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成熟短篇小说的起点
——以唐传奇为中心的考察

2012-04-09邓溪燕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唐传奇短篇小说小说

邓溪燕

(湘南学院 中文系,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国成熟短篇小说的起点
——以唐传奇为中心的考察

邓溪燕

(湘南学院 中文系,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国短篇小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但真正成为作家有意识创作的较成熟的小说应该是唐传奇。之前的小说多粗陈梗概,文字简短古朴,只是小说的雏形。唐传奇的作品不仅有了曲折的情节和较长的篇幅,而且表现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性。其作品一类是作家以一定的生活真实为基础,或者依托于某些史实,经过艺术创造,对生活或历史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描写现实,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因素;另一类作品则借鉴六朝志怪小说的类似题材,经过艺术上的再创造,使作品表现出了新的意境。

唐传奇;远古的神话;《世说新语》;短篇小说;六朝小说

我国短篇小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但是,神话只是小说的萌芽。在中国小说史上,唐传奇的出现,才标志着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

唐代以前,被称之为“小说”的作品已经有了。据《汉书·艺文志》开列的书目,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小说”就有 十五家一千三百九十篇之多,可是,这些小说后来仅存少量遗文,很难从此窥出全豹。而据班固在书目下的小注分析,这些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谬”,大体类似野史杂传,译文琐记,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小说。现存的汉人小说,则大都是后人伪托。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渐多,既有《世说新语》等记录人间轶事的志人小说,又有《搜神记》等记录鬼神异事的志怪小说。其中除少量作品外,大多粗陈梗概,文字简短古朴,不过是小说的雏形。

小说进入唐代以后,才逐渐得以发育成长。唐代的传奇不仅篇幅加长了,而且一般具有比较明确的主题思想,反映的社会生活比较广阔,艺术技巧也日臻完善,因而被鲁迅先生誉之为“实唐代特绝之作”。它跟六朝小说相比,在不少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说创作到了唐代,才成为作家有意识的艺术活动。六朝小说的编撰者大抵都把小说视为被稗官等搜集整理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六朝的志人小说,主要辑录上层社会的轶事趣闻;六朝的志怪小说,也大抵如今日之新闻纪录,因为他们看鬼事和人事是一样的,统当作事实,其主旨在于崇扬道、佛,并不是有意于文学创作。小说至唐代而一变,始有意创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将小说创作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我们从唐传奇的题材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家的创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家以一定的生活真实作基础,或者依托于某些史实,经过艺术创造,对生活或历史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描写现实,作品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一种是作者借鉴六朝志怪小说中相类似的题材,经过艺术上的再创造,使作品表现出新的意境。如陈玄祐的“离魂记”和沈既济的《枕中记》。前者与六朝志怪《幽明录》中的《杨林》题材类似,都写在梦寐中忽历一世,享尽了荣华富贵而梦醒的故事。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是明显的。但是,《离魂记》与《枕中书》思想深刻,构思巧妙,描写细腻,远非《庞阿》、《杨林》所能及。这充分显示了唐传奇作者的创造性。这类小说驰骋想象,表现理想,具有较多的浪漫主义因素。因此比之于六朝小说,主题更加鲜明,题材更加广阔,故事情节更加生动,艺术形象更有典型意义。

唐传奇既逐渐改变了六朝志怪小说“张皇鬼神,称道灵异”的状况,将小说的描写对象从神怪世界拉回到现实人生,又大大扩展了六朝志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从各个方面去选取题材,从而相当广泛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

有的反映了男女爱情生活,批判了封建的门阀制度和婚姻制度。例如蒋防的《霍小玉传》,描写的是出身贱庶的妓女霍小玉和士大夫李益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唐代下层妇女被压迫、被侮辱的遭遇和命运,控诉了罪恶的封建礼教和士族婚姻制度。同样写士子和妓女恋爱题材的另一名篇是白行简的《李娃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对士族婚姻制度的抗争。此外,元稹的《莺莺传》也是一篇名作,作品写崔莺莺为了追求爱情,主动与张生结合的大胆行动,在当时社会里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叛逆,进步意义也是明显的。如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不仅辛辣地讽刺了那些热衷于仕进的文人将士,也是对尔虞我诈的封建社会官场生活的嘲弄。

有的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陈鸿的《东城老父传》,就描写了唐玄宗酷爱斗鸡的荒唐行为。作者指出所谓的“开元盛世”已经“兆乱于太平”;还借贾昌之口,对中唐元和时期的政治表示了不满。小说揭示出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无度,是导致爆发“安史之乱”,造成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具有深刻的意义。

还有的描写了豪侠刺客,反映了藩镇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如袁郊的《红线》和裴铏的《聂隐娘》。女侠红线女宣扬的虽是佛教的因果轮回和狭隘的感恩报德思想,但是,她的侠义行为,在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晚唐,则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另一个女侠聂隐娘,早年曾在都市中刺杀有罪之人,特别是除掉了“无故害人若干”的某大官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民迫切要求为民除害的心愿,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后来她反复于两个节度使之间,甘心为藩镇效劳,堕落成为藩镇割据势力保护自己,打击对方的工具,那就不足取了。

除了上述描写人事的作品以外,唐传奇中还有些作品也写鬼神狐妖。但它们不像六朝小说那样只是记录怪异,而往往是寓现实于虚幻,借鬼神评人事。李朝威《柳毅传》中的龙女,则是现实社会中争取婚姻自主、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形象的投影。沈既济《任氏传》中的狐女任氏,也是一个敢于反抗强暴的妇女形象,她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要求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愿望。

唐传奇丰富和提高了小说的创作艺术,对小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若把唐传奇与六朝小说相比,前者在艺术上“演进之迹甚明”,唐传奇已经注意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不仅通过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还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把人物的性格特征真实、细致地表现出来。因此,唐传奇的名篇中出现了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且往往各具独特的个性。例如:霍小玉与李娃同是妓女,也都与士族公子相爱,但两人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霍小玉的性格特点是单纯、痴情、刚强,具有一定的反抗性。李娃则不同,她的性格特点是精明老练、知过能改、勇敢果断。同是士族公子,李益轻佻好色、虚荣、薄幸,是个伪君子,荥阳生则是个不谙世事,幼稚任性的公子哥儿。龙女和任氏都是“异类”女子,都真挚多情,不屈服于强暴。但龙女沉着稳重,似现实生活中的名门闺秀;任氏出入市廛,聪明机智,象现实生活中的风尘女子。这些人物形象初步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唐传奇作者在小说艺术上所作出的一个突出贡献。

唐代传奇一般都结构完整,其中的优秀作品还具有巧妙的构思和曲折的情节。如《南柯太守传》类似《枕中记》的基本构思,借梦境写仕途的得失无常,都是讽刺现实的。但前者的构思更巧妙,描写更尽致,特别是篇末一段写淳于棼在梦醒之后,使仆人发掘蚁穴,一一证实梦中经历,以诱惑读者,使之产生一种真实感,这颇富于情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假实证幻,余韵悠然,虽未尽于物情,已非《枕中》之所及也。”《李娃传》则不仅艺术结构严谨完整,而且情节发展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在结构上显得曲折婉转,婀娜多姿,常常使人初读时觉得出乎意料之外,细想却感到在乎情理之中,具有相当强的艺术吸引力。小说的情节结构是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唐传奇在艺术结构上所获得的成就,无疑是小说艺术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

唐传奇的语言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插入一些平易的骈文或诗词,同时吸收了不少富有表现力的民间口语,散韵结合,雅俗交融,形成了凝炼准确、活泼流畅的独特风格。

总之,唐传奇无论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以及语言等方面,都有新的创造,因而被人称为“一代传奇”。唐传奇的成就,标志着我国短篇小说开始走向成熟。它对后代的短篇小说起了先导作用。唐传奇的作家比较自觉地创作小说,不仅为小说发展开辟了一条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歌颂进步理想的广阔道路,而且对小说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从宋代传奇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种独具风格的文言短篇小说都跟唐传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唐传奇的出现对后世的白话小说、戏曲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周强,袁行霈等.中国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2]吴功正.《世说新语》的特质及其文学史地位[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2).

[3]游国恩.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责任编校:周欣)

I242

A

1673-2219(2012)09-0038-02

2012―06―03

邓溪燕(1975-),女,湖南桂阳人,湘南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唐传奇短篇小说小说
怎样写短篇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诗与唐传奇的爱情观比较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精神与文人人格追求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精神分析视域下古典小说中梦的阐释——以唐传奇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