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拖出术在治疗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
2012-04-08陈玲印义琼文曰刘春娟
陈玲 印义琼 文曰 刘春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四川 成 都610041)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常见部位,占65%左右。据最新研究显示[1],近五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发病人数的30%,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治疗以外科治疗为首选。直肠癌的手术方式有很多,各种手术方式都有相应的适应指征,可根据病情需要及医生的技术而选择。为了减轻术后患者肛门处坠胀感,减少吻合口瘘及感染的发生率,我科室对部分直肠癌患者采用了新的手术方式,即:在切除直肠原发病灶后,保留肛门外括约肌,将患者部分结肠经肛门拖出,并手工缝合于肛门处,术后3周内患者通过结肠拖出部分排便,3周后再行肛门成形术,切除外露的结肠,从而达到保肛,并减少吻合瘘及感染的发生率。这一新的手术方式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后护理、健康指导,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出院后的自护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组24例患者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患者中,男5例,女19例,年龄34~84岁,平均年龄57.79岁,平均住院日11d。其中4例诊断为直肠肛管癌,20例诊断为直肠癌。术前常规行肠镜、全腹增强CT、腹部B超、胸片、肺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综合评定患者全身情况可,无明显远处转移或癌肿分期过晚,能够耐受开腹手术及全身麻醉风险,同时患者的肿瘤能达到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条件。
1.2 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切除患者直肠肿瘤的同时切除患者肛门内括约肌,保留肛门外括约肌,然后将3~7cm结肠经肛门拖出,并手工缝合于肛门处,使外露的部分结肠暂时代替肛门,术后3周内患者通过结肠拖出部分排便。手术后3周,患者再次入院,在局麻下将经肛门拖出的部分结肠切除,行肛门成形术。
1.3 结果 24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吻合出血、吻合口瘘及吻合感染。术后3周,24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了肛门成形术,成功地保留了肛门。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肠道准备 良好的肠道准备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后的感染发生及避免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吻合口瘘。术前一天患者口服磷酸钠稀释液(PS液),或辉灵口服洗肠液,行全肠道清洗。对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肠梗阻的患者不可选用全肠道清洗[3]。
2.1.2 常规准备 术前交叉配血,做药物敏试、皮肤准备,讲解术前禁食、禁饮、安置胃管的目的。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须严密观察24h,行心电监护及血压、脉搏、呼吸和氧饱和度监测至病情平稳,早期注意有无腹腔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并发症。每6h测体温1次,监测体温变化。若发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异常情况,应考虑血容量不足、腹腔内出血的可能,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2.2 引流管护理 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十分重要,如: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等。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以及量。一般情况下,在患者术后,全麻完全清醒以后,由主管医生拔除胃管。密切观察和记录各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很重要,注意有无新鲜全血和胃肠液流出,了解有无腹腔出血和吻合口瘘的征象,注意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腹腔引流液量降至30ml以下,患者无腹胀、腹痛等特殊不适,可考虑拔管。注意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尿液量及性质、颜色等,安置尿管期间尿管护理,每天两次,即用艾力克消毒液消毒会阴、尿道口及尿管。
2.2.3 体位 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呕吐引起误吸。当患者麻醉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予斜坡位或者半卧位,以保持腹肌松弛,减少腹壁的张力,减轻伤口疼痛,同时可以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患者病情平稳,一般术后1天可下床活动,有利于循环、呼吸等生理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预防腹胀、肠粘连有很大的作用。由于患者肛门处有3~7cm的结肠拖出部分,患者肛门处会出现异物感,为了减轻患者肛门处不适,应鼓励患者尽量采取左侧卧位或者是右侧卧位,尽量避免端坐位。
2.2.4 伤口的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伤口的情况,包括腹部伤口以及肛门处伤口。腹部伤口有少量渗血、渗液时,则需及时进行伤口敷料更换,如果渗血渗液较多,则要立即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肛门处伤口如果有少量的淡血性液体渗出,属于正常现象,反之如果出现大量暗红色或鲜红色液体渗出,则属于异常现象,需要通知主管医生,及时处理。定时查看患者的腹部体征,观察有无腹部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如果有,要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2.5 结肠拖出部分的护理 结肠经肛门拖出和结肠经腹壁造瘘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不全完相同。因此,在护理方面我们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要密切观察拖出结肠部分的颜色,水肿及排泄情况。正常的结肠拖出部分的黏膜应该是红润的、有光泽的、有弹性的,其黏膜表面偶尔有淡血性液体渗出。反之,若黏膜的颜色暗红、发紫、发黑,应该考虑拖出的结肠部分缺血坏死,应立即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另外,肥胖病人及健壮男性由于括约肌对肠段的压力更大,致拖出肠段发生坏死的可能性大,应着重观察这类病人。本组24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结肠拖出部分坏死。一般情况下,术后第1天或第2天,结肠拖出部位的黏膜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属于正常现象。若黏膜呈粉白色,则表示黏膜有水肿,可用10%的高渗盐水或50%硫酸镁湿敷,保持黏膜的清洁,避免感染。排便后,用温水清洁黏膜,动作轻柔,不得用力过大。
2.2.6 肛周皮肤的观察与护理 由于结肠拖出患者在术后初期,肛门外括约肌对大便的控制很差,患者不能自控,粪便会随时溢出。因此,肛周皮肤容易受到粪便、消化液的刺激,易引起肛周皮肤红、肿、皮疹、甚至是糜烂、化脓等病理改变。所以要注意观察肛门周围皮肤是否清洁干燥,每次排便以后,要用清水清洁黏膜,同时还要清洁肛周皮肤,并擦干周围皮肤,然后涂上复方氧化锌软膏或紫草油保护肛周皮肤,以防粪便、肠液刺激皮肤而引起皮炎。由于患者需观察的部位较特殊,自己护理以及观察不方便,所以,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家属如何护理及观察结肠拖出部分的情况。
2.2.7 营养支持 患者术后当天禁食禁饮,予静脉补充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后,可适量饮水,同时给予静脉补液,术后第2天,可进食半流质饮食,第4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后第5天可进食软食。患者进食期间要做到循序渐进,少量多餐。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饮食为主。2.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愉快的心情,适量活动;(2)饮食方面要少量多餐,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3)做好结肠拖出部分及肛周皮肤的观察和护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4)保持舒适体位,尽量采用侧卧位,避免端坐位。
3 小结
结肠拖出运用于直肠癌根治术中,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该手术方式减少了患者术后肛门处的坠胀感及疼痛,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患者吻合口瘘及感染的几率。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产生,同时也需要护理方面出现有针对性新举措来配合。在本组24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术后吻合瘘及感染,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由此可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但是本组纳入的患者例数并不多,如何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有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1]Zhang YL,Zhang ZS,Wu BP,et al.Early diagnosis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2,8:21-25.
[2]彭建,张阳德,李年丰.老年人大肠癌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23(12):63.
[3]陈显春.结肠造口患者行清洁灌肠方法探讨[J].重庆医学,2004,33(11):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