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皓:期待奥运的精彩

2008-04-07

中学生博览 2008年5期
关键词:王皓乒坛刘国梁

芳 子

2004年雅典奥运会,年仅21岁的王皓没有顶住压力,在男单决赛中以2:4不敌韩国选手柳承敏,遗憾地与金牌失之交臂。接下来的几年里,“千年老二”这个称谓像个魔咒,将他定位成球场上一个带有悲情色彩的人物。然而王皓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14日巴塞罗那世界杯决赛中,他以4:0战胜老对手柳承敏,实现了自己男单世界冠军零的突破,排名跃居世界第一……

双重打击:失意雅典,又成“千年老二”

王皓,1983年出生于吉林长春, 10岁的时候被长春体校破格录取。当时的王皓是校内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不过,一脸稚气的王皓却不服输。每次队内比赛,王皓总要挑战比他大的孩子,虽然胜少负多,但他屡败屡战,成绩在队里提高得最快。

1996年, 13岁的王皓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夺得第三名,不少俱乐部开出了相当优厚的待遇邀请他加盟。不过,王皓的父亲王忠全谢绝了所有邀请,将王皓送进了拥有王涛、刘国梁等强手如云的八一队。在八一队的两年,王皓在竞争中迅速成长,很快脱颖而出,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了国家队。2002年,王皓一举夺得埃及公开赛男单冠军,排名也跻身世界十强,与波尔、庄智渊并称为乒坛最具潜力的三大新星。正当王皓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雅典奥运会上,他却遭遇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

2004年8月23日,第27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对阵双方是中国的王皓与韩国的柳承敏。作为奥运会乒乓球分量最重的男单冠军,当时国人的目光都盯在了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身上。以王皓的实力,许多国人都顺理成章地把这枚金牌提前归入中国队囊中,因为在奥运会比赛前,王皓和柳承敏数次交手,都是王皓以绝对优势取胜。

决赛开始后,王皓先以2:0领先,可是之后比赛的主动权却被柳承敏控制。柳承敏正手抢攻能力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王皓太想拿下这枚金牌了,背上了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过分依赖反手,节奏完全被柳承敏掌控,最终以2:4败北,丢掉了这枚分量最重的乒乓金牌。

这次奥运会成了王皓乒坛生涯的巨大障碍,此后,他患上了“决赛恐惧症”。每次比赛,他都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打入决赛,可是一到决赛的时候,他又变得魂不守舍、神情恍惚。2005年全国十运会决赛他输给王励勤;2005年、2006年,王皓两次打入世界杯决赛,2005年他在大比分3:2、第6局8:4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德国选手波尔翻盘;2006年又被马琳以0:2实现大逆转。王皓赖以成名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在决赛中也仿佛失去了攻击力,对“敌人”没有任何杀伤力。

连续四次重大赛事获得亚军后,有媒体称王皓为“千年老二”。意思是说他在比赛中只能获得亚军。“千年老二”像一个魔咒,时刻笼罩着王皓的生活。

舐舔伤口,亲情是最好的疗伤剂

王皓不能从事业的低谷中走出来,他的父母特别着急。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比赛一结束,王皓就给家里打电话,他只叫了一声“妈”,就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那天,他给父母打了六次电话,哭了六次。父母感受到了儿子承受的巨大压力,在电话里反复安慰儿子:“你现在还小,未来还有很多机会……”王皓回国当天,父母特意赶到机场亲自迎接“凯旋”的儿子。当王皓走出机场来到父母身边,妈妈把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大声说:“在妈妈的心里,你永远是最棒的,你已经为祖国、为我们争脸、争光了……”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内心痛苦郁闷的王皓竭力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见儿子拿得起放得下,两天后,父母放心地返回了长春老家。

令他们伤心的是,回家不久,夫妇俩就接到主教练刘国梁打来的电话:“王皓情绪很不稳定,希望你们能多关心他。”作为资深的乒乓球教练,父亲王忠全知道,雅典失利,对孩子的打击太大了,他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如果就这样沉沦下去,也许孩子这辈子就毁了。

第二天下午,王忠全夫妇来到了北京,在体育局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住下来。由于心理包袱太重,王皓面色憔悴精神委靡。在父母的要求下,王皓每天训练结束后,来到父母的住处。妈妈刘志英从菜市场买来猪脚,用火烧过后,她督促王皓拿镊子,把猪脚上的毛拔干净。这样一来,王皓一心一意拔猪毛,不再想乒乓球的事。为了让儿子能正常入睡,王忠全晚上经常陪着儿子,在10多层楼梯间上上下下地走半个小时,晚上9点,满头大汗的王皓回到队里冲个热水澡,躺到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那个星期天,夫妇俩陪着王皓去郊外放风筝。王忠全在风筝上吊了六个乒乓球,可风筝怎么也飞不上去,他让王皓卸去两个乒乓球后,风筝飞高一些。再卸去两个乒乓球,风筝又飞高几十米。最后把剩下的两个乒乓球全部卸去,风筝高高地在空中飞扬。王忠全若有所思地对王皓说:“人和风筝一样,要是包袱太重,永远达不到新的高度。”

父母的良苦用心对王皓的触动很大。是的,一个运动员的成长,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有坎坷和挫折也很正常?怎能一味地沉浸在失败的阴影里?想通这些,王皓渐渐卸下了心理包袱。

卧薪尝胆一飞冲天,“千年老二”成为乒坛霸主

在父母的亲情抚慰下,王皓心头的阴霾虽然淡去,但他还是找不到当初的自信,变得怯懦。国家队主教练刘国梁常常调侃地对他说:“你姓王,‘王牌的王!你应该有王者风范,怎么却像个病猫似的?”

刘国梁并没有放弃这只“病猫”,依然频繁地给王皓参赛机会。为了锻炼王皓的胆量,刘国梁甚至带着王皓去蹦极,站在80米的高台上,王皓感到全身发抖,心里紧张到极点。在刘国梁不停的催促下,王皓眼睛一闭,纵身跳了下去。这看似简单的“一跳”,让王皓跳过了一道心理关。

与此同时,刘国梁还想方设法磨炼王皓的意志品质。常常安排两名队员和他对打,如果王皓输一场球,就要加练两个小时。这样一来,王皓只得一分一分地咬,一个球一个球地争。无形中,他的球风变得泼辣了,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有了质的飞跃。

刘国梁的信任和扶持,让王皓深受感动,他觉得自己如果不彻底振作起来,就对不起刘国梁。此后,他训练比以前更加刻苦。一次,他在训练时拉伤了胳膊,受伤的肌肉部位红肿起来,队友都劝他立即休息,可王皓却依然坚持练习,不肯离开训练馆。

作为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要具有十足的霸气和杀气,才能首先从气势上压制住对手。可王皓一直以来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为了让他在球场多一些霸气和凶狠,刘国梁告诉他:“一站在球场上,你就要把自己当成天下第一!”并刻意雕琢王皓的前三板技术,加强抢攻意识和正手攻球的力量。此外,在刘国梁的要求下,王皓还积极创新,进一步丰富横拍直打和台内小球挑打技术,使技术更加全面。

几年的卧薪尝胆,让王皓终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06年11月,在多哈亚运会上,他战胜队友马琳,一举夺魁。紧接着,在11月举行的世界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他又一次摘得桂冠,2006年冬天成了王皓丰收的季节。

2007年10月14日,乒乓球世界杯比赛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这次,对决双方又是中国的王皓和韩国的柳承敏。决赛前,柳承敏连续战胜了中国的马琳和王励勤,状态极好。然而,这次王皓再也不是2004年那个稚嫩的毛头小伙子了。决赛的第一局,柳承敏以其独具特色的反手拉攻先发制人,一度领先王皓,并且把握局点,但是王皓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惊人的镇定与敏捷,在对拉中突然袭击柳承敏反手,使之措手不及而造成接连失误,王皓赢得了首局胜利。在接下来的三局比赛中,王皓打得非常顺利,干净利落地连下三局,最终以4:0挑落对手,摘得了他首个世界大赛的男单桂冠。他也终于以其炉火纯青的直板横打技术,报了上次奥运会上的“一箭之仇”,向世人宣告:“千年老二”只是一个过程,他终究要登上世界乒坛之巅。

面对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王皓表现得特别镇定,因为他的目标在远方,他要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发起冲击,实现他未竟的奥运夺金梦想……(摘自《中国青年》)

编辑/苗与

猜你喜欢

王皓乒坛刘国梁
胡志平
奥运百星传-刘国梁:国士无双!从天才球手到王牌教练
刘国梁的“两样说”
我是小小绘画家
非同一般的熊猫
乒坛儒将脱颖而出
李莉 请来王皓做客《一路畅通》
刘国梁卸任一说彻底翻篇 坦言要与队员一起出发
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退役前的最后一赛
周恩来与“茅台酒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