集;其余的59例仅行平扫。重建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及PACS服务器,后处理工作站逐层激光打印胶片,激光照片规格14 inch×17 inch,显示格式5×6,固定窗宽250 Hu,窗位45 Hu。所有病例分别由2名副高以上腹部影像诊断专业医师独立阅片,1名采用传统胶片阅片法,1名采用麦德PACS影像报告工作站进行阅片。每个病例分别记录肯定性病灶、可疑性病灶的数目。最后,两名医师对照病灶共同阅片,讨论确定最终病灶的总数目。
1.3 统计学方法用Office excel 2010统计学公式卡方检验来计算记录的两组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45例病例总检出病灶数316个。胶片阅片法检出确定性病灶114个,检出率约36.1%,可疑性病灶148个,检出率约46.8%,总检出率约82.9%。工作站阅片法检出确定性病灶295个,检出率约93.4%;可疑性病灶21个,检出率约6.7%;总检出率1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医院间互认检查结果是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体现,可以降低重复检查率,从而减低就诊费用,简化患者就医环节,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虽然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已在部分城市实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的广泛推广普及,利用影像诊断工作站阅片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相对于传统胶片的诊断优势已得到充分肯定。由于有利于对图像进行最适宜的窗宽、窗位、亮度、对比度、图像放大、锐化及光滑化等处理,使静止的图像变成活生生的图像,DICOM图像能有效提高病灶检出率及诊断正确率。
本研究选取腹部CT作为切入点,主要是腹部脏器更需要多窗宽、窗位条件阅片,通过比较影像诊断工作站阅片与传统胶片阅片法阅片,探讨DICOM光盘在医院间检查互认中的价值。
本组资料中,工作站组病灶的检出率高达100%,明显高于胶片组的82.9%;同时,前者肯定性诊断检出率高达93.4%,明显高于胶片组的36.1%。肠道疾病通常伴有肠周脂肪密度增高等继发性改变,因此,较宽的窗宽有助于病灶的发现以及脂肪与气体的区分。临床实践中,气腹、腹膜后游离积气均需要较宽的窗宽才能有效的与肠周脂肪相区分。而窄窗宽则有助于了解肠壁本身病变的性质,如肠壁的靶征、脂肪晕征等,窄窗宽有助于清晰显示。同时结合两者,可获取肠壁本身的直接征象以及肠道周围的间接征象,为诊断提供足够的证据。这与文献报道[1-2]相一致。
既往相关研究表明,人眼对于连续运动图像的感知、认识和理解,是一项“在简单背景下的相对简单的知觉任务”,其效率远远高于单幅间断图像的不连续信息采集[3]。单幅PACS图像甚至于单个器官图像连续观察,可有效激活视觉系统运动处理通道,从而形成连贯的靶三维影像,有利于病变的区分。单幅图像、单个器官反复、连续观察,使“连续追踪法”、“层面渐变法”得到了充分配合,从而能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潜能[4]。本组资料亦发现,“连续追踪法”有助于肠梗阻病例梗阻点的确定、正常或异常阑尾位置的判定以及病灶与血管的区分等等。
工作站浏览时优势明显,合理利用放大缩小功能,可以随时调节显示图像尺寸,观察图像细节而增大对比,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节窗宽窗位,增大病变的对比度,同时对于多区域CT值测量、病变体积大小测量以及倍增时间的测定也更加准确、方便[4-5]。医生在利用工作站阅片时更可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实现人机交互对话,有利于阅片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获取和利用丰富的数字影像信息,而不再是传统胶片时代静止的影像的被动观看者。胶片影像是“死”的,而DICOM影像是“活”的,笔者认为这是PACS工作站阅片的重大革新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利用DICOM光盘不同单位间阅片代替传统胶片阅片法,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既可减少重复检查而降低费用,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辐射损伤,有助于影像检查的互认推广。
[1]范跃星,王峰,张锦,等.CT窗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695-697.
[2]阚文浩,胡燕.CT多窗技术的探讨及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262-264.
[3]Carboni NL,Tombaugh JW,Dillon RF.The effect of simultaneous vs sequential viewing of digital images on comparative judgment performance[C].Proc SPIE,1989,1091:252-261.
[4]Gur D,Good WF,Oliver JH,et al.Sequential viewing of abdominal CT images at varying rates[J].Radiology,1994,191:119-122.
[5]Bonaldi VM,Bret PM,Atri M,et al.Helical CT of the pancreas:A comparison of Cine display and film-based viewing[J].AJR,1998, 170:373-376.
R445.2
B
1003—6350(2012)22—094—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2.038
2012-04-24)
秦梓良(1970—),男,广东省海丰市人,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