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减压管治疗黏连性小肠梗阻38例的护理
2012-04-08陈灵芝陶学霞
陈灵芝,陶学霞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由肠黏连引起的肠梗阻已成为急性机械性小肠梗阻的重要原因[1]。对于黏连性肠梗阻,早期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副交感神经张力,加速胃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减轻腹胀[2],有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传统鼻胃管减压仅限于胃,不能引流小肠内容物,因而对小肠梗阻减压效果不理想,治疗功效只有43%~51%[3,4]。小肠减压导管是专为小肠梗阻设计的肠内减压导管,能有效解除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对黏连性肠梗阻解除成功率>90%[4,5]。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本院普外科收治黏连性小肠梗阻38例,采用经鼻留置小肠减压管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21~80岁,平均51岁;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部分患者有肠型,半数患者肠鸣音亢进,腹部X线平片显示不同程度的肠腔内气液平面及肠管扩张。
1.2 治疗方法 小肠减压管以医用硅胶制成,不透X线,导管长3m,管径F16~18,导丝长度为3.5m,三腔两囊(前囊,后囊),前囊注入灭菌蒸馏水协助导管在小肠内移行,后囊注气辅助小肠造影。均在X线透视下经鼻插入小肠导管至空肠近端,成功后作负压吸引减压。同时辅以常规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3 结果 34例应用小肠减压管后症状缓解,24h内肛门排气7例、24~48h排气17例、48~72h排气9例、72h后排气1例;4例患者(2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1例为小肠多发性憩室,1例为吻合口狭窄)治疗期间病情进展,在小肠减压治疗后12~48h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肠梗阻患者既往有手术史,对病情的发生过于紧张、焦虑。因此,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倾听患者诉说,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小肠减压护理
2.2.1 置管前准备 入院后均予禁食、禁饮,向患者说明置管的目的和方法;常规准备好插管器械与物品,包括消毒的小肠减压导管及导丝、利多卡因制剂、76%泛影葡胺、灭菌蒸馏水、20ml及50ml注射器。
2.2.2 置管后护理 导管留置期间,每小时巡视1次,加强观察及护理。置管后鼻外端无需固定,任其下移,告知患者活动时注意保护减压管,防止扭曲、打折、受压及滑出;维持有效的负压,保持引流通畅,导管如有堵塞及时用等渗盐水冲洗,直至通畅;每天用等渗盐水清洁鼻腔,做好口腔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注意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或加重情况,观察肛门排气及排便情况,注意观察导管进入深度,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若每日引流量>1000ml,导管固定后位置不下移,引流物为血性,及时报告医生。小肠减压治疗虽不能改变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期间中转手术的指征,但可以为中转手术提供客观的指标,本组4例肠减压治疗期间病情进展,其中2例小肠造影发现小肠多发性憩室/吻合口狭窄,剖腹探查下行肠部分切除后治愈出院;2例小肠减压期间腹痛、腹胀程度加剧,引流液呈血性,急诊剖腹探查下行肠部分切除+临时性肠造瘘,术后恢复好,治愈出院。
2.2.3 拔管护理 肠梗阻解除后,一般拔管前1~2h口服石蜡油100~150ml,抽出前球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后轻轻缓慢地拔出,对导管插入小肠较长者,应间歇分阶段拔管,不宜1次拔管,以防止肠套叠发生。
2.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2.4.1 肠黏膜损伤 持续负压吸引,负压保持在1.47~2.45kPa(11.0~18.4mmHg),负压过低吸引效果差,过高可导致肠黏膜损伤。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如腹痛、腹胀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注意有无腹膜炎症状,警惕肠绞窄、肠坏死的可能。在非手术治疗同时,积极作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备中转手术治疗。
2.2.4.2 咽喉痛 咽喉部感觉神经末梢丰富,置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适和疼痛感[6]。雾化吸入2次/d,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本组6例患者因导管较粗,出现咽喉部不适、恶心,经雾化吸入治疗后症状减轻。
2.3 营养支持 肠梗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营养障碍,禁食期间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补足每日生理需要量,并经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及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调整水、电解质平衡。肠蠕动恢复后予肠内营养支持,如维沃、百普力、能全力、瑞能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3 小 结
应用小肠减压管治疗黏连性小肠梗阻明显提高了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护理重点为置管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置管前准备工作,置管期间加强小肠减压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重视营养支持,症状解除后妥善拔除减压管,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1]王锦.肠梗阻228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628.
[2]王玲姣.穴位注射与敷脐对直肠癌术后肠功能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8,7(6):462.
[3]Gowen GF.Long tube decompression is successful in 90%of patients with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J].Am J Surg,2003,185(6):512-515.
[4]Gowen Gf.Rapid resolution of small-bowel obstruction with the long tube,endoscopically advanced into the jejunum[J].Am J Surg,2007,193(2):184-189.
[5]姚宏伟,傅卫,袁炯,等.经鼻肠减压管在治疗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7(10):754-755.
[6]杨炯,沈妙莉.经鼻小肠导管治疗小肠梗阻85例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11):228.