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金牌地理
2012-04-08陈劲松
陈劲松
8月1日,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杭州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眼含热泪,有些颤抖地开口赋诗一首,歌颂家乡选手孙杨和叶诗文在伦敦奥运摘得金牌:“伦敦奥运八月天,折桂寻梦浪飞天,杭州孙杨叶诗文,世界从此刮目看,巅峰对决真豪迈,力搏峰高敢登攀。”
同一天,亲赴伦敦督战的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胡德春却是心神不宁。当天,排名世界第一、连续480天外战不败的中国羽毛球王牌组合于洋和王晓理因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其中,王晓理正是湖北培养的选手。
这是继女子举重选手、48公斤级世界纪录保持者田源意外落选及53公斤级小将周俊三次抓举失败后,湖北省体育局在本届奥运省级竞争中的第三次重创。
胡德春无奈地向本省记者大吐口水:“田源的落选严重打乱了我们的部署,本来她要冲(湖北)‘首金的,这一变故直接导致其他选手压力大增,压力大就容易出问题,最后导致恶性循环。”
湖北向来是金牌强省,也是和浙江一起,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每届奥运会都能贡献金牌的省份。因此,浙江、湖北两省运动员的发挥,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代表团的最终排名,更影响着两省体育领导的未来。
当然,失意的不止胡德春一个。
8月2日,中国选手“窝里斗”乒乓球男单金牌。最终山东选手张继科4比1战胜吉林选手王皓,直接断送了吉林唯一“夺金点”。而在此前七届奥运会中,吉林省仅凭王皓一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过一枚团体金牌。
奥运场外的中国省际竞争,激烈异常。
借鸡“孵”蛋
吉林省已经为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忙碌了三十多年。
“当王皓与队友拥抱在一起忘情欢呼时,奥运金牌的光芒终于闪耀在白山松水。我省几代体育人奥运‘破零夺金的期盼终于实现——从这一刻起,吉林体育与奥运金牌无缘的历史终于被改写!”
2008年8月19日,吉林省委机关报《吉林日报》发表社论,祝贺王皓获得吉林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虽然按照体育总局的规定,团体项目夺冠,各省只能“对半分”,但这“0.5”的狂喜依然令吉林人难以自持。
1979年以来,吉林省体育局先后有六任局長走马上任,每任局长都把“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当成任期内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三十年过去了,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吉林在冬季和夏季奥运会上共夺得16枚银牌、15枚铜牌,就是沒有金牌。
吉林运动员的整体实力不算弱,但沒有像辽宁女子柔道、湖北体操那样的王牌项目,就算是王皓,也是由八一队一手培养出来的。这届伦敦奥运,吉林选手依然夺金渺茫,用吉林省体育局副主任徐丹的话来说,吉林的悲剧就在于“沒有在项目上找准方向”。
与吉林相似,新疆也是通过联合培养的路数才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说起新疆选手,很多人可能只记得“高空王子”阿迪力,其实,从1984年至今,连续七届奥运会都有新疆籍运动员的身影,男篮、射箭、拳击、马术等运动场上活跃着一批新疆籍运动员。
7月30日,李雪英锁定女子举重58公斤级金牌,新疆终于实现“零突破”。李雪英虽然出生在河南舞钢,却是由河南省体育局和新疆自治区体育局共同培养,按照体育总局的规定,新疆可以分得0.5枚金牌。
截至8月3日,全国仅青海、海南、西藏和甘肃尚沒有奥运金牌入账。或许,他们也可以借鉴吉林、新疆的路子,借鸡“孵”出半块金牌。
靠抢注“致富”
吉林与新疆出成绩的背后,与体育总局对运动员的“流动”控制密不可分。目前,总局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协议计分,另一种是运动员的注册制度。无论哪种方式,背后都是各省体育局间的一次次“刀光剑影”。
上述李雪英就是河南与新疆协议计分的结果。此前,两省体育局达成协议,在李雪英的培养上“各显神通”,得到奥运金牌后对半分账。
而运动员注册则主要针对体校学生。这种制度讲究优先权,也就是说,不管运动员户口在哪里,只要被其他省份单位抢先注册,那么他(她)今后的成绩就归该省所有。
2002年时,辽宁与黑龙江就为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韩晓鹏的注册大打官司。最终,体育总局“和稀泥”了事,判定两省将各获其成绩的50%。2006年,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上斩获金牌,辽宁和黑龙江的榜单上,也就各增加了那“0.5”。
在这种“引进”与迫不得已的“输出”中,有意思的是,金牌“大户”辽宁省既是引进大省,也是输出大省——引进运动员为其争得了4.5块金牌,但也输出了3块金牌。这也是金牌大省的普遍现象,如广东省也是引进了6块金牌,输出了3.5块金牌。
最有资格“偷着乐”的可能要数四川省。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一举夺冠,在12名队员中,有8名运动员属“流动人口”,其中又有3名是从其他省份引进四川的。这意味着四川省一下就进账了3块金牌,而其在七届奥运会中总共也不过得到6块金牌。
八一队是中国代表团的特殊存在。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396名运动员中,有32位是由解放军培养的,其中包括刚刚卫冕男子体操团队冠军的绝对主力肖钦。此外,八一队还“贡献”了刘国梁、王皓、赵蕊蕊、林丹等奥运冠军,算上肖钦,已有15人次获得过奥运金牌,这个数字完全能进入各省市金牌榜的前六甲。
但是体育总局对八一选手的奥运奖牌统计有特殊规定,将奖牌计入原输入单位,这也就是王皓的团队金牌为何计入吉林的原因。
金牌梦工厂
纵观各省金牌榜,辽宁省的成绩可谓卓尔不群,在七届奥运会中共获得24.5枚金牌。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江苏、广东、北京、湖北及山东。这六个省份(市)已包揽96.5块金牌,占中国所获金牌总数的一半多。
这几个金牌强省各有各的强项,共同之处是都有一个神一样的“金牌梦工厂”。
辽宁省体育大院,超过半数的本省金牌选手从这里诞生。大院的侧旁,六七栋白色住宅是分配给辽籍金牌选手的“冠军楼”。2000年的时候,还只是一栋,到现在,七栋都无法满足本土冠军们的需求。
由于辽宁运动员在亚特兰大和悉尼奥运会的出色表现,时任辽宁省体育局长崔大林也升任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并最终获任体育总局副局长,负责奥运竞赛。
在北京,为“永远争第一”这句口号背书的是什刹海体校。
自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这里一共产生了七名奥运冠军——马燕红、王涛、冯坤、张怡宁、滕海滨、罗微、何可欣,贡献了九枚奥运金牌。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北京一共在奥运中斩获金牌16枚。
什刹海体校还出过李连杰、甄子丹等“打星”。
美国华裔乒乓球新星邢延华在伦敦奥运会一鸣惊人,连比尔?盖茨也专程来看她的比赛。但邢延华在技术上的飞跃,也主要归功于什刹海体校。2007年,12岁的邢延华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什刹海体校接受了2个月的系统训练。
在这届奥运会上,湖北省虽然意外不断,但目前在各省金牌榜上仍位列第三。其中,仅仙桃这一县级市,就贡献了五个奥运冠军,七枚奥运金牌——这个数字超过了22个省(市、自治区)的奥运金牌数。
1971年,沔阳(后易名仙桃)中学体育教师丁霞鹏开设了一个业余体操班。当时,他们沒有场地,沒有器械,平整了学校一个猪圈后,就成了训练场。这个猪圈,就是现在雄霸天下的中国体操男队的“福地”。
1992年,丁霞鹏累死在教练台上。六个月后,弟子李小双获得自由体操金牌、男子团体亚军,成为中国体操男队的领军人物。李小双只是仙桃体操的“爆破筒”,在他之后,又冒出李大双、杨威、郑李辉等多个奥运冠军。2000年2月,国家体操训练管理中心授予该市“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摇篮”两块金字招牌。
金牌“汇率”账
各省体育局為什么如此“痴迷”奥运金牌?以下所谓“汇率”,似乎可以解答部分疑问。
对各省督战奥运的体育局官员来说,他们更在意的是奥运金牌之后的全运金牌。从1992年起,奥运金牌兑换全运金牌的“汇率”就直线走高。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奥运金牌和全运金牌的“汇率”尚为1比1;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育局新政出台,创造世界纪录的这部分金牌将实现“汇率”2比1;紧接着,北京申奥成功,体育总局加大了向奥运倾斜的力度,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汇率”全面升至2比1。
我国的竞赛体制是完全围绕奥运部署的。“奥运年”之后是“全运年”,“全运年”之后又是“省运年”。到了省运这一级别,一块奥运金牌可以顶八块省运金牌,这一“汇率”比美元兑换人民币还高,也难怪赵荣福激动得要现场吟诗了。
各省体育局的任期和换届都是围绕全运会赛程进行的,而新班子的全部目标又是四年后的下一届全运会。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后,新疆、山西、安徽和北京的体委主任就因为成绩不佳而遭撤换。而像江苏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八枚金牌,在2009年济南全运会还未开打时,就已经有16块金牌垫底。如此“汇率”,各省体育局自然都将奥运督战当成头等大事。
以本届中国代表团为例,几个体育大省的局长,如辽宁的孙永言、上海的李毓毅、江苏的殷宝林、山东的张洪涛和广东的杨廼军,直接“领军”代表团副秘书长。就连表现不怎么抢眼的省份,局长们也能在代表团谋得一席之地,对外统称“代表团官员”。他们与体育总局领导一起,成立前方指挥部,对赛事的走势和运动员的使用有着直接决策权。
2000年悉尼奥运会,随团的湖南省体育局局长傅国良“大胆创新”,对当时的湖南选手贴身照料,衣食住行一手全包,并亲自下厨为熊倪等运动员熬汤。结果当届奥运会上,湖南选手大放异彩,获得七枚金牌,列各省第一。傅国良的这种做法亦被各省体育局奉为圭臬,之后都照办不误。
本届奥运,贵州体育局来了三十多人,全部的工作重心就是拳击选手邹市明一人,全方位照看,生怕金牌“苗苗”有一点不顺意。
7月31日,中国男子体操队蝉联团体冠军,使中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上的奖牌总数达到了400枚,成为夏季奥运会史上第11个达到这一高度的国家。
如果在这届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能夺得37枚金牌或更多,那么在夏季奥运会上的金牌总数就将达到200枚。2004年,北京选手张怡宁拿到第100金。那么,第200金的荣誉又将归于哪个省份?
从实力上看,37金很可能是中国代表团的极限。因此,夺金点也就落在了最后几个强势项目上。他们分别是:8月9日江苏选手陈若琳的女子跳水十米台,8月11日贵州拳王邹市明的48公斤拳击,以及同一天,四川选手邱波的男子十米台。江苏?贵州?还是四川?总之,不要将200金的任务拖进四年之后的巴西里约就好。
本文所涉金牌数统计除特别注明外均截至2012年8月3日;实习生王晓宇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