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指南
2012-04-08马伯庸
马伯庸
在《后天》那部电影里,有一个特别值得玩味的桥段:一群人为了躲避严寒,钻进了纽约的市立图书馆。他们为了取暖,不得不把书拿出来烧掉,但对于先烧什么书而争执不下,最后所有人一致同意,先烧税法!在这个寒冷的早春北京,我重看了一遍《后天》,然后想,假如——仅仅只是假如——北京也遭遇了一场千年不遇的严寒,一些北京市民被迫涌入首都图书馆,也同样需要烧书取暖时,他们会如何抉择?
仔细想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有点像“如果你流落到荒岛,会带什么书”之类的问题。但这个题目,比荒岛带书要更有内涵,测试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你喜欢的书,可能只有一两本;讨厌的书,却有一大堆。先烧什么书?后烧什么书?该如何排序。更何况,你还要清楚地知道,讨厌的书,并不等于没有价值。你现在处于大灾变期间,如果幸存下来,必须要肩负起延续人类文明的责任。有些书你也许会极端讨厌,但对文明存续非常重要——比如线性代数课本和元素周期表。秦始皇當年焚书,都特意把农书、历书什么的留下呢。
如果是我的话,第一批被投入火堆中的书,毫无疑问是成功学和励志书。我一向有一个偏见,成功学这种东西,只会让人尽可能地远离成功而不自知,它的效果不会超过小时候在作文本上抄录名人名言,还费纸。再者说,大灾变后,人类社会已经有了极大改变,传统成功学规律已经不适用,烧了丝毫不可惜。这些书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成功学这两年出得太多了,拿来当燃料,可以烧很久。
第二批要投入火堆的书,是各种生活保健书。一个朋友的母亲,身体不太好,但是笃信各路神仙的保健养生学,今天生吞泥鳅,明天喝绿豆汤;这个月茹素,下个月要排毒。身体没见好转,冰箱中奇形怪状的东西和吃饭规矩却是越来越多了。我那朋友抱怨说,每本保健看起来都言之成理,连在一起看,却只会搞得整个身体系统无所适从。反正以后都已经是冰河期了,资源贫瘠,有得吃就不错了,不能挑拣,所以这些养生书还是烧了吧。这不是一个养生的时代,是一个逃生的时代。
等到养生保健类的书烧完以后,第三批需要投入火中的,是各路明星们出的自传、感悟和经历。这类书装帧一般都很好,还会配上许多与世界政要合影的彩色照片,应该会很耐烧——唯一的问题是,这类书中水分太多,会不会影响燃烧效率,还有待科学家研究考察。
图书还有一个大类,讲星象占卜。我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这些书于我用处不大。而且我有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翻开书,按照每一个占卜系统来估算自己的命运以及本周运势——别忘了,我们现在是假设身处大灾变时代,所以如果这本书没算出来是大凶之兆,那肯定不准,直接烧了就是。如果侥幸被它说中了,那也烧,反正大部分算命的人,都不喜欢听不吉利的话。
后来一次吃饭的时候,我把这道测试题跟好几个朋友说了,并且说了自己烧书的次序。他们都很有兴趣,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先烧青春小说再烧旅游指南,有的烧了历史普及类的犹嫌不过瘾,还要去拿高中教辅与公务员题库出气。
最后还是一位杂志的主编给出了最好的办法。他听完我们的烧书次序,淡然地弹了弹烟灰:“哪儿用得着那么麻烦,不用分类,直接按年份烧,最近几年就没出过能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