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帮姥姥找回家族的记忆

2012-04-08飞鸿

新天地 2012年7期
关键词:成分表外孙姥姥

飞鸿

16岁的雷宗兴是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二学生。他和姥姥郭庆萍感情甚笃,从小就缠着姥姥讲故事、讲历史。姥姥绘声绘色的讲述极大地满足了他的求知欲。上高中后,雷宗興更是对家族传承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渴望知道一切与自己家庭成员相关的事情。姥姥自然成了他最好的访问对象。

不过,让雷宗兴困惑不解的是,姥姥总是叹息说“出身不好”。姥姥的祖父叫“郭葆霖”,是一个民国官员,在济南和青岛都有房产,两个儿子留学日本,后开办实业,显赫一方……姥姥偏偏很忌讳提起自己的祖父。

在反复追问下,姥姥告诉雷宗兴,在“文革”期间,早已去世的“郭葆霖”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羞耻”,郭家成员均因此获罪,郭庆萍的大伯被撵去扫大街,在人们的白眼中去世,二伯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关进劳改场,因脑溢血而亡,幸存的成员无不活得小心谨慎,聚会时都对往事绝口不提。

雷宗兴听了,唏嘘不已,但是他并没有被姥姥“谈虎色变”的神情吓住。种种迹象表明,外高祖父“郭葆霖”并不是那么令人不齿。这个喜欢历史的少年决定要查清楚外高祖父的历史。

外孙的决定吓了郭庆萍一跳,雷宗兴的三太公——“郭葆霖”唯一在世的儿子郭宪达也劝他好好学习,别“翻旧账”。雷宗兴不服气,难道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何况社会一直在前进,今非昔比,难道连一探历史的勇气都没有吗?

暑假到了,雷宗兴决定利用整个暑假来重写家族史。年轻的他笃信“无所不能”的互联网,但姥姥却不看好:“以前的照片、族谱全都在抄家的时候烧了,你还能在网上找出七八十年前的东西?”姥姥的话不无道理,雷宗兴不断变换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可是一直找不到“郭葆霖”的蛛丝马迹,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仿佛失去了神力,让踌躇满志的雷宗兴大为受挫。

时间就这样白白流走了,雷宗兴急得抓狂。巨大的史料海洋和缄口不言的三太公反而刺激了雷宗兴的斗志,他抓紧时间翻看地方志、人物传记,姥姥则在旁边陪他熬夜,抽空找找陈年旧物,看能不能启发一下外孙。

2011年7月29日晚上,事情有了转机。郭庆萍从箱底找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份法院判决书和一份家庭成分表,雷宗兴仔细地看了一遍,突然眼睛一亮,发现姥姥原认为的“郭葆霖”其实是“郭葆琳”,一字之差让他始终徘徊在目标之外,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同时,他看到那份家庭成分表上写着郭家父子“罪状”之一是,郭氏父子都撰写有土壤学著作,让日本更加对华了解,成为日本侵华的原因之一。这个“罪名”让雷宗兴感到很荒谬,也让他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这份资料给雷宗兴不少启示:如果连日本人都知道郭葆琳的著作,那他在当时应有一定知名度。

雷宗兴重新调整了思路,很快有了重大的发现。他搜索到了郭葆琳曾著有《中国养蚕学》、《山东农业概况》、《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书》等著作。几天勤奋查阅后,雷宗兴能够基本确定郭葆琳的身份了:山东人、山东农业大学校长、青岛市秘书长、宪法起草委员……尤其叫他骄傲和自豪的是,一篇题为《成绩卓著的农学家郭葆琳》的文章,将郭葆琳推崇为中国农业科学的先行者之一。

郭庆萍听了以后,喜极而泣:“愧对祖宗啊,愧对祖宗啊。”天刚亮,她就一一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郭家后人打电话,分享这份喜悦。雷宗兴也以此完成了题为《被找回的家族记忆》的文章,郭庆萍将外孙的文章打印出来随身携带,一有机会就拿出来大声地读一读,逢人就讲一讲。看到年近古稀的姥姥扬眉吐气的样子,雷宗兴觉得特幸福。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成分表外孙姥姥
躲猫猫
对视
雪姥姥
别迷信!娃娃菜和大白菜营养差不多
八旬姥姥活得美
不同寻常的暑假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
西瓜
外孙的『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