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研究现状综论
2012-04-08彭阳
彭 阳
(湖南科技学院 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研究现状综论
彭 阳
(湖南科技学院 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研究在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制约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现状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但目前研究存在:重理论层次研究,轻实践指导探讨;研究时间短,地区差异大;心理干预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等现象。未来研究应强调积极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心理干预
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进城务工的零到十八周岁之间的学前及学龄儿童,亦即在这一年龄范围的进城就业农民子女。众所周知,流动儿童较之常住儿童,陌生的学校环境、不利的社会经济因素、不恰当的家庭教育等可能使流动儿童更易出现生理及心理的发展问题。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流动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止心理疾病,维护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截止目前为此,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心理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一、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研究现状
(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目前研究界侧重研究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内容涉及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学习适应、人格特征、情感特点等方面。结果大致呈现两种情况。一种观点认为,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儿童低。高文斌等人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明显问题,主要表现为具有焦虑和抑郁倾向,在校容易发生人际冲突,自尊水平较低,有偏离主流价值观倾向等[1]。肖克等人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超过一半的老师认为,与当地学生相比,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素质比本地学生要差一些,他们在性格上更拘谨小心(28.77%)、更敏感(28.77%)、更忧郁(21.23%)、更琢磨不透(21.23%),而开朗热情的只占11.23%[2]。自评和他评的结果均反映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平常儿童要低。具体而言,陈美芬(2005)发现外来务工子女有更多消极的人格品质;申继亮等(2006)发现,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低于城市儿童;韩煊等(2010)发现,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常住儿童差,流动男、女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同;周皓(2010)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始终强于本地儿童,与顾唯页(2006)、郭良春等(2005)研究结果一致[3];程黎等(2007)发现,城市流动儿童在校容易发生人际冲突,自尊水平较低,有偏离主流价值观倾向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尽管流动儿童处境不利,但并不是所有流动儿童会出现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有些流动儿童可能适应良好,甚至表现得很好。余益兵、邹泓(2008)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各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曾守锤(2010)也认为,绝大多数流动儿童还拥有某些积极心理品质。
(二)流动儿童心理教育影响因素研究
1.家庭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家庭是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诱因。邹泓等人研究表明,家庭功能的亲密度(成员之间的感情和相互支持的程度)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4]。池兆艳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抑郁、社交退缩、违纪、攻击性这四个维度与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等因素呈正相关,与父母温暖理解呈负相关[5]。同时,许晶晶发现,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相比,家庭经济地位稍高,且知觉到压力小于农村儿童,但其父母往往采用很多不利于儿童自尊发展的教养方式[6]。总的来说,部分流动儿童的父母由于自身文化素养及生活压力,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简单粗暴,使孩子身心受到伤害,导致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也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娇宠溺爱,造成孩子养成任性、自我中心、依赖等消极心理品质。
2.学校教育
从宏观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资源差异,影响流动儿童入学因素以及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等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大量研究集中于流动儿童学校生活的适应性问题,如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因学校适应不良而表现出的退缩、孤僻、自卑等问题,主要与流动儿童学校教师流动性大、公立学校教师差别对待有关。韩嘉玲研究发现,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中的69个班级,近一半班级在2000年度上学期有中途更换老师的情况[7]。与此相对应的是,谢伊安等人的研究发现,就读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感受到了来自老师更普遍的关心[8],这是由于公立学校教师的流动性低于打工子弟学校;他们还就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疏远平淡型、亲密和谐型和紧密矛盾型三种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三种类型的分布比例分别为17.0%、49.4%和33.6%,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师生关系三种类型的分布比例分别为 21.6%、40.6%和 37.7%,校际之间差异显著[8]。从中可以看出,学校作为流动儿童生活、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其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师资水平、同伴关系等均可能给劳动儿童带来重要的心理影响。
3.社会影响
流动儿童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所拥有的社会网络相对狭小,社会对其期望不足,城市的教育体制也没有为流动儿童就学留出空间,他们经历着城乡社会、经济、文化两种不同的社会化环境,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交往准则等大不相同的社会化内容对其影响明显。加之经济制度、户籍制度、就近入学与分级管理的政策等还没有真正落实,导致流动儿童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城市生活,却又很难融入到城市生活。雷有光通过研究发现,外来人口的身份使流动儿童不能完全被城市接纳,而且75%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即使他们愿意与北京孩子做朋友,其愿意背后的动机主要是羡慕城市孩子的优越生活与学习条件[9]。陈怀川认为, 导致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的因素有两方面,即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政治权利、就业政策、薪酬水平、子女就学等制度性因素与观念文化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10]。可见,流动儿童要真正适应城市生活,需要做到经济的适应、文化的适应、价值观念的适应等,而这也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做出进一步的协调与努力。
(三)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
1.提倡“三位一体”教育策略
针对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众多研究提倡“三位一体”教育策略,即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1]。从社会层面来说,研究者们呼吁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监管,减少流动给儿童造成学习连续性的中断;尤其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使他们在城市中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进而为流动儿童的教育创造良好氛围[12]。从学校层面来说,建立流动儿童档案,建立情况登记、结对帮扶、沟通交流等制度,把教育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心理老师,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测查、辅导,同时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等,全面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能力。家庭作为孩子最初的学校,研究者们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气氛、亲子沟通等各个方面提出建议,指导流动儿童父母要为孩子营造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做朋友等。
2.流动儿童心理干预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
近几年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呈增多趋势。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者们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譬如针对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胡进(2002)对一组五年级流动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干预,干预以个体和群体两种形式进行:采用心理周记的形式引导流动儿童及时宣泄喜怒哀乐以进行个体干预;采用讨论、故事、表演、操作等方式,围绕“正确评价自己的外貌”、“欢乐可爱的家”和“人际关系你我他”三个方面进行群体干预。结果表明,这些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叶玮琳(2008)则采用团体训练的方法,对一所流动儿童学校五年级某班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进行了干预。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对于改善男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含焦虑、敌对、孤独、自卑和抑郁)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女流动儿童却未产生显著的增益作用[14]。有学者就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社会适应、孤独感、自我接纳、行为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干预研究[15][16][17]。钟爱萍(2004)以民工子弟为对象,根据民工子弟可能的心理危机,从自信心、意志力、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四个方面系统的对流动儿童进行心理训练,证明了心理训练是对心理素质提高最为直接的途径,是改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18]。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多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干预,采用了多种心理辅导方法,但缺乏对流动儿童潜在和现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和激发;缺乏系统的辅导方案;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研究较少,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3.学校教育开始构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有条件的学校针对流动儿童心理问题,采取了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立新小学就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建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追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搭建心理咨询的平台;注重与家长联合,共同培养流动儿童良好心理素质。这也是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针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流动儿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咨询机构设置上还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专业师资队伍的匮乏是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教育内容零乱,缺乏系统性、协同性,这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的研究缺乏有关;教育实施途径主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式进行,没有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没有与思想品德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与家庭教育连接没有做到细致完备,无法形成最大教育合力等。
二、流动儿童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层次研究,轻实践指导探讨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比较重视理论研究,而且表现为:有特色的研究较少,高水平的研究较少,系列化的研究较少等。众所周知,理论指导实践,由于缺乏可靠的系统理论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指导,致使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运转不佳。尽管目前有部分应用研究,但“方法中心”现象比较突出,即运用心理测量法或调查法的研究较多,这些实证研究还表现出:横向研究多,跟踪研究少;实证研究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少;取样范围小,跨地区协作研究缺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流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法研究缺乏,甚至连基本的、系统的心理辅导方案缺乏,致使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这是当前急待解决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操作性问题。总体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低水平的简单重复现象严重,缺乏系统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系统的构建。
(二)研究时间短,地区差异大
针对流动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针对流动儿童身体方面。从中国知网的统计来看,最早针对流动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在本世纪初,差不多十年时间,现呈逐年上升趋势。可以看出,随着流动儿童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多,流动儿童各方面问题的产生,针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研究时间短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深入性就不可避免。而且,由于前几年流动儿童随父母迁徙到大中城市的多,因此,针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目前相对集中在经济、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北京、浙江、深圳等地区的研究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省市;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自己所在省市来选择研究对象。尤其是有流动儿童学校的城市,当地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能受到较多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会出现,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当受到关注。
(三)策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
从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策略的研究来看,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从流动儿童现有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方法进行疏导和干预,研究结果尽管令人满意,但系统性不强。而且研究者们忽略了流动儿童自身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忽视了他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天赋和智慧等,流动儿童身上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没有得到激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用一种“快餐式”的工作方式来关注人的心理问题解决,治标不治本。因此,未来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多考虑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采取科学的方法手段,培养他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促使他们能积极面对人生,幸福生活。
综观以往研究,目前对流动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主要基于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原因及对策探讨,忽略了流动儿童自身存在的强大的积极潜力,未来研究应更多的将视野投入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1]高文斌,王文忠,等.中国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中国心理学会,2007.
[2]肖克,冯帮.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教育,2008,(3).
[3]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教育研究,2006,(11).
[4]李晓巍,邹泓,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
[5]迟兆艳.流动人口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7.
[6]许晶晶,申继亮.家庭因素与初中一年级流动儿童自尊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7.
[7]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
[8]谢伊安,邹泓,等.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6).
[9]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6).
[10]陈怀川.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的社会学分析[J].兰州学刊,2005,(5).
[11]戴斌荣.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教育评论,2011,3:35-37.
[12]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1):54.
[1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14]叶玮琳.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15]王丹阳.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小组社会工作干预过程分析——以杭州市下城区胜蓝小学某成长小组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08.
[16]谢晨.对体育游戏促进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社会后适应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17]林盈盈.南宁市流动儿童孤独感、自我接纳及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0.[18]钟爱萍,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
G441
A
1673-2219(2012)08-0175-03
2012-04-18
本研究得到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资助(课题号:XJK011BXL001)
彭阳(1976-),女,汉族,湖南零陵人,硕士,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校:何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