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探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

2012-04-08李佩桦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辅导员培训

李佩桦

(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育在不断扩招,将高等教育从精英培养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步加大。加上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在就业时往往走很多的弯路,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而对贫困大学生而言,就业走弯路,带给家庭和自身的压力更大。因而,很多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职业指导,从而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发展机遇。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呼唤就业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也呼唤着就业指导人员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就业指导队伍中一个主要的成员是学生辅导员。“辅导员”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中并没有相对等的概念,较为接近的是“counselor”,即“咨询者”、“指导者”。我国教育部2006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但实际上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一方面许多高校并没有明确划分出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而是简单的将辅导员看做学生事务性工作的办理人,辅导员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首要工作,往往反而被忽视。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大多比较年轻,自身积累的就业经验比较有限,大多数辅导员开展的就业指导内容基本处于技能传授、信息发布等简单具体的操作层面,针对性不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没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结构发展的不专业性与不合理性,使得高校贫困大学生缺乏系统、高效的就业指导,凸显了辅导员面临的能力之困。

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成为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内涵

科学分析辅导员就业指导力内涵,有必要对“就业指导”和“指导能力”两个概念进行辨析。

就业指导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就业指导仅仅是给就业需求者传递就业信息。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还包括预测市场的需求,收集甑别就业信息,职业咨询与辅导,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推荐、介绍、组织招聘,开展创业教育等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服务活动,在我国还应包括就业政策方针的宣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般认为指导就是指示教导,指点引导。指导力可理解为胜任某项指导工作或任务的主观条件。

因此,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是指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国家需要、职业要求和学生自身特点,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并适应职业活动的能力。具体说来,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一)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

部分大学生因为不了解自己所在学校、当地政府及就业地区、行业的就业政策规定,才出现选择职业时的盲目性,因而辅导员必须学习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对不同就业趋向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就业政策法规指导,介绍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尽量避免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不够,对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就业愿望与就业形势及自身特点相距甚远,因而容易求职失败,从而产生压抑、紧张的情绪,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加上家庭负担的压力,使得心理压力更重。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就业规划指导技巧、心理辅导和咨询、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快速了解学生的基本特质和职业兴趣所在,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生涯规划引导,帮助他们纠正认知偏差,客观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定适合自己的择业目标,从而走出就业心理困境,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

(二)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就业信息处理能力

就业指导是一项侧重实效性的工作,要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指导,辅导员必须具有敏锐的就业市场观察力和分析力,即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能针对社会需求新动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发展趋势。

如今,网络求职、各类人才招聘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每年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会发布很多就业信息。但现在新兴的岗位较多,工作分类越发细化,也相应增大了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难度。为应对各类庞杂的信息群,就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传媒技术搜集发布就业信息以及联系就业单位,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三)良好的身心素质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对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不仅要注意体育锻炼,善于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崇高的教育信念,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二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

辅导员可以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向定位,从而有选择、有目的的参与相关科目学习、相关实践活动锻炼,积累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有利于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教师的特殊群体是在高校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不仅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辅导员熟悉学生情况,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辅导员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管理活动中,可以全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引导,有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三)有利于辅导员自身发展

目前在一些高校,就业指导还没被认可为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很多人对就业相关理论都不能深入理解,不懂得如何使用相关测评工具,因而不能准确的帮同学进行自我分析、找出他们的优势所在,无法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因而,辅导员在这一块没有成就感,也就不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发展自己。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还有利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有利于把就业指导做为自己职业发展中的一部分,往专业化、职业化,甚至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三 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是根本

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加强人文修养。90 后的大学生个性较强,因而辅导员除学习系统的就业指导知识外,还需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及时掌握和运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树立开放的就业理念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意识,并根据其心理发展规律,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相结合,运用QQ、微博、飞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切实提高自身就业指导能力。

(二)加强培训、建立培训体系是关键

就业指导能力的提升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切实加强对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的培养,要制定长期的、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如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日常培训与骨干培训、一般培训与专题培训、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使辅导员不断深入学习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更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求职能力培养、就业政策和法规讲解、就业信息收集传达,真正成为学生就业的“引路人”。

(三)加强就业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是基础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因而要求辅导员勤于实践,善于在就业指导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探索就业指导工作的客观规律,从实践中完善理论。

(四)加强市场了解是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多到用人单位中去、到人才市场中去,了解各行业、各地区的人才市场招聘情况,调查市场需求,了解人才需求的信息和要求,不断提高职业指导能力,以便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应能力储备,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作为学生就业的“引路人”,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指导能力,积极投身到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对贫困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1]张杰.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的构成及其提升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李佩桦.大学新生思政工作中“体验式”教学课程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辅导员培训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