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
2012-04-08梅迎雪王翠萍牛东生
梅迎雪 王翠萍 牛东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宁夏 银 川750021)
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脱位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hip,DDH)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完全脱位、下肢明显短缩、髋臼及股骨上段发育严重不良,成年后可因假臼的骨性关节炎而伴随严重的疼痛及关节功能丧失,多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R[1]。但由于髋臼关节严重畸形导致手术难度大,如将假体重建于真臼位置,因肢体延长较多,可发生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有效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我院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6例(32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6月采用非骨水泥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6例(32髋)。其中女性20例26髋,男性6例6髋,平均年龄42.4岁(30~57岁)。所有患者均合并骨性关节炎,伴有严重髋关节疼痛、跛形等症状,根据Crowe分型标准,股骨头脱位距离超过骨盆高度的20%的被界定为CroweⅣ型[2]。双髋关节病变者,均分期进行置换。
1.2 术前评估 入院后通过体格检查和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测量双下肢长度、评价行走步态。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根据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评定外展肌肌力。同时了解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全身或局部感染灶等合并症;是否吸烟及饮酒。本组患者术前股骨上移4.5~7.3cm;Harris评分平均40分。
1.3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选用小号生物型假体,采用改良Hardinge手术入路,尽量切除关节囊,截去脱位的股骨头后,松解假臼周围的挛缩纤维组织、髂腰肌、股直肌等,患肢延长2.8~6.5cm。手术缝合皮肤后即暂时夹闭引流管,切口部予以多头腹带加压包扎,2~3h后开放引流管自然引流,48~72h拔管,拔除引流管时常规行引流管末段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抗凝治疗,预防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发生。术后7d、14d复查下肢血管彩超,明确有无DVT发生。
1.4 结果 本组患者中1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76~87分,平均81分。全部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保守治疗6个月后恢复。另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外,其余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护理
2.1 髋关节脱位
2.1.1 臀中肌肌力训练[3]入院当天起即开始进行此项训练,并作为所有患者肌力康复的基本手段。方法1:取健侧侧卧位,患肢在上方,主动或由他人辅助外展患侧髋关节并保持5~10s后内收复位,如此反复。方法2:取仰卧位,下肢伸直,主动做患肢的外展、内收运动。鼓励患者尽量主动进行训练。
2.1.2 正确搬运 自手术车搬运患者至床上时,至少有4人参与,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平托住患侧髋部和下肢,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
2.1.3 正确体位 卧床期间,患脚穿中立鞋,两腿之间应放一梯形外展枕,术后1周之内保持患肢30°~45°屈髋屈膝、15°外展体位,防止患肢内旋,使前血管、坐骨神经处于松弛状态。
2.1.4 翻身方法 向健侧卧位,禁止患侧卧位。翻身时需由护士协助进行,一手扶住臀部,另一手托住膝关节下部,将患腿与身体同时转为健侧卧位,并在两腿之间垫上被子或枕头,使髋部保持外展状态,切忌使髋部内收、旋转[4]。
2.1.5 康复训练中的预防措施 在进行外展、内收锻炼时,注意患肢内收不超过身体中线,外展<30°。为了预防脱位的发生上下床时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最初下地时有护士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患肢的移动,移动时要保持患肢始终处于外展位。方法:下床时从健侧下,健肢先踩地,患肢随后跟上,但患肢暂不负重。上床时从患侧上,先将患肢移至床上,随后健肢跟上。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转弯时注意髋关节随身体一起移动,禁忌突然旋转和过度内收、外旋髋关节。
2.1.6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要求患者3个月内做到“三不”,即不坐矮凳,将家里的马桶加高至90cm,避免屈髋>90°;不盘腿;患肢6周内不负重,6~12周部分负重,12周后完全负重。常用的物品放在患侧,不穿系带的鞋、使用长柄鞋拔。
2.2 DVT的预防
2.2.1 早期功能训练 本组患者回到病房,即被动进行肌肉按摩和踝关节跖曲背伸运动。自患者足跟起由远心端向近心端交替挤压小腿腓肠肌,双下肢交替进行,以促进血液循环。麻醉消失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脚趾的随意活动、踝关节跖曲背伸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每2~3h1次,5~10min/次,次数由少到多,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嘱患者此项运动至少坚持半年以上。2~3d拔除引流管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膝关节的屈曲、伸直训练及外展功能锻炼,必要时辅以被动训练。
2.2.2 病情观察 小腿DVT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肢体的肿胀、颜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病人的主观异常感觉可反映下肢静脉回流情况。因此,术后认真观察下肢血液回流情况、患肢末梢血运、感觉、运动及肢体肿胀情况,重视患者主诉,患肢有肿胀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并记录,及时发现有无血栓形成。
2.3 血管、神经症状危象的预防
2.3.1 固定骨盆状态下的牵拉患肢训练[3]因术中肢体延长较多,可发生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前开始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血管、神经的耐受力,预防神经损伤的发生。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一位护士双手固定骨盆,另外一位护士缓慢持续牵拉患肢。此项训练每次各进行5~10min,3~5次/d。训练时配合默契,动作轻柔、弛缓,避免使用暴力。
2.3.2 病情观察 血管危象最早表现为血运差、皮温低,术后监测皮温1次/6h,严密观察患肢末梢的血运、感觉、运动情况。早发现,早处理是避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重要措施。
2.3.3 烤灯局部照射 血管、神经危象的发生可分为静脉回流受阻和动脉供血不足。其原因多为血管痉挛、血运差、血肿、血栓形成。本组术后72h之后采用烤灯局部照射患肢,3次/d,30min/次,同时提高室温,防止血管痉挛。
2.3.4 正确体位 另外,神经的损伤与术后下肢体位放置不当等因素有关[3]。术后1W内除了保持患肢15°~30°外展中立体位外;为了使前血管、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处于松弛状态,患肢给予45°~60°屈髋屈膝位。1周后患肢抬高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
[1]朱振安,戴魁戎,王友,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403-1406.
[2]Crowe JF,Mani VJ,Ranawat CS.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congenital dislocation and dysplasia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Am),1979,61(1):15-23.
[3]梅迎雪,陈希,牛东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高脱位型髋关节脱位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38(2):141-143.
[4]袁小娟.高危人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脱位护理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273-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